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妖怪(最后更新:10月26日)
万金油摁:资料来源于网络,自己整理添补点,只有很少文字是原创或者翻译,所以绝没有版权问题,欢迎剽窃~本人不懂日语,有错多指正,谢谢。图片来源:佐脇嵩之『百怪図巻』、鳥山石燕『画図百鬼夜行』『今昔画図続百鬼』『今昔百鬼拾遺』『画図百器徒然袋』、葛飾北斎『北斎漫画』、『化物づくし』湯本C本、竹原春泉『絵本百物語』、萩原镜夏『伽草纸妖怪绘』等。以下简称佐本、鸟本等。有些“未知版本”应是萩原镜夏所绘,因为未见签名或标识,暂作未知。
特别鸣谢www.wikipedia.org
最近更新:
飞头蛮、骨女、姑获鸟、猫又、天狗、木魅的中国来源部份。
垢尝与力太郎
10月5日:山童--中国的山魈部分以及动物学中的山魈。
10月8日:姑获鸟--原来姑获鸟就是鼎鼎有名的九头鸟。
10月27日:八俣大蛇,部分修改。--发现天吴或许是其原型。
--------------------------------
目录:
2.飞头蛮(辘轳首)
3.骨女
4.桥姬
5.濡女
6.雪女
9.酒吞童子
10.河童
---------以上是第1页
11.道成寺钟
12.茨木童子(罗城门鬼)
13.红叶狩(红叶传说)
14.獭
15.姑获鸟(产女)
16.二口女
17.山童
18.皿屋敷的阿菊
19.反魂香
20.白粉婆
---------以上是第2页
21.座敷童子
24.青行灯
25.猫又
28.般若
29.发鬼
30.入内雀
---------以上是第3页
31.飞缘魔
32.黑冢
33.魑魅魍魉
34.鬼一口
35.小袖之手
36.鵺
37.累
38.九尾狐/玉藻前/杀生石
39.百目鬼
40.狐火/不知火/姥姥火
---------以上是第4页
41.置行掘
42.人面树
43.雨女
44.人鱼
45.洛新妇
46.蛇带
47.毛倡妓
48.天井下
49.文车妖妃
50.烟烟罗
---------以上是第5页
51.火车
52.山姥
53.青坊主
54.天狗
55.丑时参
56.穷奇/镰鼬
57.鬼混老
58.泥田坊
59.小豆洗
60.波山(犬凤凰)
---------以上是第6页
61.垢尝
63.彭侯
64.雷兽
65.八俣大蛇
67.家鸣
68.胧车
69.木魅
70.铁鼠
---------以上是第7页
71.火间虫入道
73.一反木棉
75.见越入道
76.阴摩罗鬼
77.一目小僧
78.野槌
79.云外镜
80.牛鬼
---------以上是第8页
感谢各位卒读~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10-27 11:39 编辑 ] 飞头蛮
见载于《百鬼夜行》,其实是人可是由于被妖怪附身,头在睡觉时会飞离身体,到处吓人为乐,而附身的妖怪名叫枭号,是一种鸟的灵魂,一般会附在喜欢杀虏鸟兽、吃鸟兽的人身上,被他附身的人在7天内会变成枯骨,这也是报应吧!
飞头蛮 (Hitouban),也就是传说中的长颈妖怪,或是「辘轳首」ろくろくび (rokurokubi),最早起源于干宝的《搜神记》,这是中国晋代著名的奇谭异闻录,其中提到的「落头氏」就是长颈妖怪。平时它看起来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可是一到了夜里,等到众人都睡着了,妖怪的脖子开始伸长,甚至比长颈鹿的脖子还要长,然后头部从脖子的地方彻底和身体分离,曾有人亲眼看见身体还盖着棉被,好端端地睡在床上的人,她的头却连着脖子,一溜烟从窗外飞走了,直到鸡鸣时分才回到原来的身体,这时候头部和身体会重新结合在一起,醒来后就像正常人一样行动。本人往往不记得前一个晚上看到了什么,或做过了什么事?长颈妖怪在化身成人形的时候,有些人并不知道自己就是长颈妖怪,所以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受到驱使,长颈妖怪在飞行的时候,会吃虫子,以耳朵代替翅膀。以上资料摘自《幻想动物事典》(新纪元社)
传说长颈妖怪都是化为女性的形象,伸长了脖子,可以在夜里四处游走,不受拘束,还可以到自己喜欢的男性的住处,钻进他的卧房,看着他睡觉的模样。长颈妖怪还区分成两种类型,一种可以随自己的意念游走,自由飞翔的长颈妖怪,另一种则是无法控制自己何处,在无意识状态下浮游的长颈妖怪。
可以随自己的意念游走的长颈妖怪,据说会吸人血,将对方杀害,甚至会五只群聚在一起,集体行动,相当可怕!或许是一种迷信吧,据说因为这种妖怪的头部和身体会经常分离,在脖子的地方,会缠绕着红色的丝线,所以有种说法「看到脖子缠红线的女人千万不能娶」,因为担心她很有可能是长颈妖怪。
至于在无意识状态下浮游的长颈妖怪,如果到了早上,头可以顺利回到自己的身体就没事,否则头若是回不来了,那么这个长颈妖怪就会死掉,再也醒不过来。
另外,也有人把长颈妖怪分类成:「夜里脖子会伸长」和「脖子伸长之后会飞出去」两种,脖子会伸长但不会飞出去的长颈妖怪叫做一般将「辘轳首」ろくろくび,就像是在井边打水时,所使用的辘轳一样,头可以伸缩自如。而那种脖子伸长之后会飞到别的地方,到了早上再回来,这种就是之前描述的长颈妖怪,一般叫做「飞头蛮」。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平时过着像普通人的生活,到了夜晚会化成妖怪的姿态出现。
头部和身体分离,在天空中飞翔的长颈妖怪,据说是罹患了一种罕见的疾病,或是遗传了某种特殊的体质,真的有这种生物或是这种奇怪的民族吗?各方说法不一,至今仍未有定论。奇怪的是,相同特征的妖怪,不仅在日本国内,就连其国家,例如中国大陆、南美洲、波兰也都有文献记载着,头会在空中飞的妖怪。
南洋的一种邪术与飞头蛮的故事十分相象,那就是降头术中的“飞头降” ,发出来让各位对比一观——
降头术中,“飞降”是一种比“药降”要来得高级的法术,飞降种类有“镜降”、“玻璃降”、“动物降(分蛇、蝙蝠、蜈蚣等)”、“飞头降”等十多种,其中就属“飞头降”最厉害。落飞降与落药降的不同,在于飞降只需取对方身上任何东西,象衣服、鞋袜、饰物、或者生辰八字就可以施法,甚至在和降头说话、拿他给的东西(提醒各位:到“新马泰”旅游千万不可贪图小便宜,随便接受来历不明的纪念品)、就不知不觉中了降头术。而药降必须让人食至体内方可发挥作用。曾有人因胃痛万分,送到医院治疗,居然发现他的胃里全是玻璃,才知道在不知情中被人落了“玻璃降”,至于玻璃是如何进入胃部的,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降头术最狠毒的手法就是“飞头降”,通常有这种巫术的巫师,只有在夜晚才会出来为害,白天与平常人没两样,当夜晚来临时,降头师的他头颅就与身体分家,四处飞行,寻找胎儿和他人的鲜血吮吸。传说胎儿是由阴阳精血所凝成,吸食越多,不但能延年益寿,而且法力会更加高强。“飞头降”这种法术并不好练,练的人很容易丧生,大部分练“飞头降”的人,都是怀有很深的仇恨要报复,才有这种不韪死亡的勇气和毅力。
练“飞头降”至少要练七次才能练成,每一次都要七七四十九天,在练功的期间,每晚都要吸血,有如西方的吸血鬼,若有哪天未吸血,一切前功尽弃,而且没有再重练的机会。所以在他三百多天的练功中,每天晚上头颅就飞出去,遇人吸人血,遇狗吸狗血,一切家禽动物都逃不过,防不胜防,非常恐怖。
尚未练成的人,在头颅离开头部时,连肠也会跟着一起拖出去,当地人为了防止飞头降者来吸血,就在屋顶装置防盗刺或种植有刺植物,由于飞头降者飞出去的头,通常不高过三米,而且拖着肠子又长,在经过屋顶时,很可能就会被倒刺刺中,肠脏一旦被刺中,头就无法再回到原处,等到黎明来临,飞头就化为一片乌血消失;而降头师也只剩下一滩血水。不过若是遇到真正练成的降头师,他的头不会连着肠、脏,飞过屋顶是就可以避开倒刺,顺利通过,要消灭这种降头师,就得靠比他高强的法师,在他练功时破了他的法术,才有办法制服。
---------
飞头蛮是最先吸引我的日本妖怪,后来才知道这种妖怪是来自中国的“落头民”。中国特色的落头民是完全脱离身体,靠双耳飞行的头颅,而传至日本的飞头蛮,原则上是头不与身体分离的,只是脖子像泡泡糖一样能被抻得很长。
附:干宝《搜神记》中的落头民(选自卷十二)
秦时,南方有"落头民",其头能飞。其种人部有祭祀,号曰"虫落",故因取名焉,吴时,将军朱桓,得一婢,每夜卧后,头辄飞去。或从狗窦,或从天窗中出入,以耳为翼,将晓,复还。数数如此,傍人怪之,夜中照视,唯有身无头,其体微冷,气息裁属。乃蒙之以被。至晓,头还,碍被不得安,两三度,堕地。噫咤甚愁,体气甚急,状若将死。乃去被,头复起,傅颈。有顷,和平。桓以为大怪,畏不敢畜,乃放遣之。既而详之,乃知天性也。时南征大将,亦往往得之。又尝有覆以铜盘者,头不得进:遂死。
葛本
http://img37.picoodle.com/data/img37/3/9/16/f_m_ff876bc.jpg
鸟本
http://img33.picoodle.com/data/img33/3/9/16/f_m_b41eac9.jpg
汤本
http://img29.picoodle.com/data/img29/3/9/16/f_m_b6bf17e.jpg
萩本
http://img27.picoodle.com/data/img27/3/9/16/f_m_b7ff4c8.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22 19:19 编辑 ] 骨女
生时被人侮辱、欺负、蹂躏的女子,愤恨而死后,化为厉鬼向人索命,因为只剩下一堆骨头,所以会用人皮伪装自己,在中国叫画皮鬼(出自《聊斋志异》)它所报复的对象多为男性,而且多是些品性不良者,在《百鬼夜行》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所以日本民俗学家一般都会用它来做研究对象。
出自鸟山石燕的妖怪画集『今昔图续百鬼』。骨女被描述为提着牡丹一样的灯笼,前来与生前所爱男子发生关系的妖怪。在发生关系时,别人如果窥视会发现,其实那个男子只是抱着一堆骸骨。
---------
聊斋的画皮就不多说了,那人以为走了桃花运,结果被鬼掏了心,她妻子替他吃了乞丐的吐沫,才吐出来变成他的心而重生。
鸟本
http://img34.picoodle.com/data/img34/3/9/16/f_m_aa2f9c2.jpg
萩本
http://img27.picoodle.com/data/img27/3/9/16/f_cm_fc5ce13.jpg
未知版本
http://img33.picoodle.com/data/img33/3/9/16/f_m_b77a9d8.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22 19:33 编辑 ] 桥姬
1.保护桥的女神。一般特指宇治桥姬。
2.『源氏物语』五十四帖的卷名之一。
3.即宇治桥姬,指嵯峨天皇时期(786年-842年),某女子因丈夫背叛并且被嫌恶,跳入宇治河中自杀。见于『屋台本平家物語』『太平記』『橋姫物語』几本书。
4.能乐(一种日本传统文艺)用的面具之一。
鸟本
http://img37.picoodle.com/data/img37/3/9/16/f_m_22065c6.jpg
萩本
http://img34.picoodle.com/data/img34/3/9/16/f_cm_db70d5f.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15:21 编辑 ] 濡女
有点像水女,会出现在海上,引起海难.
