野韭菜 发表于 2017-10-22 18:52

看了隔壁柏林的帖子,也来谈谈家庭收入和支出(更新美帝生活)

本帖最后由 野韭菜 于 2020-7-12 04:33 编辑

时间过得真快,回德国已经好几个月了。生活依旧忙碌,家庭收入提高了些,但是随着钞票粉碎机的上学和国内老人的多病,支出也多了很多,依然感觉亚历山大。有时候真的觉得在美帝那一年多的单身日子非常开心(幸亏家里领导看不到这帖子^ω^)

趁着记忆还鲜活,随便说说美帝吧。

美国太大,行业太多,所以先固定下坐标,美国中东部某农村,由于房价较低,工作机会还不少,经常被说成富裕宜居之地。

在工版,肯定先说工资。首先声明,我在传统行业,硅谷和华尔街精英不在我们讨论的范畴哈。据我了解,在这块地方,工科硕士毕业起薪在七万刀左右,博士工作五年,如果没有升职,还是工程师的话,大概能到14万刀(这些都是比较可靠的数字),单提博士工作五年是为了和我家领导做对比,这样能够得出比德国差不多同职位工资高出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五的结论,工资税和德国差不多,但大家都说到手比德国应该多一些,可能是因为养老、医疗、护理、失业保险少一些,我不用操心这些,所以没有深入了解。

当然,美帝的职业天花板还是高一些,有人事权的华人明显比德国多。但是工作压力确实比德国大很多,休假、产假等等福利要差很多,像德国很多企业三天内病假不用证明的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了。但这样也有好处,就是各处场所营业时间长,周日商店都开门,24小时营业的超市很多,银行周六开门,图书馆更是一周七天都开,确实比德国方便很多。

来看看物价。

日常用品的物价综合起来比德国贵不少,我公司给了我百分之十四的物价补助,但就个人感觉,应该不止,咱们就不说这么琐碎了。不过在美国买衣服确实很开心,先不说价格,我总是能买到合身的衣服。不像在德国,肩宽够了袖子长,腰围差不多裤长又不合适,各种不合身。

美国买车比德国便宜些,油钱就更不用说了,正经比水便宜,但是这边小城市公共交通约等于零,到哪里都需要车,所以算下来花的油钱并不比德国少。另外,公路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说老美的基础设施差真不是黑他们。

这里的房价真心便宜,我租的16年建的房子,跟邻居聊天,现在大概值2500刀一平米,最好学区的房子大概也就是3000刀,综合收入看,貌似很便宜。但不能忽视的是房产税,每年接近房价百分之二的房产税,这样算起来也就不便宜了。而且又回到基础设施这个话题,居多的老房子设施差,有个稍微极端一点的天气就停电。我住的相对新的房子倒是不停电,但是冬冷夏暖,全靠玩命消耗能源调节温度,这时我才明白川普为什么要退出巴黎协定。

子女教育又是一项大开支。day care 和 preschool每月基本上得1000刀,一直到了kindergarten才开始免费。如果选择私立学校,每年两万学费妥妥的,相比之下,我家娃一年不到一万欧的私校是便宜多了。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所很不错的公立大学,四年学费,本州学生一共5万出头,外州学生加一万多,国际学生再加一万多。私立大学那就更夸张了。

医疗又是一项大开支,好一些的大公司都会给员工额外买一些商业保险,但就这样看病还是贵。别的不提,我一个邻居生孩子花了7000刀,她说这个价格很正常,想想我家领导生孩子时花的不到100欧元,我只能偷着笑了。不过在这里得到父母的支援更多,很多老人都拿着10年的签证,来美国一次最多可以呆半年,又方便时间又长。

美国还有一样好的地方,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西部独特的地形地貌,我分两次把西部的几个州转了个遍,真的很震撼。

总之,如果你追求更好的事业发展和更高的收入,不怕工作的快节奏和流动性,那么更适合美帝。如果像我这样,不思进取,追求老婆孩子热炕头,那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德国呆着吧。

半夜睡不着,啰嗦了这么多,大家轻拍。。。

==========================================================================================

离上次发帖已经两年时间了,生活发生了很多改变,也许是性格使然,不愿在一个地方不变的终老,也许是男人自卑情结作祟,不愿收入总是比家里领导低。所以在家里领导大力支持下,怀着对未来职业前景的憧憬,我丧心病狂的抛妻弃女,单独来美帝工作了一年的时间。

