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别对自己要求太苛刻了
自己开心就行啦,别太追求100%融合了,人和人都不一样的
foxtail_lb 发表于 2013-4-9 09: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咱还是老实的在这里呼吸口新鲜空气,吃口放心的饭吧。其他都是浮云。挣那么多钱,以后还不够看病呢。。。 ...
10年前就有这说法:
40岁前用健康挣钱
40岁后用钱买健康
foxtail_lb 发表于 2013-4-9 09: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咱还是老实的在这里呼吸口新鲜空气,吃口放心的饭吧。其他都是浮云。挣那么多钱,以后还不够看病呢。。。 ...
10年前就有这说法:
40岁前用健康挣钱
40岁后用钱买健康
jiuzhou 发表于 2013-4-9 09: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觉不一样。都会有处得好的,处的不好的。不过没有那种不痛不痒的感觉。没有那种孤立的感觉。国内的时候 ...
不痛不痒,说得不错,
我也使这种感觉,好像无论怎样,都是事不关己的感觉,not involved,总是像一个旁观者,想入戏,好像都没有角色让你演,没办法只好一直演路人好了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3-4-9 1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我可以理解,如果夫妻都是中国人,在海外“漂”的感觉会更强烈些,所以肯定会更牵挂国内一些。
如 ...
老了我要找一个暖和的阳光充足的地方生活
jiuzhou 发表于 2013-4-9 1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呀,觉得自己以前不是这样的。
以前很喜欢陌生的环境,很喜欢新鲜的东西。成了家,工作了后, ...
我觉得想办法改变环境吧,
我之前几年一直过得挺压抑的,和同事也是越来越疏远,尝试过改变,但是真的很难,好像别人已经把你stereotype 了。改变不了后来也就死心,就这样不痛不痒的 过吧。然后就是找机会摆脱那个环境,现在换了一个地方,虽然福利什么的差了点,但是和同事的关系好,不说完全融入吧,至少比从前融入的多了,华人的社区也大些,心情也好很多,虽然钱赚得少了点,还是觉得很值得。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3-4-9 15: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了我要找一个暖和的阳光充足的地方生活
今年我第一次感到冬天好漫长,我需要阳光
jiuzhou 发表于 2013-4-9 09: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觉不一样。都会有处得好的,处的不好的。不过没有那种不痛不痒的感觉。没有那种孤立的感觉。国内的时候 ...
我也这种感觉,在国内要是遇到极品同事,还可以不理,就算2人闹架,在公司还是各有各的朋友。在德国你得对每个人小心翼翼,稍微不小心得罪一个,那是绝对没人站在你这个外国人这边的。要是这个极品再私下传播下你的坏话,那全公司都估计没人搭理你了。
生活上也是,什么都得小心翼翼,就连迎面来个不认识的混蛋骂你几句你都不敢上前揍他,生怕惹来警察,对自己居留不利。
这种小心翼翼,拘束感,在国内还是小很多很多吧。
真是不能太纠结与文化的不同,也不能太敏感. 跟他们讲小虎队,讲杨过,讲羊肉春神马的他们懂吗?这些浸入骨血的东西当然同胞之间才能引起共鸣.反之亦然. 我每次无限热情的要讲述这些东西时都觉得好憋屈阿!
jiuzhou 发表于 2013-4-9 09: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觉不一样。都会有处得好的,处的不好的。不过没有那种不痛不痒的感觉。没有那种孤立的感觉。国内的时候 ...
来德 7, 8 年, 刚好如7年之痒, 时间不算短, 对德国德人文好奇没有了, 也还没有归属感。你毕竟离开了国内7, 8 年了, 现在回国的感受还真不一定如你想像的一样熟悉呢。 最好的方法是, 回国呆上3个月, 看看如何。 如果如你所想的话, 回国去, 不如你所想的话, 留在德国。
jiuzhou 发表于 2013-4-9 1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呀,觉得自己以前不是这样的。
以前很喜欢陌生的环境,很喜欢新鲜的东西。成了家,工作了后, ...