古时、越后(新泻县)和会津(福岛县)传说的妖怪,其形象为人面蛇身,裂口,尖牙,并有如蛇般分叉的舌头,整个身体浸在水中,故称"濡女"。
濡女其实和矶女可以视为同一种妖怪的,通常都出现在海边或渔村,但矶女的特征是"吸人血",这是比较不同的地方。
佐本
http://img28.picoodle.com/data/img28/3/9/16/f_m_b8ff1f7.jpg
鸟本
http://img27.picoodle.com/data/img27/3/9/16/f_m_0c7e7fc.jpg
萩本
http://img33.picoodle.com/data/img33/3/9/16/f_cm_c7c1dfc.jpg
未知版本
http://img29.picoodle.com/data/img29/3/9/16/f_2m_c3be266.jpg
未知版本2
http://img26.picoodle.com/data/img26/3/9/16/f_3m_583ebae.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12:00 编辑 ] 雪女
在深山中居住,和人差不多,有着美丽的外表,常常把进入雪山的男人吸引到没人的地方,和他接吻,接吻的同时将其完全冰冻起来,取走其灵魂食用,雪女的孩子叫雪童,在日本认为雪童就是带来冬天第一场雪的妖怪。
传说——
相传在日本民初,因为民智未开,老一辈的人民特别相信一些神祇妖怪的传说,甚至于认为大自然的灾厄便是由神祇鬼怪们负责掌控的,所以才有雪地里的雪女怪谈。
只要是有人在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中迷路,一定会遇到吸食人气维生的雪女,而且善恶莫测的妖怪雪女,会故意玩弄男人善变不忠贞的劣根性,她有时会故意留下一位饱受惊吓的人类男性,威胁他,要想活命必须信守「承诺」,遵守魔界法则,不得告诉其它人有关她的存在与其和她相遇的这件事,否则被背叛的雪女必定会前去索夺男子的性命,以告诫妖怪法则。然而想活命的男性必定会惊慌失措地求取雪女的信任,并承诺回去之后必定信守承诺,不告诉其它人有关雪女的种种行径,可是喜欢考验男子定性的恶女雪女,接下来会伪装成平凡贤淑的人类女子,故意找上这位与她定下承诺的男子,博得男子的好感,并进一步与他结为连理,与她生下孩子,一辈子跟随在身旁,监视着男子是否能信守承诺,和她平安无事相守一辈子到老,可是那一段难以忘怀的惊险遭遇总是时时缠绕着男子疑惑又害怕的心,终于直到有一天,男子下定决心将与雪女相遇的真相告诉他身边最亲昵的太太,希望她能分忧他的恶梦,可是男子万万没想到枕边人却是他午夜梦回中最害怕的梦餍,原来他长久日子以来是与敌人共枕,破坏了「承诺」,雪女只好含泪杀死与他共生小孩的男子,并伤心地带着孩子重回冰天雪地之中。
这个古老的雪女传说,最早是记载在日本妖怪小说,古典聊斋「小泉八云的怪谈」之中, 它充分述说了妖怪冰冷不留情的特性并藉由这个背叛的故事反映男女之间亦亲亦离的婚姻以及属于女子纤细善感又敢爱敢恨的风情面貌,虽然这个古老传说既悲伤又冷酷。
关于日本的雪女传说,则因地方之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在新潟县小千谷传说着:有一天,一个单身的男子把结在屋檐的冰柱打掉之后,到了夜里,忽然来了一个姑娘想求宿,并要求嫁给他。由于天寒,为讨姑娘的欢心,男子特地烧了一桶水,好让她浸浴。姑娘虽百般拒绝,仍拗不过,只好跳入热水中,结果在热水中消失,只剩下细长的冰柱碎片浮上来。
在山形县上山地方则传说着:在一个风雪的夜晚,有位姑娘来到一对老夫妇的家中问路,老夫妇让她在地炉边取暖。到了夜半时,姑娘又想出门继续赶路,老阿公担心她的安危,便抓住她的手想留住她,姑娘的手却冰冷的令老阿公毛骨悚然,瞬间姑娘化成了雪烟,从放烟的天窗飞升出去了。
在岩手县远野地方则传说着:雪女会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满月的冬夜里,带着许多童子在雪原上漫游。除了以上之外,在其它地方,尚有雪女抱着婴儿来托付之传说;也有雪夜姑娘求宿,翌朝只剩下一缕白衣,衣中有中黄金。种种传说,丰富有趣。由于雪是白色的,使得传说中的雪女形象多是穿白衣,或者是肌肤雪白的。
古中国文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雪女,可能是由于地域区间并不常遭遇雪害的缘故。俗称雪山女的女仙是广德祠山神张大帝的女儿,根据《清嘉录》的记载,每年二月初八是张大帝的生日,此前后数日,地方上必然遭遇风雨,引起气温下降,这被认为是张大帝女儿风山女、雪山女归省所致。所以当地有“张大帝吃冻狗肉”的俗谚。另有一位著名的雪山女神,被称为“喜玛拉雅山女儿”的帕尔瓦蒂,她和丈夫湿婆神居住在吉罗娑山上,是一位神力高强美艳绝伦的女神。
另,根据精神病理学的解释,雪女是由于在冰天雪地中逗留过久而产生的幻觉,以白衣的女妖精呈现为性欲的表象。
佐本
http://img29.picoodle.com/data/img29/3/9/16/f_m_4818a6d.jpg
鸟本
http://img29.picoodle.com/data/img29/3/9/16/f_m_bf35776.jpg
萩本
http://img29.picoodle.com/data/img29/3/9/16/f_cm_d41aed9.jpg
未知版本
http://img33.picoodle.com/data/img33/3/9/16/f_2m_9844d37.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14:42 编辑 ] $送花$ $送花$ $送花$ $送花$ $送花$ $送花$
顺便对雪女最后那句以白衣的女妖精呈现为性欲的表象,我只能$汗$ $汗$ 酒吞童子
一个有着英俊少年外表的妖怪,专门勾引处女,将她们的乳房割下来做食物,在一些地方还有说是外表为变化的,是一个真正的处女杀手。
关于酒吞童子的身世,《御伽草子》等小说都记载其本是越后出身的小和尚,因为容貌俊秀故招来嫉妒,由于诸多恶念,遂使其化为鬼怪。此外还有「伊吹山明神(实际上是阎魔)与附近毫族姬君之子」的说法。如按前种传说所述,酒吞童子后来被察觉到其恶念的高僧赶出寺庙,从而结束了其幼年生活。
还有一说:酒吞童子又名酒天童子,是被大将军源赖光斩杀的百鬼之王,赖光的佩刀也因此名为安纲童子切,由于这奇特的来历,童子切与名刀大典太等又共称为“天下五剑”。
传说
在平安时代中期(990年左右),在大江山有个叫做酒吞童子的鬼带领着一群鬼居住在那里。吃人肉的酒吞童子令人害怕,这样的事情也传到了都城中。这时,池田中纳言的女儿失踪了。大阴阳师“安倍晴明”占卜的结果是被大江山的鬼捉去了。对事态发展十分忧虑的一条天皇命令当时十分有名的豪杰“源赖光”去征讨酒吞童子。去捉鬼王的人中除了源赖光和四天王(渡边纲、坂田公时、卜部季武和锥井贞光)以外还有藤原保昌,共六人。在出发与恶魔作战之前,他们去了清水八幡、住吉和熊野三处神社请求神的保护。
在途中有上千名的武者赶来相助,于是六个人说:“对手是魔物。如果去这么多人的话只会把它吓跑去别的国家,还是用计策取胜比较好”于是一行人继续前进,一直来到一个开满了樱花的山脚,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三个老人。“你们是去征讨酒吞童子的人吧?请带上这个神便鬼毒酒和星兜。但凡是鬼,都喜欢酒。它对人来说是妙药,而对鬼来说就是猛毒了。祝你们好运!”三个老人指点他们去鬼所在的石屋后就消失了,原来他们就是清水八幡、住吉和熊野三处神社的神。这件事使大家十分振奋,于是继续进发,终于到达了鬼所在的石屋。
当然鬼对他们的到来十分的怀疑,但是在赖光的巧舌和美酒的浓香下渐渐解除了戒备。(也有的故事中说他们为了解除鬼的疑心去吃姑娘的肉)赖光等一行人受到了盛大酒宴的招待,鬼们也在酒力下不知不觉睡着了。看到时机已到,赖光众人潜入酒吞童子的房间。在酒宴上化身做童子的酒吞童子此时现了原形,3米多长的身子,火红的头发,头上生有两支角,沉沉的睡着。不过它确实是鬼中的能者,在赖光拔刀的瞬间突然醒来,无奈在神酒的药力下无法动弹。“我就是赖光,你纳命来吧!”随着叫喊刀光一闪,酒吞童子的头颅被刀斩断。但是鬼的头颅依然不死,飞舞在空中向赖光袭来。赖光利用星兜才逃脱大难。头领被杀的众鬼们想要攻击赖光一行,但是身体被神酒约束无法行动,最后也被一一解决了。漂亮地杀死了众鬼后,赖光他们将被掠夺来的姑娘救了出来,受到了天皇的丰厚奖赏。这就是日本民间非常著名的“酒吞童子退治”传说了。