如今到了打包滚蛋回家,重新开始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时间了。感慨良多,有时间一定另写一篇关于美帝真实生活的帖子,和大家探讨。。。

===========================================================================================

刚才看了隔壁要来柏林的童鞋发的帖子,里面关于收入支出以及什么是舒服生活的分歧挺大,有说10万也不宽裕的,也有说每个月只用花一千的。每家的情况都不一样,如果不说的细点,恐怕对别人也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所以,一时兴起,来谈谈自家的收入和支出,也算给想来德国的朋友做个参考吧。

老ID了,怕大家笑话,所以就披个马甲上来发帖了(2020年更新收入支出)。

我家是一家三口,生活在房价比较贵的大城市。两口子全职、娃上一年级。工资收入税前大概在差点17万欧元,还有些投资收益,但不稳定,就不算在内了。

下面具体谈谈支出:

1. 房子月供1100欧,Hausgeld330欧,年底的Sondertilgung大概6000欧元,折合到每个月500欧元吧,电和网每月80欧。这样算下来,每月花在房子上的支出为2000欧。

2. 吃饭自己做的比较多,做饭、食堂、餐馆大概800欧吧,日用品、化妆品、衣服(我们两个都不太买衣服)、孩子玩具,平均下来每月300欧吧。这一项总共又是1100欧。

3. 家里一辆车,每月平均花费大概250欧吧(没算折旧),一张月票算100欧吧。这一项350欧。

4. 孩子上双语学校,每月学费加餐费800欧。

5.每年回国一次,因为有孩子,所以都做直航,三个人机票大概1800欧吧。给家人礼物和国内开销,算1500欧吧。另外,每年一次长途旅游,再加上偶尔的短途旅游,算4000欧吧。折算下来,一共600欧每个月。

6. 我们给老人的钱不太多。一家一年一万人民币,再加上年节给家里人买的东西,总共不到三万人民币吧。摊到每个月,按现在汇率算,大概300欧每个月。

上面都是大块的支出,肯定还有一些零七碎八的没有算到。总共加起来就是5200欧了。

我们两个自问都是比较节俭的人。从来不买奢侈品,也不买太好的车。这样算下来其实每年都有些结余,但老人们年纪都大了,得防备着万一有什么不时之需。所以,每年还都存一些钱备用。

这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支出,我们貌似收入还可以,但真没感觉有多宽裕。主要是房子孩子和老人养老这几大块开销比较大。

就这些了,写下来,希望对要来德国长期居住的、拖家带口的朋友参考。。。

brecht 发表于 2017-10-25 16:21

我最担心的是政府在打养老金的主意补贴其他社会福利黑洞,现在已经开始了,先收税,相当于抢钱一般。等我们退休,是不是提议一下非德国籍的养老金只给一部分,然后议会投票,都是德国人100%通过呀,是不是不在德国养老的也只给一部分这个好像已经执行了,等等。我一直认为养老金就是一个旁氏骗局,忽悠的普通老百姓被骗了那么多钱还念叨政府的好,实在是高呀!

郭小肚 发表于 2017-11-28 22:09

这贴看到工板的好多老人,趁着人在国外,上来溜达下,发现老id长时间没有登录封号了,有点囧,随便唠叨2句。2014年回国,回国前做了5年编程,税前6w,获得挺潇洒,但是很空虚,感觉是浪费生命,能看到未来20年自己的模样,身边很多都是50岁的德国编程老工程师。之后辞职回国,算是裸辞。可能运气不错,进了hedge fund,目前行研一名。公司不大,一共10个人,管了10亿不到。但学习了正统的研究方法,公司有管理上百亿资金的能力,老板很厉害。在作几年,想自己拉钱出来单做,以后要扎根在这个行业了。
回国3年了,第一感觉就是累,24*7的累,每天都是新东西要学习,脑子转的比较多,面对的人更多了,更复杂了,但是很满足,终于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薪水和奖金已经远超德国水平,
国内最大的支出猜测应该是未来的孩子。虽然国内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是教育,信任危机还是饮食,空气,如果列出来应该能说很多,但是优势也很多。最吸引我的,第一就是在父母身边,想了骑车10分钟回他们家吃个饭,父母在,不远行。其次,在国内很难预知3年之后自己是什么样子,有无限种可能,只要你敢,只要你想。
如果回国的话,一定不要换国籍,各种不方便,而且国内的HR根本不会把你当外国人看,中国人也会把你当另类。你也拿不到global pay。身边很多鲜活的例子。