其实是因为人年纪大了, 需要更多的安全感, 特别在国外。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3-4-9 16: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但回去三个月是度假,和长期住下来浸淫在里面感觉还是不同的。
这也是, 度假玩乐和在国内工作求生还真是两回事。
语言。你不能像母语一样随心所欲地进行你所希望的沟通。不要说外国了,就是外地,也会这样。我北方人,在上海读大学,那融合也难了去了。语言不仅仅是思维的表达方式,也是思维的主体,你实际上是在以你自己的语言在进行思维。我用准普通话进行思维,上海人用上海话进行思维,同样一件事想出来的都会非常不同。个体差异当然会有,但是整体上肯定也是有差异的。你看区别民族性的是什么,往往是语言。英国人老早也是从德国移民走的,但是说了另外一种话,这两家不是打得天昏地暗的?在国家层面上德国和奥地利永远都贴得很近吧?不是有句话老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本来不是什么好话,但是如果你理解为不讲同种语言,思想一定不一样,那就说得过去了。如果你能把德国人讲得像吉永老师听小新讲话一样,那你一定融合得很好,你看小新亲和力多强!
viviever 发表于 2013-4-9 14: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方说得东西你不了解,但是感兴趣吗?
如果感兴趣,那干脆就不了解的地方深入问下去,问清楚了不就了解 ...
说的很好,我很爱看德国电视台各种纪录片,各种新闻报道。
与时俱进,很重要的,信息量一定要扩展。
没有 THEMA怎么和别人交流呢。
meactohn 发表于 2013-4-9 15: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想办法改变环境吧,
我之前几年一直过得挺压抑的,和同事也是越来越疏远,尝试过改变,但是真的 ...
当你无法改变环境时,只有自己改变自己。
楼主的问题是“精神上不够独立,不够自我”, 太在乎其他的,周围的,左右的影响反馈。
当一个人能真正的做自己的时候, 什么文化啦,环境啦,膜啦,外国人啦,都不重要。
不要把某些外在因素的东西看的太深,太重,要放轻松,要学会不在乎,要看淡一切。
培养自己的内心强大,然后你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去生活,都可以活的很好。
本帖最后由 schatzlan 于 2013-4-9 16:31 编辑
woaisalami 发表于 2013-4-9 15: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这种感觉,在国内要是遇到极品同事,还可以不理,就算2人闹架,在公司还是各有各的朋友。在德国你得对 ...
你理直气壮地生活和工作,外国人怎么样了,你越是理直气壮,那些对外国人偏见的人越不敢对你怎样。
我以前第一份工作时, 也带着小心翼翼的心情去和同事处, 后来说开了, 她们(部门里 9个德国女人)原来认为我的小心翼翼, 少表态,等同和她们Blockiert了。 当时我的第一份工作真心不开心, 越是小心, 越是不对。 一年后我的Abteilungleiterin和我谈, 还和部门里的同事把话说开了, 还真有效。 其实你越把自己当外人看, 你就越感觉自个是外人。
现在公司里, 我挺自如的, 没有你说的那种绝对没人站在你这个外国人这边的情况。 其实公司里。 每人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还很讲究在帮忙上的礼上往来, 这和国内没有大分别。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3-4-9 15: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么么!
{:5_381:}
woaisalami 发表于 2013-4-9 15: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这种感觉,在国内要是遇到极品同事,还可以不理,就算2人闹架,在公司还是各有各的朋友。在德国你得对 ...
你说这种情况,我觉得还是分人分事情的,我没觉得如果其外国人和德国人发生矛盾,德国同事都站在德国人这边
小小腹婆 发表于 2013-4-9 09: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我觉得去别人家拜访事先约一下不是挺好的么,万一人家非常不方便呢?