在这个故事中登场的源赖光和四天王其实和魔道有很深的渊源。他们得意的武艺与魔道暗合,经常凭借魔力取胜。在日本,关于异界的存在基本上局限在宗教领域内,武士很少插手,因此赖光等是稀有的例外。也许正因这个缘故,用来斩杀魔物的刀被称做名刀,当作重宝收藏,现在也有一部分流传下来,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使用的退魔剑-童子切安纲.安纲是平安时代居住在伯奢国的著名工匠。童子切安纲是他的最高杰作,在室町时代被称做天下五剑(即鬼丸国纲、大典田光世、三日月左近、数珠丸恒次和童子切安纲)。因为斩杀酒吞童子而出名的这柄刀在室町的将军家流传,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和家忠相继使用过,现在也作为国宝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又叫酒颠童子,是大江山众鬼的首领。『御伽草子』中记载他是小孩的样子,爱喝酒,脸很红,留着红色的杂乱的短发,身高6米以上,有5个角,15只眼睛。酒吞童子、玉藻前以及天狗并称为日本三大恶妖怪。
鸟本
http://img29.picoodle.com/data/img29/3/9/16/f_m_1fa0d6a.jpg
未知版本
http://img37.picoodle.com/data/img37/3/9/16/f_m_7c07122.jpg
大江山の酒呑童子と源頼光主従 (一英斎国艶 江戸時代)
http://img34.picoodle.com/data/img34/3/9/16/f_mFrm_0b79cde.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13:53 编辑 ] 河童
在日本稻河神社附近都有一个小湖,名救身湖,湖中常有河童出现,由于河童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所以有很多的说法,比较常见的是:鸟头人身着有龟壳,头顶有一碗状的凹镜,内有满水,如其生命,水无则死,双手相通可伸缩,能以屁的力量飞天。在《百鬼夜行》《百物志》《万鬼录》《妖怪物语》……常常见的民俗书籍中都有记载。
河童的起源
传说「河童」住在日本各地的河川或池子里,根据民俗学者石川纯一郎的研究资料,河童传说分布极广,包括日本的东北地方、中部地方、近畿地方、关西的石川富山县、中国地方、四国地方、北九州地方、九州的佐贺宫崎县以及奄美诸岛和冲绳县,依据各地方言的不同,河童的称谓也不同。共通点是「居住在河川的孩子」所以叫做「河童」(KAPPA)。原本河童是水中的精灵,被当作是河神受到民众的膜拜,也有一种说法是河童是水神的使者,由水神降下的霜幻化而成。
关于河童的起源,有以下两种说法可供参考:
一、河童渡来说
河童的传说,最早起源自中国黄河流域的上游,古时候叫做「水虎」又名「河伯」。战国时代初期,在魏国邺县这个地方。每年雨季一到,河水暴涨泛滥成灾,常常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当地的巫女以「河伯娶妻」为借口串通官员大肆敛财,并且必须牺牲掉年轻女子取悦河伯。直到邺县来了一位名叫西门豹的新县令,才将「河伯娶妻」的迷信破除,后来提到「河伯娶妻」自然让人联想到以智取来抵抗暴政的故事典型。
「河伯」传到了日本之后,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河童」。据说有一位名叫九千坊的头目,带领着河童一族从中国辗转来到九州的球磨川云仙温泉一带的地方住了下来。他经常率领着部下出现在村庄里,惹出许多麻烦,由于他拥有能够将马拉到河边的怪力,所以村里的人都敌不过他。知道此事极为震怒的熊本城主加藤清正,利用河童最讨厌的猿将为害百姓的河童好好地教训了一番,从此以后河童只好乖乖地住在熊本县筑后川。后来成为水天宫的使者,其分社位在江户之赤羽河岸有马氏的宅邸,(久留米殿下)后来移到日本桥附近。
据说,加藤清正为了打败九千坊,将河童引到会喷出硫磺气的地狱谷去,不仅在河川里放毒,还把烧烫的石头往水池里丢,最后聚集了河童最讨厌的山猿,群起攻之,九千坊因为硫磺的热气,使得头上盘中的水逐渐消失,具有法力的他,总算束手就擒,只好求城主放他一马,答应从此不再为害地方,这就是河童的传说之一。(注:加藤清正是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幼时曾跟随丰臣秀吉将运,与柴田胜家殊死战之时,展露其高超的武艺,在原之战一役投奔德川家康,战后成为熊本城的城市,以勇猛善战和城堡建筑闻名于世。)
二、河童人形化说
传说江户时代的左甚五郎、古代竹田的番匠以及奈良、平安时代的飞驒之匠,这些工匠们在建立神社寺庙或是建城的时候,流传着一种咒术,将人的名字写在纸条上,然后把纸条塞进木头的缝隙或是草扎的人形(即人偶)里,这个动作称之为「叫魂」,据说建筑物会盖得更坚固牢靠。完成后不用的人形,就会被丢到河川里,后来这些受诅咒的人形,纷纷幻化成河童,到处作乱,对人畜产生威胁。另外,以阴阳师闻名的安倍晴明,他则以神灵寄附的纸人形(式神)来帮他执行工作,后来一些人因为对式神感到恐惧,安倍晴明只好把式神封在京都的一条戻桥下,据说河童就是这些式神的子孙。
和阴阳师使唤式神的道理一样,术士们如果对受害者的名字、毛发或衣物作法,便可使人发病,甚至死去。并且还可以偷取他的灵魂精气,使之为自己服务。中国清代也发生过「叫魂」的妖术事件:浙江省德清县为了造桥工程,需要将木桩打入河底,于是石匠们就借用活人的名字写在纸片上,贴在预备要做桥梁基座的木桩顶部,再用槌子大力敲下去,这样会给大锤的撞击添加某种精神的力量。由于木桩很难打到河底,倘若使用叫魂之术可使桥墩稳固持久的谣言四起,引起江南一带的百姓极大的恐慌,人人自危,誓言要把散播妖术者处死,乾隆皇帝时代的地方官,费了好大的工夫才把扰乱人心的恐慌事件镇压下来。(可参考时英出版的《叫魂》)
河童的特征
全身:身高大约60公分至1公尺高,体重只有45公斤左右,属于瘦的体型,看起来像3岁至10岁的小孩模样,长得像人也像猿猴。身上会发出臭味,并且有黏液,不容易捕捉,有的地方看到的河童据说全身长满了毛。
手脚:手臂可以左右灵活地运动,如果被切断,还会再长出来,再生能力很强,(被切断的手臂可以制成跌打损伤的特效药)手脚长得跟人一样,不过特别修长,平时可以用来划水,但只有四根指头,手脚可以缩进龟壳中。
头:披头散发,头部中央有一个圆盘状的凹陷处,盛满水之后力大无比,把水倒掉法力就会消失,有人说他的头部是红色的,也有人说是深蓝色。
眼:眼睛是圆的,会发光,眼神很锐利。
鼻:鼻子像狗儿一样突出而嗅觉敏锐。
口:长得像人嘴,也有的长得像鸟嘴,口腔上下各有四根尖牙,撕裂食物的速度相当快。
龟壳:背上驮着龟背一样的甲壳。
屁股:据说有三个肛门,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所以体臭腥)
古代的日本,水神的形象被诸多地方的信仰所接受。后来等到人们不再信奉水神的时候,则逐渐演变成现在我们所熟知妖怪河童的形象。分布在日本各地的河童虽然在外观上有些微的不同,其共同特征则是头上有个装了水的盘子,若是盘里的水没了,法力就会消失,听说河童还喜欢找人玩相扑,或是偷摸人的屁股,是个喜欢恶作剧的妖怪。
河童身高大约一公尺,和小孩子的身高差不多,脸上长着鸟嘴,背上有甲壳,为暗绿色的保护色,非常坚硬,可以说刀枪不入。指间有蹼,能在水中以惊人的速度游泳,据说上了年纪的河童,便能拥有神通,可以用心电感应来洞察人
中国古籍中的河童
对中国人来说,河童就像是水鬼一般的生物,根据古书《幽明录》上的记载这种生物名叫「水虫」,又名「虫童」或「水精」,裸形人身,身长大小不一,眼耳鼻舌唇皆具,头上戴一盆,受水三五尺,只得水勇猛,失水则无勇力。日本民俗学家考证的结果,该生物应该就是日本的河童。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山岛民谭集》里也写过一篇「河童驹引」(河童把马拉进河里的传说)的研究,说它的形体像青黑色的猴子,手脚似鸭掌,头顶凹陷处像顶着一个碟子,无论是水中或是陆地上,只要碟子里面的水不干涸,则力大无穷能与人或马角力,所以说在日本有句俗话形容天大的灾难,就叫做「河童灭顶」。
日本文学中的河童
透过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生花妙笔,河童(一九二七年发表的作品)已不再是可怕的水鬼形象,反过来成为一个幽默风趣的典型人物,能够引领人们进入神奇的乌托邦世界。这篇故事是记述一个疯子回忆他在河童国的所见所闻,借用一个疯子的眼睛,把读者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利用第三者的视点回顾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从而迫使我们反省现在的生活。小说中钜细靡遗地描绘了河童的长相:它们的头上有个碟子,常会做出青蛙跳跃的姿势,或是爬在树上看人。身体略微透明,且能随着环境而改变颜色(感觉像是树蛙或雨蛙)。在河童国境内,所有的观念都在嘲讽着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它们甚至了解人类更甚于了解自己。一旦掌握了它们特有的语言,接受了它们的怪异思想,离开了这个乌托邦之后,便会立刻陷入对人类产生无比嫌恶的烦恼之中。小说的最后一章,主角好不容易才返回人世间,由于他已经无法习惯人类的生活,而被当作是疯子对待。如果说来到河童象征着人类的觉悟和精神力量的超升,那么回到人类世界就等于是一种自甘堕落的行为,终究造成悲剧,因为这样的人注定不可能在现实世界里继续生存下去,或许这就是作者芥川龙之介最后会选择以自杀来终结自己生命的主要原因。