迷你小懒猫 发表于 2017-10-26 15:22

本帖最后由 迷你小懒猫 于 2017-10-26 15:26 编辑

MQ999 发表于 2017-10-26 14:18
中国一直是这样的。我姑父95年动心脏手术时,心脏里要装个叫什么二尖瓣膜什么的
仪器。那时医药费还是单 ...
我觉得工版的风气就是经常鼓吹美国和国内的opportunity,却很少提到德国的稳定。如果想挣大钱当然是去美国或国内创业,适合资产阶级或者特别有能力的人。像我们这种平民百姓还是待在德国好。德国本来就是sozialdemocratie.

美国人民no.1破产的原因就是因为医疗费用。国内如果不是干部或者国企事业单位的人或者有钱人,得了重病经济上的困难甚至比身体上的折磨更让人沮丧。没有经历过真正生老病死的人也不会意识到德国好。

最近德国的熟人得了很重的癌症,5年前都是死刑,直接回家等死那种。现在有比较新的手术方式,是可能生还的唯一希望。 但是在德国诊断以后的一周内进行了手术。而且因为这个手术罕见,医院特意为他租了设备,甚至还有操作设备的专业人员。就这样从头到尾除了自己补交ein bett zimmer的费用以外,没交任何一份钱。这个手术在国内也是只有北京等大医院才有,但是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可是有全国都慕名而去啊。通过这件事情我真的觉得,一个人得了重病的时候,那个心理上的打击那么大,如果还要考虑是否要借钱,是否要卖房治疗等等,真的是不管对于患者和家人来说是很大的折磨。

我父母在国内存款要远多于德国的婆家,但是他们花钱却缩手缩脚,就是怕医疗的压力。

irvine 发表于 2017-10-25 18:15

obi1234 发表于 2017-10-25 15:29
年纪大了反而不好裁了,工作了二十三十年,裁员的话Abfindung能让公司喝一壶。

德国劳动法并没有Abfindung一说。这个可以说是不成文的规定,但是并不是法定义务。大多数情况下,公司支付遣散费,换取员工不再纠缠/起诉。

能走Tarif的大公司,工龄到了,人力发来一封信说进入保护阶段。这确实是免死金牌,但是全德国更多的中小型甚至微型企业是没有这么优厚的条件的。德国劳动法也明确规定,按雇员数量不同,不同规模的公司需要对雇员提供不同程度的保护。

比起美国当场宣布解雇保安押送走人来说,德国确实要保护的周全一些。但是不要幻想德国就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裁员。战后三四十年,也就是大约80到90年代是西方的黄金时期,那个时候竞争对手比如中国等国还没起来,所以西方企业利润多,保护好。今天德国相对衰落,早已没有20年前那么风光了。

shuoshuo0000 发表于 2019-10-24 17:16

楼主给我们讲讲美国生活啊
这种35到40岁之间,年薪10万欧元左右的半上不下的职业人士,感觉有点迷茫呢。

一按说挣的也不应该嫌少了,其实感觉运气成分挺大。
二经过一个收入急剧上升的职业初期阶段,不知道下一步空间在哪里,还有多少空间

更资深的人士多分享一下经验。

我不是笨猫 发表于 2017-11-21 17:35

林木木 发表于 2017-11-21 15:09
主要打算有房有孩了, 所以压力很大啊. 我老公懒得为了一点Netto跳槽, 我只能自己跳槽了. 明天去面试, 今 ...

生活也不光是为了省钱,否则那么辛苦赚钱就没有意义了。只是好奇你们买啥衣服一个月4000欧花出去了……要是因为更新换代一次性投资也还好了。旅游我们也每年花很多钱,我都不敢算。所以我一般都努力找性价比高的酒店,基本上Booking.com 8以上最便宜的。

Kiyii 发表于 2017-10-29 10:43

我家三口, 孩子U3

收入:
我现在上半职30小时, 四级税卡, Netto 入3000;老公四级税卡,netto 4500;总计 netto 7500

支出:
自住房贷 1500
房屋保险 20
水电气地税 400
我的汽车保险 50
汽油 50
老公车所有费用公司出
电话手机 60
吃 1000
衣服化妆品零花 400
孩子 U3 幼儿园+吃饭600
兴趣班 60
玩具 200
度假每年一次 3000 最低 ,合每月250
回国每年一次 4000 最低, 合每月333

总支出:4925

剩下的还Sondertilgung 或存起来

也真心没觉得手头特别宽裕,每次回国都觉得国内物价我们回去真是不一定能承受得起






xianwubo 发表于 2017-10-27 13:30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7-10-27 12:56
少扯远好么,这不是眼界开不开阔的问题,就拿现在火的不要不要的共享单车,有人做大了,同样有人破产了, ...