我也觉得这个挺好的,别人来我家前也事先通知下,不然在家穿着睡衣,突然客人在门口按门铃,呵呵,这是多么尴尬啊!
cindypipa 发表于 2013-4-9 16: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的很好,我很爱看德国电视台各种纪录片,各种新闻报道。
与时俱进,很重要的,信息量一定要扩展。
以前会这样,不过还是感觉不一样,什么欧元危机啦,中国的改革啦,没觉得这些话题把我们拉近过。也就是顺嘴一聊吧。以前世界杯的时候,还会聊聊足球什么的。聊了这么多年,我发现其实我真的不爱足球,谁夺冠我真的不想费心。我对每年夏天坐在一起烤香肠也没啥感觉,有时候自己就想同样是穆斯林,土耳就会做过Doener,怎么不会烤羊肉串呢,没有孜然粉,烧烤就是差了点呀。越聊越觉得大家的差异大,兴趣爱好大,没有意思。
我这一辈子 发表于 2013-4-9 16: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觉得这个挺好的,别人来我家前也事先通知下,不然在家穿着睡衣,突然客人在门口按门铃,呵呵,这是多 ...
我在国内经常穿着睡衣和邻居聊,这就是处得深度不一样吧。我说的门对门摘菜就是一个例子,其实我的意思就是这种深度的打交道很难在德国实现。这是文化风俗的不同,不是说我们外国人怎么样,德国老人之间也做不到门对门摘菜。他们不喜欢,就是这样。
jiuzhou 发表于 2013-4-9 16: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在国内经常穿着睡衣和邻居聊,这就是处得深度不一样吧。我说的门对门摘菜就是一个例子,其实我的意思就 ...
这个吧,就是个习惯和文化问题。在德国相处得再好的人,也不可能穿睡衣跟人聊天,觉得这样不雅,可是国内夏天晚上会有很多人穿睡衣逛夜市。
jiuzhou 发表于 2013-4-9 13: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德国,语言真的是个大问题。工作或者是办什么事,有个主题什么的还好,觉得自己锻炼了不少年,基本上也 ...
楼主,爬了这么多楼,支持你一下。
虽然大家都很你说随遇而安,提醒你在国内也有那层膜,但那层膜和这里的这层膜是不同的,
和国内的人有很多可以分享的地方,就是有膜,也可能找到打破那层膜的方法或东西,但这里几乎是没可能的,除非你自己变成德国人,把他们从小到大的事情经历一遍,他们所读的书,所听的音乐,所看的电视剧,所玩的运动等等,你都熟知。但是可能吗?
永远不可能像和国人那样交流的随心所欲,内心的感觉是真实的。
而对德国人,你的“不痛不痒”用得真的非常恰当。
相对国内的生活,德国也有它的优势,就看你自己更喜欢哪种生活,生活总有代价的,
如果觉得某种方式更让你满足,就不必太计较付出的代价。
不过,认识在这里出生长大的孩子,他们的身份认同可能比我们更难,更痛苦,
我们毕竟在国内长大,有一个确定的根,他们中不中,洋不洋,性格开朗还好,
性格忧郁敏感的,很容易有问题。
viviever 发表于 2013-4-9 14: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方说得东西你不了解,但是感兴趣吗?
如果感兴趣,那干脆就不了解的地方深入问下去,问清楚了不就了解 ...
就是感兴趣的不多,只能算了解一下也无妨的心态。以前很有兴趣去了解,现在没有多大兴趣了。
所谓面对面摘菜就是个例子,我喜欢邻里相处的这种自然和舒服。我知道德国人不喜欢。这就是从小生长环境不同造成的差异,他们会觉得这样很komisch。
话题也是这样,话题越熟悉,涉及到都熟悉的东西和人,就会觉得越亲切。如果对方不熟悉,或者兴趣点不一样就会比较无聊。
ooooo 发表于 2013-4-9 17: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爬了这么多楼,支持你一下。
虽然大家都很你说随遇而安,提醒你在国内也有那层膜,但那层膜和这里 ...
在这里长大的,居然也有问题?要不是你说,我真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