河童在日本几乎被认为最有名的妖怪,并且也被说成是可能真实存在的生物,甚至被用做宣传治理水污染的吉祥物。它的双臂据说在体内是相连的(所谓通臂猿?……)。笼统地讲,存世的河童的画有七成是乌龟形态,三成是类人猿形态。河童爱吃黄瓜、鱼、水果,所以有种黄瓜寿司也叫河童寿司。日本的沙僧和河童有许多相似之处(靠,把老猪也变成猴子算了……)。
鸟本
http://img34.picoodle.com/data/img34/3/9/16/f_m_df6747d.jpg
葛本
http://img29.picoodle.com/data/img29/3/9/16/f_m_fd49d40.jpg
萩本
http://img33.picoodle.com/data/img33/3/9/16/f_cm_fdaf7e7.jpg
未知版本
http://img33.picoodle.com/data/img33/3/9/16/f_m_2d65287.jpg
在享和元年水户藩东浜认为被捉住的河童
http://img29.picoodle.com/data/img29/3/9/16/f_m_8d55bf7.jpg
歌川国芳画、多嘉木虎之助在田村河生擒河童
http://img28.picoodle.com/data/img28/3/9/16/f_m_524fd64.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14:43 编辑 ] 道成寺钟
一个寺庙的钟化为妖怪,专把人变成和尚,而且会忘记自己以前的事。不知道真假如何。
传说:道成寺入钟
古时,有个清姬,爱上了去熊野参拜菩萨的僧人安珍;安珍身为僧人,毅然离开了清姬,为了心爱的人,清姬千里迢迢追寻安珍而去,一路吃了不少苦,终于追到安珍时已经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了,安珍被吓得拔腿就跑,清姬就一路追,安珍抢先一步度过一条大河,清姬追来时已经没船了,她还是跳进了河里,结果变成了一条大蛇继续追上岸,安珍跑呀跑呀跑到“道成寺”里去了,结果蛇也追来了,寺庙里的高僧都无法对付那条蛇,就把安珍藏在了大钟里,清姬追进来后几下子就知道他躲那里呢,呼啦一下子就把钟给缠住了,无奈大钟坚固,最后,清姬估计是无可奈何了,但又不愿放弃,于是就自燃起来,把自己连同钟,钟里的和尚都烧成了黑炭了。和心爱的人不能同生,那就同死。(注:我看到的是把寺烧毁以后清姬自己跳河自杀)
鸟本
http://img26.picoodle.com/data/img26/3/9/16/f_m_4465d91.jpg
萩本
http://img27.picoodle.com/data/img27/3/9/16/f_cm_60f0aae.jpg
安珍清姫・日高川の段。楊洲周延「竹のひと節・日高川」
http://img26.picoodle.com/data/img26/3/9/16/f_1253912539m_f7a286c.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7 00:30 编辑 ] 茨木童子
茨木童子,星熊童子与酒吞童子一起都是生活在大江山中的恶鬼,酒吞童子则是他们的鬼王。现在的日本国内大江山境内,还是有着以鬼为题材的纪念碑,记念碑上的酒吞童子非常形象地手指着京城,茨木童子和星熊童子分别守护一侧、威风凛凛。似乎也有着警告世人的意思在里头。在著名的谣曲《罗生门》和歌舞伎《戻桥》(那字念“替”)中 ,它都被称为「罗生门之鬼」。关于他的故事,这里仅作一简略介绍:
源氏多田满仲守卫天下的两把刀分别叫做膝切和髭切。刀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在攻击的时候一刀攻击膝盖,一刀攻击面门。大将军赖光将其中的一把“髭切”赐给了四天王之一的渡边纲。
一天,渡边纲由仕所返回自宅,行至一条桥畔,忽见一美貌女子正自徘徊。询问之下,方知其新迁入京,居于五条府邸;因不熟道路,故踌躇不前。渡边纲见天色将晚,便扶女子上马,两人共乘向五条邸而去。其实这个女子是酒吞童子的手下茨木童子的化身,在五条渡口它现出原形,就在它抓住渡边的头发向爱宕山飞去,想要杀他的时候,髭切一闪就割下了它的手腕,受痛的茨木童子向爱陀山飞去。
拿到只有三个手指手腕的渡边纲感到很奇怪,就将这件事情与赖光以及安倍晴明说了。渡边纲将断臂呈给源赖光,赖光使安倍晴明占卜,结论是「渡边纲必须进行七日的物忌」(就是不许有人来看手臂),而且七日之内鬼神会来将手臂取走。于是渡边纲特地把断手放在一个铁箱子里面妥善保管,就这样过了六天,在第六天晚上的时候渡边纲的养母来访,其实是茨木童子假扮的。渡边纲碍于孝心,将养母迎到屋里款待,养母说要看鬼的手腕。于是,他把鬼的手腕拿出来,养母拿着手腕仔细地看了许久,然后突然大声地叫喊说:“这是我的手腕!”接着穿破窗户逃走了。
关于这个传说有很多的版本,但是被髭切割下手腕,妖怪化身养母来骗回手腕的大概情节是相同的。因为这个传说髭切有了“鬼切”的称呼。
还有一种说法:他有着让人害怕的面孔,可是却是个神,它是看守大门的妖怪,可是偶尔会做一下恶作剧,把人吓得半死,他们看门不是为人,而是要把那些误闯人居的鬼怪带到正确的路上。
至于茨木童子的身世,通常认为他是个弃儿。按照传说记载,其双亲乃是摄津茨木人,由于母亲怀胎超过十六个月,故茨木童子一生下来便被称为「鬼子」,并遭到所有人的厌恶。后来,他被理发店的老板收养,过了数年便长成大人的体格。一次,他在工作时不小心刮伤了客人的头皮,鲜血流淌出来,茨木童子伸舌去舔,竟觉味道格外甘美——为此他自然又遭到众人的唾弃。最后,他于某日夜晚发现自己在水镜中的倒影呈现出鬼相,便顺从了命运的召唤,抛弃了人世,回归到丹波山中去。此外,在《御伽草子》中,还可见到茨木童子与渡边纲战斗的情节。
据说在源赖光讨伐酒吞童子一战中(酒吞童子退治),众鬼都被杀死,只有茨木童子侥幸逃了出来。所谓罗城门鬼、罗生门鬼,被认为就是茨木童子。
罗城门鬼(鸟本)
http://img34.picoodle.com/data/img34/3/9/16/f_m_5a22427.jpg
未知版本
http://img34.picoodle.com/data/img34/3/9/16/f_m_917f0bb.jpg
可爱版茨木童子像
http://img33.picoodle.com/data/img33/3/9/16/f_m_5599bce.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21:48 编辑 ] 红叶狩
古时候人们就把秋天在野山观赏红叶叫做“红叶狩”,那是上至宫廷下至庶民都看重的活动。日本人更喜欢“枫叶红于二月花”的生机之感,而观赏红叶时往往都只能眺望,无法静静地凝视红叶,而传说红叶的颜色,是枫鬼的血染红的。枫鬼的忌辰就是红叶祭的次日。
红叶传说:
这位被称为「户隐鬼女」的红叶小姐,比起酒吞童子更可说是「风华绝代」。
937年,幼年的红叶本名吴叶,其正体出自「第六天」的魔利支天(一说自在天)。受到细心照料、渐渐长大的吴叶虽然生得如花似玉,却也不幸暗合了「蛇蝎美人」这个词语。数年后,她被有钱有势的富农儿子逼婚,吴叶根据秘诀生出自己一模一样的美女,让替身去代自己结婚了。不过在吴叶逃走后,假吴叶也随之消失了。
之后,红叶到了京都,改名红叶,教古琴为生,后来成为了源经基(赖光祖父)的小妾。不久,经基的正妻便突患重病,家中也不时出现鬼影。察觉到红叶阴谋的经基之子马上将红叶追放到户隐。
但是,红叶到达户隐后却集结了一批对朝廷不满的原贵族(多为平将门残党的子孙),他们头覆鬼面,在乡里横行霸道、烧杀抢掠。消息传到京城,天皇马上命令平维茂前去讨伐。
之后的事情当然是以“正义的力量不容忽视”作为结尾:红叶虽然以第六天魔王的力量进行反抗,但手持降魔利剑的维茂却毫不在乎——红叶被维茂的神剑所斩,享年33岁。
萩本
http://img37.picoodle.com/data/img37/3/9/16/f_m_a75da18.jpg
红叶算计入睡的平维茂(选自《新形三十六怪撰》),月岡芳年画
http://img37.picoodle.com/data/img37/3/9/16/f_m_32490c0.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16:19 编辑 ] 獭
也就是獭狸,日本民间有很多獭狸幻化为人报恩的故事,獭狸本来是动物的一种,其实它的真面目就是浣熊,为什么会成为先民们口耳相传的妖怪呢?很可能是因为肚子饿了,趁着夜晚(因为它本来就是夜行性动物)摸黑到附近有人住的村庄或是农田里找食物吃。有时候人们发现农作物不知道被谁吃了,原本放在仓库里的谷物也不知怎地,居然不翼而飞,找不到半点踪迹。又有人传言,在晚上会看到像小孩一样的妖怪进入屋内发出怪响,吓得紧闭门户,这些后来都被怀疑是狸这家伙搞的鬼!