新市场,无所谓坑谁,点子就是创新。
根据新情况修改监管政策是国家的责任。根据新情况决定生活模式是老百姓可以做的。
初期的群雄并起之后,经过各种市场非市场的竞争,必然也就只有2-3家全国性的竞争者能幸存下来。
很多是看机缘,看能力,看命的。

说的再近点,你拒绝的腰斩的合同,说不定2年后感觉你为公司做出重大贡献,薪金提高2-3倍,奖金,股票,分红。或者其他企业把你挖走,给更好的待遇。
国内是爱拼才会赢,看胆气!
德国是平淡才是真,看稳定!

great 发表于 2017-10-27 12:47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7-10-27 11:45
你的理解能力我也是醉了....

我说的本来就是不容易找到坑国家的漏洞,所以大部分规则坑的都是普通人, ...

我也醉了, 眼界开阔点好吧,又不是几十年前坑蒙拐骗的时代,为啥子漏洞不是坑国家就是普通人,中国现在经济体量这么大,很多政策其实是坑外企的或外国资本的{:5_332:}

great 发表于 2017-10-27 10:31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7-10-27 10:15
你说的只是国内低收入的过得更不好而已
现在的问题是,能在德国为高福利做贡献的,回国一样是为福利做贡 ...

这个得量化,德国的模式是泛社会主义,受益曲线是两头,也就是低收入和极高收入的两端,从对社会的相对付出和回报来说,是受益群体,一般意义的中产是真正给政府掏腰包的,也是平衡政府开支的主要群体。中国以后不知道,目前跟美国很类似,底层过得很惨,也会被长期忽视,顶端极其特权, 占据绝大资源也是游戏规则制定者,中产也是压抑的一批,唯一跟美国不同的地方就是,中国由于高速发展,加之很多制度不完善,漏洞很多,游戏规则变化很快,所以投机机会多,也是很多中产梦想升级的机会主义者的天堂。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7-10-22 19:15

这个比较实在
不过你这里大头是2k的房屋指出,看样子应该是自己买/建的haus,国内要是月供别墅,50w年薪不知道打得住么

polo 发表于 2017-10-22 19:15

差不多。挺靠谱的支出。和我家支出情况差不多。我们不记账,因为工资从来就花不完,没想到居然一个月居然要这么多。。。

杜瑜 发表于 2017-10-22 19:41

. 房子月供1100欧,Hausgeld330欧,年底的Sondertilgung大概6000欧元,折合到每个月500欧元吧,电和网每月80欧。这样算下来,每月花在房子上的支出为2000欧。

这里面的Hausgeld(房子钱)和Sondertilgung(不定期) 这两笔具体是什么费用哦?
刚来德国,还没有买房,不是很懂,希望可以说的更清楚些,谢谢!

tlwld20011 发表于 2017-10-22 20:04

你们算收入可以的了

不想说太多 发表于 2017-10-22 20:24

15万年薪,到手能有多少每个月?税基也高了。

hauke 发表于 2017-10-22 20:25

本帖最后由 hauke 于 2017-10-22 20:26 编辑

LZ看来老婆挣的也不少,还不爱化妆品,不爱买衣服,不爱买包{:5_382:}

野韭菜 发表于 2017-10-22 20:25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7-10-22 19:15
这个比较实在
不过你这里大头是2k的房屋指出,看样子应该是自己买/建的haus,国内要是月供别墅,50w年薪不 ...

哪有,100平出头的Wohnung,在这个城市,买不起haus啊。。。

野韭菜 发表于 2017-10-22 20:30

杜瑜 发表于 2017-10-22 19:41
. 房子月供1100欧,Hausgeld330欧,年底的Sondertilgung大概6000欧元,折合到每个月500欧元吧,电和网每月8 ...

在德国买公寓的话,除了月供以外,每个月还要支付房子的杂费,就是每家分摊的整栋房子的保险、垃圾处理、公共用电、用于可能发生的修缮的储备金、冷水,有的还包括热水。我家的就包括热水,所以要高些。这个费用就是Hausgeld,到年底统一结算,多退少补。

Sondertilgung属于贷款合同的组成部分。绝大多数银行都允许贷款人除了约定的月供以外,视自己的支付能力,每年年底,另外支付不超过贷款总额百分之五的金额,作为特殊还款。

野韭菜 发表于 2017-10-22 20:32

polo 发表于 2017-10-22 19:15
差不多。挺靠谱的支出。和我家支出情况差不多。我们不记账,因为工资从来就花不完,没想到居然一个月居然要 ...

我上学时就有记账的习惯,后来工作了就懒了,不过还是比较留心这些事情,所以记得个大概{:5_338:}

野韭菜 发表于 2017-10-22 20:35

hauke 发表于 2017-10-22 20:25
LZ看来老婆挣的也不少,还不爱化妆品,不爱买衣服,不爱买包

她是资深码农,比我挣得多。不过只专注她的研究,对别的完全没兴趣{:5_338:}

野韭菜 发表于 2017-10-22 20:37

不想说太多 发表于 2017-10-22 20:24
15万年薪,到手能有多少每个月?税基也高了。

别提了,都是眼泪{:5_344:}

全为德国的福利事业做贡献了。。。

irvine 发表于 2017-10-22 20:45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17-10-22 19:15
这个比较实在
不过你这里大头是2k的房屋指出,看样子应该是自己买/建的haus,国内要是月供别墅,50w年薪不 ...

月还贷1600欧想住Haus? 慕尼黑也就一个郊区50平米wohnung而已(郊区房价6千/平起)。

如果是haus,那么只可能:
1. 很便宜的城市,或者
2. 首付很多,贷款已经很少了

杜瑜 发表于 2017-10-22 20:48

野韭菜 发表于 2017-10-22 20:30
在德国买公寓的话,除了月供以外,每个月还要支付房子的杂费,就是每家分摊的整栋房子的保险、垃圾处理、 ...

回复的特别清楚详细,明白了,非常感谢。

{:5_336:}

aua 发表于 2017-10-22 20:53

高薪家庭

蟹肉 发表于 2017-10-22 21:09

irvine 发表于 2017-10-22 20:45
月还贷1600欧想住Haus? 慕尼黑也就一个郊区50平米wohnung而已(郊区房价6千/平起)。

如果是haus,那 ...

{:5_386:}

polo 发表于 2017-10-22 21:30

野韭菜 发表于 2017-10-23 02:32
我上学时就有记账的习惯,后来工作了就懒了,不过还是比较留心这些事情,所以记得个大概

还有一块是保险,我们还七七八八的保了各种保险。BU,Rechtsschutz, 第三方,Hausrat,risikolebensversicherung等等。分摊到每个月也要近200。
其实你房子这块里的2000。一部分也算是储蓄了,毕竟房子最终是属于你的。你的支出我觉得真的是比较理性,可能偏节俭。这可能和消费观有关。

彩色 发表于 2017-10-22 21:44

谢谢楼主分享啊。看看有孩子的开支,对将来的支出也有个感觉。

我也来贴一下自己的。相比较楼主。两人,没有孩子,没有车。因为都在市里上班, 用不上。 所以基本开支房租1400, 分摊700人,吃的方面工作有食堂好吃划算,周末基本做加餐厅,两人share 点菜,吃的好 还不贵。 反正日用品啊吃饭什么的 应该最多1000够了一人500。 交通卡一次性买也就一人1000,旅游连着两年每年四次吧, 长途和短途组合, 4000/人(包含交通,吃住 )其实只要留心,欧洲的机票不贵,当然也是因为法兰地理优势,很多航空的竞争。 这些一次性支出的都拿奖金去算了,不平摊在月份里。 所以每个月花的基本就700+500=1200. 偶尔购个物社交啥的就算凑个整1500每月每人足够了。 家里老人基本不要我们的钱,过节啥的拿之前国内的钱稍微意思给个红包就好。 所以算下来每月还能剩挺多。

当然如果拿来买房月供养车成本就会上去了。购物一项么依人的喜好,支出也不等,还好自己不爱名牌,德国的东西实在也不合适自己的身材。真是省了很多银子啊。 算下来,现在在这边的开销和在国内的开销差不多。 虽然房租高了,但是买衣物,去酒吧活动,化妆品啥的都省了很多钱。



野韭菜 发表于 2017-10-22 21:52

polo 发表于 2017-10-22 21:30
还有一块是保险,我们还七七八八的保了各种保险。BU,Rechtsschutz, 第三方,Hausrat,risikolebensversi ...