从很久以前,狸一直给人们很容易亲近的印象,和住在山里的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些地方上,狸和狐一样,被日本人当作神明来拜,不过狸似乎比狐更受到欢迎,或许是因为它的类似黑眼圈的特征,十分讨喜的缘故。
因此,在许多的民间故事当中,狸扮演的角色总是幽默、风趣,而且有着临机应变的智能,与狡猾善于欺骗的狐,确实有所不同,这也是两种动物在人们心中呈现不同印象上的差异。
有名的故事「文福茶釜」(即煮茶用的茶锅),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最常听到的说法是,在市场化身成茶锅的狸卖给了寺院里的和尚。当小和尚磨擦茶锅的底部时,准备要煮茶的时候,狸就发出了怨言「这样磨很痛哎,小和尚你就不会轻一点喔!」,当小和尚把水注入茶釜里,点了火正着烧开水的时候,又听见从茶釜里发出很微弱的声音「好热喔!我快被烧死了」突然狸出现了头、身体和四肢,夹着烧烫的尾巴逃之夭夭。(顺带一提,所谓的「文福」就是指热水在茶釜中煮沸时的声响。)
像这样的变身真的很差劲哎,想要掩人耳目,结果最后现出原形逃走了,真是个滑稽的妖怪!还有的狸会化成和尚的模样,和其它寺内的和尚玩益智抢答的游戏,结果输得不甘愿,就用菜刀去刺对方,或是拿起火炉底下烧得滚烫的石头丢向对方,知道自己的智能赢不过人类,只好摆出一副不好惹的样子,其实是个输不起的家伙。
不过,狸也并非只是尽干些捣蛋的事。有些受到人类帮助的狸还会为了报恩,化成女子贩卖茶锅或马,将赚来的所得拿来答谢他的恩人(也有类似的狐报恩的故事)。不论是报恩也好,捣蛋也好,到最后都会被人类识破,这就是狸有趣的地方。狸还常常表现出一些行为,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例如玩火却烧到自己尾巴、发出各种奇怪的声响、偷喝别人家里酿的酒,喝得醉醺醺,四脚朝天在庭院呼呼大睡。
此外,民间故事〈卡叽卡叽山〉里的狸,和聪明的兔子比赛跑,结果狸一下子就惨败,结果心里很不爽,好好地恶整兔子一顿,也有像这种输得心不甘情不愿的狸。
在四国地方,狸的传说相当盛行,例如爱媛县松山传下来的「八百八狸」(高畑勋的《欢喜碰碰狸》便是由此得来的灵感)据说从天智天皇的时代就一直住到现在,可说是相当强势的一支狸族,在幕府时代松山藩家中发生动乱的时候,还听说狸在其中露脸的传闻,如果您曾注意的话,会发现日本饮食店门口常摆着一只带着斗笠的狸,以祈求生意兴隆;据说这只狸就是以八百八狸为雏形所制成。
赞歧(今香川县)一地,也有一只强悍的「秃狸」,几乎统治着四国全地,狐族想踏进一步都不可能,听起来满威风的。赞歧的狸老大,名叫团三郎狸,长着一颗相当大的头,是个狠角色,据说手下「狸」数众多,专为守护四国这块地盘而和狐军团对抗,从此把狐妖彻底从岛上赶走了,因此佐渡一地至今为止再也看不到狐的踪影。
古代人们口中的狸,除了真正的狸以外,也意味着山猫、穴熊的动物,因为晚上的视线不好,光线又太暗,实在不容易看清楚狸的长相,狸和貉经常会被人搞混,并且依各地的说法不同,狸和貉也常会被误以为是同一种妖怪。
在中国,最有名的故事应当是「狸猫换太子」,这是平剧中经常上演一出戏,描述宋仁宗与其母李宸妃之间的宫闱秘史,话本里名为「宋宫怨」,但在豫剧以及闽南语「歌仔戏」里则称作「狸猫换太子」,这桩公案,后来由包青天一手侦办,无意间却揭发了宫廷里的阴谋。这里的狸猫只是别人用来作案的工具,完全不像日本的狸传说那么有趣,大概狸和日本人的距离比较亲近的缘故。
在加贺(现石川县的鹿岛郡和羽咋郡),獭被当做妖怪,化为18、19岁的美女,在夜路中掌着灯笼,用人的言语迷惑人,搞恶作剧。
鸟本
http://img33.picoodle.com/data/img33/3/9/16/f_m_5aac0cb.jpg
萩本
http://img27.picoodle.com/data/img27/3/9/16/f_cm_20bfb0f.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16:47 编辑 ] 姑获鸟
在日本又名“产女”。能够吸取人的魂魄,所居住的地方都是磷火闪耀的,常在夜晚出来活动,披上羽毛即变成鸟,脱下羽毛就化作女人。传说是产妇所化(因此这类东东都是雌性的),最喜欢抱人家的孩子,如果那个有婴儿的家庭,夜晚忘记了收晾在屋外的婴儿衣服的话,那么一旦被它所发现,就会在上面留下两滴血作为记号……;不过别担心,据说它们都是在7,8月的夜里才出来活动的。
「奇异雑谈」里提到了它的由来,说是死去的产妇的执念(又是这个东东?!)所化,抱着婴儿在夜里行走,怀抱里婴儿的哭声就化成了姑获鸟的叫声。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浑身染着鲜血的女人抱着哇哇啼哭的婴儿独自蹒跚着走在瓢泼大雨中,在四周望不见人烟的荒野里,她只能用自己的手来为孩子无力地挡住猛烈的风雨,在雨帘中,原先秀美的脸上交织着迷茫,痛苦,悲伤,怨恨等复杂的表情。不知道为何前人要把她们丑化成抢夺别人婴儿的妖怪,其实她们只是一个想多在这世上陪陪孩子的可怜的母亲罢了。
姑获鸟就是来自中国传说的妖怪,有时以九头的样子显形。据学者考证,在中国古代,“九““鬼“两字为通用。这个长着九张人面的大鸟,因为头颅的左顾右盼造成了别扭的步态,据说与鸭子的步伐近似,一些怪异的表情麋集于一身,它出没于宫阙的后花园,并为暴虐的统治带来灾祸。
其一,滴血降灾,摄人魂气。唐人刘恂《岭表录异》云:“鬼车,春夏之间,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岭外尤多。爱入人家摄人魂气。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
其二,点血儿衣,取人小儿。《玄中记》说:“姑获鸟能收人魂气,今人一云乳母鸟。言产妇死化作之。能取人之子以为已子。胸前有两乳,有小子之家则血点其衣以为志,今时人小儿衣不欲露者,为此也。”
其三,形象丑陋,性情凶暴。宋人周密《齐东野语》中说它:“身圆如箕,十脰环簇,其头有九,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如世所传每脰各生两翅,当飞时,十八翼霍霍竟进,不相为用,至有争拗折伤者”。(脰,即脖子)。
此外,据说它还喜欢人们剪下的指甲,以便从中得知人们的祸福。谁有灾祸,它就落在谁家屋上鸣叫(《岭表录异》卷中)
---------
有关姑获鸟的资料(出处未知)
這是一種鬼神,屬於夜行性妖怪。
「姑獲鳥」蛻去羽毛後,可以變成人間美麗的女子,並將人間的女孩當做養女扶養。
因此,晉朝時代,人們從不將孩子的衣服放在外面過夜,這是因為「姑獲鳥」白天會在自己認為可愛的孩子衣服上塗血做記號。
也就是說,「姑獲鳥」會搶人。在中國,關於「姑獲鳥」有以下一段傳說。
晉朝時,某個男子在田裡發現六、七個美麗的女子。
他沒有料到這些美麗的女子是鳥,只是想和她們開個玩笑,便匍匐著爬了過去。
這些美麗的女子當時都脫下了羽毛,男子將其中一人的羽衣藏了起來,然後來到她們的面前。
這群女子大吃一驚,慌忙地抓起羽衣一起飛走。
可是,其中一人的羽衣被男子藏了起來,想走也走不了。不得已,便和這個男子結為夫妻。
幾年後,夫妻二人生了三個女兒,但是這個女子總是念念不忘著要回家。因而,便趁丈夫外出之際,和女兒們一起尋找羽衣。
待發現羽衣之後,這位女子先回到伙伴們那裡,帶回三件羽衣回家。這名女子給女兒們穿上羽衣後,便一同飛上天去。最後,只剩下男子獨自一人。
有关产鬼的资料(出处未知)
在中國,據說因難產而死的女人會變成「產鬼」。而「產鬼」會纏上活著的孕婦,阻礙其生產。
一般來說,「產鬼」和人間的女子是很難分辨的。不過,牠的喉部有一道叫做血餌的紅線,產鬼就是靠這條紅線進入孕婦腹內的。而且,產鬼會將這條血餌接在胞胎上,這樣孕婦就無法生產。
此外,產鬼還會用力拉扯血餌使孕婦腹中產生劇烈疼痛,無論是多麼強壯的婦女,只要被用力拉扯三、四次後,必死無疑。
據說,一個叫做畢酉的男子就曾遇見故這種「產鬼」。
畢酉的妻子即將臨盆,某個夜晚,畢酉趕路回家途中,偶遇一名女子。他心想這樣的夜晚一名女子單獨在外,著實奇怪,便出聲向她搭訕,不料,這名女子竟回答說要前去畢家。
果然,這名女子的喉嚨上有一道紅線,畢酉立刻察覺到這是一個「產鬼」。接著,他便巧妙地開始問她
(產鬼殺死孕婦的方法,如前所述)。
「那麼,該如何制伏「產鬼」呢?」
畢酉問道。
「「產鬼」最害怕的東西就是雨傘。若將一把雨傘放在門後,產鬼就無法進入屋內。因此,產鬼就會爬上屋頂,然後順著血餌進入孕婦口中。不過,只要在寢室裡把雨傘打開,產鬼就無法垂下血餌,便會就此罷休。」
聞言,畢酉便飛也似地跑回家去,這時,他的妻子正陷入難產的狀態。於是,他趕緊將傘打開放好。不久,妻子便平安產下一個如寶玉般的嬰孩。
遲來一步的產鬼得知受騙之後,胡亂咒罵一通,最後就消失無蹤了