嗯,你看,我把保险给忘了算了。 那就还得多一块支出。。。

我们两个确实都是比较节俭的,都是最普通家庭出身,从小就养成习惯了。。。

hotblood 发表于 2017-10-22 21:55

- 两个人工作15w税前算比较高的了。
- 收入主要由工资这种透明度非常高的成分组成,从税收角度考虑非常吃亏。
- 按照楼主的消费习惯,每年结余的现金还是不少的,如果拿去投资,按照5%的收益率就足够多旅行一趟了,而能实现5%的收益率的比较保险的投资途径还是有不少选择的。

MeineFrauWiebke 发表于 2017-10-22 22:02

5.每年回国一次,因为有孩子,所以都做直航,三个人机票大概1800欧吧。给家人礼物和国内开销,算1500欧吧。另外,每年一次长途旅游,再加上偶尔的短途旅游,算4000欧吧。折算下来,一共600欧每个月。

6. 我们给老人的钱不太多。一家一年一万人民币,再加上年节给家里人买的东西,总共不到三万人民币吧。摊到每个月,按现在汇率算,大概300欧每个月。


你这旅游钱真够多的。我以前在美国开车溜达了整整一个月也才花了4k,还是USD。你这相当于一年环游一次美国。
还有国内开销那个1500怎么来的。有点夸张。你不觉得这个和最后那个重复了吗?

野韭菜 发表于 2017-10-22 22:03

hotblood 发表于 2017-10-22 21:55
- 两个人工作15w税前算比较高的了。
- 收入主要由工资这种透明度非常高的成分组成,从税收角度考虑非常吃 ...

是啊,确实挺亏啊,不过在这个地方也是没办法。。。

投资我也有在做,但大头在国内,也算是准备的应急的钱吧,比较老人身体都不稳定。。。

在德国我还真没发现比较保险的保证百分之五的投资渠道,能否推荐一下呢?

liliss 发表于 2017-10-22 22:06

房子地税 电费 电视费 都没算 这些加起来也要快200了

野韭菜 发表于 2017-10-22 22:11

MeineFrauWiebke 发表于 2017-10-22 22:02
5.每年回国一次,因为有孩子,所以都做直航,三个人机票大概1800欧吧。给家人礼物和国内开销,算1500欧吧。 ...

呵呵,回答你的问题哈:

1. 我们每次回国之前,给家里人(不光是父母,还有比较近的亲戚)买东西,就得大几百欧。回国以后的消费不能用父母钱了吧,国内的物价现在也够高的。不说别的,从我家去孩子妈家的高铁,两个人往返就得快2000人民币了。

2. 估计你没孩子吧{:5_338:}没孩子时,我们旅游也很省钱的。但带着孩子,飞机票不能买起飞降落时间太差的,旅馆得住的差不多的,吃饭也不能凑合了。一次去欧洲其它国家的一周旅游,没有两千多根本下不来。。。

野韭菜 发表于 2017-10-22 22:14

liliss 发表于 2017-10-22 22:06
房子地税 电费 电视费 都没算 这些加起来也要快200了

电费算过啦{:5_338:}

税确实没算。天啊,越细算支出越多了{:5_344:}

liliss 发表于 2017-10-22 22:19

等孩子上学了 开销会更高 假期出门度假不是一般的贵

limit 发表于 2017-10-22 22:20

野韭菜 发表于 2017-10-22 21:14
电费算过啦

税确实没算。天啊,越细算支出越多了

你好像也没有算同事之间的交际应酬费

野韭菜 发表于 2017-10-22 22:23

liliss 发表于 2017-10-22 22:19
等孩子上学了 开销会更高 假期出门度假不是一般的贵

对啊,已经有心里准备了。度假、回国的费用都要往上涨。。。

还有很多潜在的开销,暂时都还不敢想{:5_360:}

tlwld20011 发表于 2017-10-22 22:23

野韭菜 发表于 2017-10-22 20:35
她是资深码农,比我挣得多。不过只专注她的研究,对别的完全没兴趣

老婆真好,能挣,还不乱花,多踏实

niklaus 发表于 2017-10-22 22:24

本打算列个清单,都写好了又放弃了。三口之家所有的加起来一个月5000左右。要是碰上个车祸啥的,还得加。房子租的,不是买的。收入一年150k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看了隔壁柏林的帖子,也来谈谈家庭收入和支出(更新美帝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