附《玄中记》相关记载:“姑获鸟昼飞夜藏,盖鬼神类,衣毛为飞鸟,脱衣为女人。一名天帝少女,一名夜行游女,一名钩星,一名隐飞。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今时小儿之衣不欲夜露者,为此物爱,以血点其衣为志,即取小儿也。故世人名为鬼鸟,荆州为多。昔豫章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人,不知是鸟,匍匐往,先得其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去就毛衣,衣之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以衣迎三女,三女儿得衣亦飞去,今谓之鬼车。”
九头鸟,又称九凤、鬼车、鬼鸟、姑获鸟。《山海经》中的〈大荒北经〉有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句曰九凤。”九凤本是楚人所崇拜的九头神鸟,人面鸟身有九首的九凤,是战国时代楚国先祖所崇拜的半人半鸟的图腾形象。
转变
另外唐人《三国典略》描述九头鸟的外貌与鸭相似,身上羽毛是赤色。但后来九头鸟因为是楚国的图腾,因此后来受到主流的周文化排斥,九凤也被视为蛮夷的楚国神灵,逐渐由神格沦落为妖怪一流。
在《天中记》卷五十九引《本草》:“鬼车,晦暝则飞鸣鸣,能入人家收人魂气,一名鬼鸟。此鸟昔有十首,一首为犬所噬,犹言其畏狗也,亦名九头鸟。”,而《岭表录异》中也有类似记载:“鬼车,春夏之间,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岭外尤多,爱入人家烁人魂气。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
凶兆
因为鸟生九首,与一般不同,所以古人多认为其为不祥之兆,被描写成祸星的代表。南朝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载录当时楚地风俗:“正月夜多鬼鸟度,家家槌床打户,捩狗耳,灭灯烛以禳之。”在各种神话中多认为九头鸟失去的头颅被狗咬下,所以各类针对九头鸟的避祸仪式,多会将狗用于祭典上,作为惊走九头鸟之用。
民间认为湖北人多诈,又在比喻奸诈狡猾的人将之比喻成九头鸟,所以有一句话称“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此言是出于明朝时张居正厉行改革,伤害到地主利益,所以才将之称为九头鸟。
佐本
http://img37.picoodle.com/data/img37/3/9/16/f_m_e0e1885.jpg
鸟本
http://img27.picoodle.com/data/img27/3/9/16/f_m_749ca50.jpg
萩本
http://img29.picoodle.com/data/img29/3/9/16/f_cm_63e0a95.jpg
未知版本
http://img27.picoodle.com/data/img27/3/9/16/f_m_ef4630c.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10-8 14:39 编辑 ] 二口女
《百鬼夜行》中记载:女子不检点,随地大小便、有夫偷人、淫荡下流的被稻荷神发现,而附身的,家中死过孩童(不满2岁),杀死自己幼儿的,被其童附身,在后颈会出现一口,且不停的要吃东西,最终将被附身人吃死(也可以说是撑死的)是很危险的妖怪,就算是你住的地方附近有过死童也有可能被附身。
在有名的民间故事中也有出现的妖怪,嘴巴的位置有说是在头顶,但是长在后颈的附近才是正确的,这个嘴巴长的比前面的嘴巴更加大,可吃下数倍份量的东西,平时嘴巴是被头发遮盖着的,当没有人的时候,面前又有食物的话,便会把头发当触手使用,把食物吃掉。
在千叶流传这样的一个传说,讲述一名继母把前妻的儿子杀了而变成这样的妖怪的故事。在这故事中,继母的恶毒心肠杀了这孩子,因此那孩子的怨气而变成妖怪。
传说——
千叶县有个男的在妻子死去后另娶了一个妻子,这个后母只疼爱自己所生的孩子,对前妻留下的孩子万般刻薄,甚至连饭也不给吃,最后某一天前妻的孩子就这样凄惨地饿死了。
在这个孩子死了后的第49天,砍柴回来的男人手里的斧头不小心碰伤了妻子的后头部,奇怪的是这个伤口怎么也治不好,到了后来竟然发现那伤口开始慢慢地形成一张嘴的模样,更令人吃惊的是连舌头和牙齿也出现了。
这个伤口常常疼的不得了,但奇怪的是只要把食物放进去就不疼了。而这个时候他妻子总是不自觉地对着空气喊着“对不起!对不起!”……
另外还有一个传说,说是一个吝啬的农夫,他的择妻标准是“不吃饭”!!,结果这么变态的条件也有人满足了。但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农夫发现他的妻子是没有吃饭,但厨房里的饭却每天都减少。感到奇怪的农夫某一天出去后立即偷偷地溜了回来,躲在天井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结果,他看到了他妻子的后脑竟然出现了一张嘴,然后把头发变成蛇一样的触手去端饭喂后脑的嘴吃饭……
竹本
http://img28.picoodle.com/data/img28/3/9/16/f_m_4d0921a.jpg
萩本
http://img33.picoodle.com/data/img33/3/9/16/f_cm_b9c5d4f.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17:29 编辑 ] 山童
即中国的山魈,乃为疾病与火灾之恶鬼,公元前334年,越国灭,山魈东迁,于日本九州西岸登陆,此后俗称“九州山童”。
山童,位于鸟山石燕《百鬼夜行》之前篇阴之章。顾名思义其为山妖,出没与深山之中,又特别是常出现于九州一带,(不仅在九州的边境,其他地方的秋东两季也有出现),由于是与河童有众多的联系,所以也有山童既河童的说法,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春秋两季山童来到河边变为河童,秋冬回到深山即为山童。山童既然也谓之童,也是因为其身形矮小如同孩子般而得名。主要特点是体毛浓密,似猿猴,头顶盘(与河童一样)、仅有一目,也有的叙述中为单足,能像人一样站立步行,能说人话,而且能读懂人的心思。别看他们身材矮小,他们的力气可是很大的,喜欢吃饭团,爱恶搞作弄人,但绝对没有恶意,最多也只是在山寺附近出现,偷和尚们的食物吃,不过却很讨厌有盐分的东西。
和河童类似的山童非但不会危害人,还非常乐于助人,特别是对于在山涧搬运的樵夫来说,常常离不开山童的帮助,但这也不是无偿的哟,不过只需要给山童们饭团吃,就能最大的调动其积极性了,特别是搬大树在翻越某些山峰遇到困难时,只要给与山童饭团,其必定每日前来帮忙。山童在与人合作搬运树木时,他不喜欢走在前面,而总是拖后,再怎么重的东东对他来说,都很轻松,毕竟其曾也是力大无比的山神。虽然山童热心,不过需要切记的是,可别在刚开始搬运的时候就给他饭团吃,否则可能还没等搬完他们中途就开溜,严重不守信用啊==||| 。所以一定要等事情完后再给饭团,这样第二天山童还会来帮忙。
不过说到山童不害人并不包括十恶不赦的恶人,对于恶人来说,山童就是会施与威惩的山神,将疫病与火灾赠与恶人。
---------
至于中国的山魈,《聊斋志异》中描写得精彩,言之“突立榻前,殆与梁齐。面似老瓜皮色;目光睒闪,绕室四顾;张巨口如盆,齿疏疏长三寸许;舌动喉鸣,呵喇之声,响连四壁。”深夜,在一阵狂风中,山魈弯着腰破门而入,突然出现在人面前,足有房梁那么高,大黑脸,目光如电,血口如盆,参差的牙齿都有10厘米长,喉中的怪声响彻四壁。它毫无缘由地夜闯民宅,房主人害怕之余,找来一把刀刺向它的肚腹,却像扎在石头上了一样,反把山魈惹怒了,它把主人连被子带人都抓起来扔在地上,然后就走了。主人在地上大叫,家人赶来发现房门还锁着,就破窗而入,看见他躺在地上,同时被子夹在门缝中,门上有簸箕大的抓痕,还有五指抓穿的洞。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山魈也并非伤人的妖怪,主人最后躺在地上大叫,情形也颇为滑稽,如今看来,倒很像是这个房主人患有梦游症。更早的文献《抱朴子·登涉篇》也出现过“山精形如小儿,独足向后,夜喜犯人,名曰魈。”这个很明显就是日本山童的原型了。又有《神异经》中说“西方深山中有山臊,长尺馀,犯人则病,长爆竹声。”我们最熟悉不过的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最初就是为了驱赶这种山臊,也就是山魈。
另外再提一句,现在人们说的动物山魈(Papio sphinx,西文也很有意思,管它叫那个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也叫鬼狒狒,主要在非洲活动,和大家一样都是灵长目的,而且是世界一类保护动物,不要去拿鞭炮炸它,更不要伤害它……因为这种猴类本身就喜欢码架,是世界上最凶狠的猴类,你不一定打得过-=
佐本
http://img27.picoodle.com/data/img27/3/9/16/f_m_502307a.jpg
鸟本
http://img37.picoodle.com/data/img37/3/9/16/f_m_2b396a8.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10-5 01:06 编辑 ] 皿屋敷的阿菊
这个本来是真事。在大坂城里有一所豪宅,传说是丰臣秀吉的遗孀养老的地方,这位性情爆燥的夫人经常把逆自己的人杀死后丢到院中的井里。她死后院落荒芜了,有人传说这里经常出现幽灵。有一位官员从不信鬼神,于是住了进去。官员有一个女佣人,名叫阿菊。当初阿菊的父亲为生活所迫抢劫财物被判了死刑,官员可怜幼小的阿菊,于是收留她作了女嫞。阿菊对主人一家感激不尽,一直勤恳地工作着。随着时间的推移,阿菊变成了美丽的少女,主人看她的眼神也不一样了。他多次表示要娶阿菊作妾,但都被拒绝了。于是爱渐渐变成了恨。一天,主人要接待一位重要的客人,要阿菊拿出祖传的一套碟子,阿菊失手打碎了一只,于是悲剧发生了。主人听说后暴跳如雷,一方面因为失去了祖传宝贝,一方面出于对阿菊的怨恨,于是一手拔出佩刀,一手抓住阿菊的手说道:“十个碟子少了一个,就用你的一根手指来赔吧!”说着就砍下了阿菊的一根手指,然后把她关进一间小屋。半夜,阿菊从昏迷中醒来,想到自己受到的屈辱,决心自尽。她爬出小屋,跳进了院中那口深井。主人散出谣言,说阿菊偷了家里的东西逃走了。一天半夜,有人看到阿菊从井里爬出来,并且专心地数着自己的手指:“一根、两根……”。主人胆战心惊但又毫无办法,后来连天皇都知道了事实真相,于是罢了他的官。这个残害平民的恶人终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了。担说现在还有人偶尔看到阿菊的幽灵在专心地数着自己的手指:“一根、两根……”。
葛本
http://img28.picoodle.com/data/img28/3/9/16/f_m_d76fdbe.jpg
竹本
http://img28.picoodle.com/data/img28/3/9/16/f_m_df26bce.jpg
月岡芳年「新形三十六怪撰・皿やしき於菊乃霊」
http://img29.picoodle.com/data/img29/3/9/16/f_12539m_2c64860.jpg
菊井门(应该就是她跳的那个井……)
http://img37.picoodle.com/data/img37/3/9/16/f_m_ca2d5d5.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18:09 编辑 ] 反魂香
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尸在地,闻气乃活。
这是《十洲记》上记载的一段异闻,传说虽有夸大之处,但返魂香去腐生肌的奇效确实无药可敌。
其实返魂香最早的传说来源于中国古代汉武帝时,西域月氏国贡返魂香三枚。,大如燕卵,黑如桑椹,据说燃此香,病者闻之即起,死未三日者,薰之即活。 (详情见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汉武帝内传》。 )
当时中国正是香料贸易繁盛时期。由于有了真正的香料,使武帝时的香事变得格外繁盛起来,后世野史笔记屡称不绝。什么焚“月支神香”解除长安瘟疫(《香乘》卷8),燔“百和之香”以候王母(《汉武外传》),用东方朔“怀梦”香草在梦中与李夫人相见,直至烧“返魂香”使李夫人还魂--
至于日本为何有“返魂香”一词,是因为当时中日两国之间在香料的贸易中把这个传说带到了日本,日本很著名的一书《源氏物语》中也有记载。
其实吧,这玩意的典故还是出自白居易一首叫《李夫人》的诗,自然是写汉武帝和李夫人的事,其中就有一句“九华帐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
鸟本
http://img28.picoodle.com/data/img28/3/9/16/f_m_f989288.jpg
萩本
http://img34.picoodle.com/data/img34/3/9/16/f_cm_4c2ceb6.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18:21 编辑 ] 白粉婆
奈良县吉野郡十津河流域的老太婆妖怪,平时以一副和蔼可亲的老婆婆的面目出现,喜欢欺骗容貌姣好的美少女,骗她们用自己做的一种白粉(类似与当时的胭脂的化装品)涂脸,称此粉能让少女们更加白皙漂亮,但涂抹了这种白粉的少女整张面皮会脱落下来,而白粉婆就将少女的面皮收为自己用。
鸟本
http://img37.picoodle.com/data/img37/3/9/16/f_m_e68eb0a.jpg
萩本
http://img37.picoodle.com/data/img37/3/9/16/f_cm_2484f15.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18:30 编辑 ] 座敷童子
座敷童子是日本妖怪的一种,也是房子的守护神。传说座敷童子主要是寄住在破旧、有小孩子的房子中。座敷童子的化身是一个红脸的孩子,但成年人均看不到,只有小孩有机会看到。从前,不少日本家庭都会在门前放置糕饼,座敷童子吃了之后会住下来一阵子,为这个家带来幸运;相反的,若是这个家的人待他不好的话,座敷童子便会跑掉,并会使该个家庭带来不幸。
流传于岩手县,是附在家中的游戏伙伴。它会以小孩子的姿态附在家中,传说只要有座敷童子在,家族就会繁盛。如果在一起玩耍的伙伴中,你看到的明明都是熟悉的面孔,却总感觉比最开始时多出一人,这时候多半就是它搞的鬼。座敷童子是个只能被小孩子看到身形的很老实的妖怪。也因为如此,常常有一些自私的家庭会请法力高深的法师,以结界困住他们,控制他们的自由。传说千万不要惹恼了座敷童子不然你会……
萩本
http://img27.picoodle.com/data/img27/3/9/16/f_m_feef2aa.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22:07 编辑 ] 那雪女还是经常看到的
其他的就根本没怎么听过啊 河童第2张背上的还真恶心啊 青行灯
具体说,它不是妖怪,而是更像《十日谈》之类的讲故事的行为:日本的怪谈也多半发生在夏夜。日本传统戏剧歌舞伎的故事里,有许多都是源自怪谈的传说,在江户时代(相当于西元一六○三年至一八六七年)还有一种叫做「百物语」的游戏,就是半夜里几个朋友聚在一起,点起许多蜡烛,大家轮流说鬼故事,感受恐怖的气氛。据说,当第一百根蜡烛熄灭时,真正的鬼就会出现……所以往往说故事的人会心里有个警惕,轮到自己说故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变成最后一个,因为不知道说完第一百个故事的时候,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每次说到第九十九个,就会立即打住,没有人敢再继续说下去,这是一种集体召唤鬼魂的仪式。
江户时代的作家,浅井了意所着的《伽婢子》就详细地记载了关于「百物语」的由来及玩法,简述如下:在进行「百物语」的游戏之前,参加的人一律身穿青衣,齐聚在同一间暗室里。 在这间暗室隔壁的房间,准备了用蓝色纸糊的行灯,并且添上足够的灯油,然后点燃一百支灯芯并排在一起。行灯的旁边会安置一张小木桌,上头摆着一张镜子。每个人轮流说完一个怪谈后,就必须离开自己的座位摸黑走到隔壁点着行灯的房间里,把一支灯芯吹熄后。接着,从镜中照一下自己的脸才能回到原来的暗室,然后换下一个人。吹熄灯芯的过程中,一样继续说着怪谈,直到说完第九十九个怪谈后,剩下最后一支灯芯,就留着让它继续点着,然后大家继续围坐在一起等待黎明,直到太阳出来了就各自解散回家。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怪谈总是讲到第九十九个就结束,因为当时的人们很迷信这样说法,如果说到第一百个怪谈,就会发生什么怪异的事情,所以谁也不敢去碰触这项禁忌。
随着时代的不同,行灯也改为以蜡烛来取代,而且新的游戏规则是,最后一根蜡烛必须吹熄,百物语游戏就变成了恐怖的怪谈会,听说当最后一根蜡烛吹熄的时候,的确是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鸟山石燕所画的「青行灯」收录在《画图百鬼夜行》,正是描绘当时进行百物语的情景,青行灯快要吹灭的时候,许多好玩有趣的妖怪故事正在一群人的口中讲述着,并且有人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就是妖怪百物语的由来。
鸟本
http://img33.picoodle.com/data/img33/3/9/16/f_m_1bca2be.jpg
未知版本
http://img28.picoodle.com/data/img28/3/9/16/f_m_41b3c85.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21:21 编辑 ] 猫又
日本的传说妖怪,外型像猫,但有两条尾。相传极老的家猫(有说10岁以上,也有说40岁以上)会变成猫又。智慧极高,听的懂人类的言语,也会说话。据说有两条尾巴,能直立行走。最早出现在《日本灵异记》的说话,描述一只猫死後产下的胎儿竟然变成人的故事。有一说指猫又的来源是来自于中国妖怪中的仙狸。猫妖是上了年纪的老猫,通常以老太婆的形象显现,身体大约是人类体型的一倍,大只的猫妖甚至可以长得像小牛一般大小,尾巴在末端分叉为二,汉字写成「猫股」或「猫又」,意即「猫妖」或「猫怪」。所以,为了防止老猫变成猫妖,便把仔猫的尾端切掉,只留下短短的根部,这样一来,就不怕到时候猫尾巴分岔,变成猫妖在家中作祟了。
具有可怕魔力的猫妖,在吃早饭之前,会以人声说话,有时再将人吃掉後,转化成此人的肉体伺机寻找下一个猎物。也有传说雌猫又有时会在男人的梦中出现,夺取男人的阳精。传说中黑猫所变成的猫又是最厉害的一种。猫又若继续修炼,有可能变成长生不死的“猫魈”。
在诅咒人的时候猫又会跨在该人身上,不过通常它只攻击怨恨的人,但是如果遇到性情更凶狠、手段更残暴的猫精,只要一看到人,就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加以伤害,传说中也有善良的猫妖,常变成少女模样以亲近人类,当然性格是很温顺的,平日喜欢吃鱼,身体轻盈,喜欢依靠人类,但是常被人伤害。猫、狸和狐都是日本传说中有着非凡能力的动物。
---------
中国的猫鬼
中国也有种说法,猫死后会变为猫鬼,而术士可以利用猫鬼作为蛊毒杀人或盗窃。隋朝时期有大量的猫被杀死,因此那时猫鬼很盛行。这些事在《太平广记》中有所记载(等我看到了再摘来),甚至隋朝的朝廷还严格取缔猫鬼崇拜,把许多信奉猫鬼的术士发放边疆。
佐本
http://img37.picoodle.com/data/img37/3/9/16/f_m_92cd370.jpg
鸟本
http://img28.picoodle.com/data/img28/3/9/16/f_m_6b66d8b.jpg
萩本
http://img28.picoodle.com/data/img28/3/9/16/f_cm_64356ce.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22 19:51 编辑 ] 我总相信有河童,不知道为什么。。。
猫又我在什么地方看过介绍,总体上说黑猫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太好,如果是黑色的猫又,那就不知道什么感觉了
[ 本帖最后由 蜜瓜啊蜜瓜 于 2008-9-16 21:58 编辑 ] 原帖由 蜜瓜啊蜜瓜 于 2008-9-16 21:5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总相信有河童,不知道为什么。。。
跟我相信有美人鱼一样吗?$汗$ 般若
这里说的般若并非佛教中的智慧之意,而是日本传说中的一种鬼怪,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怨灵,据说是因女人强烈的妒忌怨念形成的恶灵。般若住在深山中,每到半夜就去吃人,是一种专门抢夺小孩吃的女鬼,而且她会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可怕笑声。日本著名的《源氏物语》中就有一篇关于般若的故事,这个叫《葵上》故事据说很有名,说的是《源氏物语》的主人公光源氏是平安时代的一位贵族,眉目清秀,爱了不少女性。按那个时代的习惯,天皇和贵族除了正妻以外还娶了很多侧室(废话,任何时代皇帝贵族包二奶、包三奶...都不是什么新鲜事)。《葵上》的女主角叫“六条御息所”(ろくじょうのみやすどころ)。她做为皇太子妃曾经有过奢侈的生活。不过后来她失去了丈夫,爱上了光源氏。但是光源氏不久就对她冷淡了下来,所以她非常苦恼,因此开始嫉妒葵上(あおいのうえ)。葵上是光源氏的正妻。后来六条御息所变为般若,使葵上处处为难。
说到般若我还想起了中国《太平广记》中一个叫《宛若》的故事,大意是汉武帝时有个县令的女儿结婚以后生了个大胖小子,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大胖小子得病死了,县令的女儿巨痛苦,成天郁闷,没几天也死了,由于是带着对儿子无限的思念郁郁寡欢死的,这个女人也就顺理成章的达到了死后有灵精神不灭的境界。不过她没变成般若,倒是成了一个仙女。她的姐姐宛若为她修了座庙,据说她经常显灵,四乡八里的人都十分敬重这位仙女。有一次霍去病去这个庙里祈祷,这个仙女突然现出原形,且特意打扮了一番,欲与霍去病交媾。霍去病不肯,并斥责仙女:“我总以为你圣洁,这才斋戒并向你祈福。可没想到你今天想与我淫乱,这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神明呢?!”。老霍一番话把仙女臊的小脸通红,十分惭愧。后来霍去病得了重病,皇帝去求仙女帮忙为老霍医治,仙女说:“霍将军精气不足,注定短命,我曾经想通过男女交媾之法,用太一精给他补充一下,以延长寿命,然而,霍将军不懂我的意思,还把我怒斥一番……现在,他已经没的救了!”果然,霍去病不久就死了。原本是件即可以跟仙女亲密接触,又可以益寿延年的好事,就因为老霍不懂风雅结果落得了这样的下场,以后大家要是遇上类似的事可不要重蹈覆辙坐失良机了,毕竟是血的教训呀。故事的最后东方朔纳仙女的姐姐宛若为妾,生了三个儿子,后来宛若和东方朔也都死了。真不明白为什么整个故事没宛若什么事却要以她做故事的名字。虽然故事跟本文的主题“日本鬼怪——般若”差得很远,但我总觉得应该提一下,日本妖怪有70%是源于中国的,也许般若和宛若没有一点联系,可我想让大家明白中国文化的博大以及它对日本的深远影响。
这里的“般若”和佛教的《般若心经》里的“般若”不是一个意思,佛教的“般若”是指佛的智慧,而着这里是一个女鬼的面部,表示的是“愤怒的相”,其实更主要的是要表示女性的“嫉妒”。
又有一说这幅画最重要的是“眼睛下面的痣”,甚至还有“眼睛下面的痣的女孩子是不幸的”这种传言,真不知道为何会这么说;不过当看着一个女孩子变成了鬼,这肯定是不幸的吧。
在今天,般若更多地是被用做能乐中的面具,作为“充满嫉妒和恨的女人的脸”。
未知版本
http://img29.picoodle.com/data/img29/3/9/16/f_m_917cf37.jpg
能乐中的般若面具
http://img28.picoodle.com/data/img28/3/9/16/f_m_0e92023.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22:28 编辑 ] 发鬼
很深的夜里,常会有一个穿着很漂亮的女人站在冷清的街道上,若是路过的人问:“这么晚,你在干什么呢?“毛女便会转过头来,整个脸都是黑漆漆的毛,五官完全看不清楚!当人们发现那是可怕的毛女,正惊慌要逃跑的时候,毛女便伸长她的毛,缠绕在正要逃的人脖子上,将他勒死... 。
或叫鬼发,由女性的嫉妒的怨念而生。头发不断伸长并且像鬼的角一样倒立,就算剪掉也还会再长出来……
鸟本
http://img34.picoodle.com/data/img34/3/9/16/f_m_e8f7f01.jpg
未知版本
http://img27.picoodle.com/data/img27/3/9/16/f_m_9396ca8.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22:39 编辑 ] 入内雀
传说有一种鸟,会把蛋下在人的身上,这种鸟的蛋比人的毛孔还小,当它出生后就把人的内脏做食物,最后吃空才飞出人体,这就是入内雀。另外有种说法是有人长成了雀,被以为是妖怪。
据说一条天皇的近侍臣藤原实方由于与天皇发生口角,从京都被贬至东北的陆奥国,一心思念京都,结果怀恨而终。讣告传至京都时,却有奇怪的传言,说每天早晨,一只麻雀会进入他的体内(还有什么进入吃饭的台盘?看不懂……),人们说麻雀是实方想回京都的怨念所生。
鸟本
http://img33.picoodle.com/data/img33/3/9/16/f_m_b25634e.jpg
萩本
http://img28.picoodle.com/data/img28/3/9/16/f_cm_525a8ed.jpg
[ 本帖最后由 万金油 于 2008-9-16 22:5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