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融入德国社会?不是故意找骂。而是有感而发。欢迎大家热烈讨论
为什么要融入德国社会?不是故意找骂。而是有感而发。首先声明:这个帖子不是故意找骂。而是有感而发。 看了很多帖子,如:
“大家一起来讨论中国学生不能融入德国社会的原因吧“ 连接如下:
http://www.dolc.de/forum/viewthread.php?tid=262110&extra=page%3D1
分点来说吧。
1. 你融入德国社会的原因是什么?
什么是留学,留学就是投资,为自己以后的事业,幸福生活投资。投资就要有回报,融入德国社会,加入您真的融入的话,能给您这么多回报吗? 能和不溶入相比得到更多得回报吗?这些问题您问过自己了吗? 大家留学大部分,我说是大部分, 就是为了在德国或者中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如果回国,你自然不用融入。 要是在德国,工作是很固定的, 你接触的就是那么几个人。你以为您能升职吗?能做部门主管吗?当然不能,不要做梦了。 我们毕业以后就是打工仔。简简单单。 不信? 我问您,你会让一个越南人做联想的部门经理吗?别说我们,就是德国人,也是老老实实的上班。 即使当了经理, 薪水差别也不是很大。
2. 什么叫融入?
一起PARTY,喝酒,谈论女人,打篮球,踢足球,旅行,学习,复习功课。。。。。和德国一起做这些就是融入了? 就算你到德国人家里吃饭,那有什么了不起。这些活动对你的以后的职业生涯有什么帮助? 没有!!除了练习德语,我看不出有什么好处。
3. 如果让德国人尊敬你。
恕我直言。德国人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本性。 德国人不会因为你对他笑脸相迎就对你好,只会因为你的能力和成绩尊敬你。我做STUDIENARBEIT的时候,实验室有个纯种的德国人,德国博士。 作为友好,我每次都给他打招呼,可是他爱理不理。我也忙的很,不考虑很多。有一次很偶然, 他在实验室启动自己做的自动测控程序,我经过,很有兴趣的看看。我发现,他做的程序很复杂,就问了几个问题。他很有满足感的给我讲这个,讲那个。 我对他说,其实你的程序做的不错,但是太复杂了。(其实我觉得是垃圾,但是不能这么说)。我说:我刚刚用2个月做完的STUDIENARBEIT 不仅完成他的程序的所有工作,而且还添加了很多新功能。他说: 是吗?(很怀疑的语气)。 我觉得得罪谁都不行,就是可以得罪他(他和我八杆子打不着),于是拉着他就上了试验台,看了我的程序。我记得一清二楚:他的眼睛都快出来了。 后来脸都红了,告诉我:他的程序,用了6个月。是他的Diplomarbeit。 从这以后,每次都跑到我这里来凑热闹,问这个,问那个。对我做的东西很感兴趣.每次对我都笑脸相迎,和主动和我说这说那。还说写完论文一定让他去听报告。后来专门跑过来给我一个刻录光盘,说是学校序列号的软件刻录。正版:4000欧元。我才知道德国也用盗版阿。
所以说: 别说那么多中国的坏话,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我们不光是和德国人竞争,还有美国人,日本人。 你牛,世界人都说你牛,德国也得佩服你。
4 。你能从德国学生身上学到什么?
大家都是人,没什么不一样。德国男生也喜欢女人,吹牛,也想要很多钱。我个人很喜欢交朋友,从别人身上学习长处。要我看得起,必须至少有以下2点:
a 技术过硬: 技术很强,很牛!我说的是不仅考试分数高,而且有实践经验。不是说,你在学校做了几个实验。而是你是某某移动通讯公司的总工程师,某网站的分析员,某软件公司主力程序员。你得自己做过东西,有亲身体会,要说得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教授上课讲的,世界到处都一样,我自己看书也都明白,国内也都学习过了一遍了,有什么好学习的,看了一遍书,上去就是高分。可是实践经验就不一样。你得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说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经验。 我的个人体会:这些经验都令我受益颇深。 德国学生有这样的经验吗? 没有!! 大家都是人,他们都没有毕业,那有什么经验。 相反:很多来德国的留学生,都是国内工作过的技术专家,很他们谈一句,赶上和德国学生谈10句。
b 视野开阔: 很多德国学生,可是说大部分,读书就是为了工作。但是中国人却很想出头,有很多自己的打算,点子。读机械的要学MBA,读电子的要转管理。德国可以做一辈子工程师。你行吗? 你肯吗? 你父母,妻子,儿子,女儿,他们肯吗? 在中国人氛围里面,你不能甘于平凡,那是懦夫!
先写这么多,困了,睡觉了。改天继续。。。。
有了回应,我就应该继续写。也是看了“大家一起来讨论中国学生不能融入德国社会的原因吧“ 才写的。既然楼主都发话了。我也得写写
问:怎么没几个人谁真正想过,造成我们思维定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去想一想,西方世界有发展你个性的空间,有让你更客观了解社会的思想空间,但是为什么大家都对这种自由毫无感觉,无动于衷???
答:我觉得不是思维定势的原因。而是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一样。欧洲,美国是资本主义的成熟期。中产阶级盛行,有钱的不多,没钱的也不多。大家也没有机会赚取更多的钱,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更是很少。所以大家都各安其命,享受生活。而中国呢? ―――资本主义的开始阶段――血腥的原始积累。假货盛行,笑贫不笑娼,拜金主义,有钱就是大爷。你不往上面爬 ? 你不努力都不行,你想过安生日子,别人都给拼命把你往下面踩。所以大家人人自危,没有人有安全感,不相信政府,不相信任何人,不相信医院,更不相信保险公司。老婆今天可能是你的,明天就是别人的。在中国,只有2样东西不会背叛你。你的亲生父母和金钱。我想大家应该明白,其实德国,欧洲,美国。他们也有这样一个时期,只不过很久很久了,大家淡忘了,我们忘了,德国人也忘了!当德国学生讥笑我们像虫子一样生存的时候。他不愿意说出他的爷爷或者爷爷的爷爷还挖过煤矿,他的奶奶的奶奶还要用手洗衣服!我们中国,不是例外,无法跨越社会发展的阶段,欧洲美国经历过的,我们大部分也要经历,我们只是希望尽量缩短原始积累的过程,减少社会动荡的冲击。有一天,中国也会像德国一样,也许比德国还好。变成一个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大资本逐渐滚足了雪球一样的资本,同一个市场仅仅有几家大公司垄断以后,社会秩序也会稳定了! 人们的机会就没有了,没有赚钱的机会,生下来就只能作平民老百姓。那时候中国人会有更多的人文意识,研读更多的历史,探讨更多人性的东西,那时候大家找朋友,可能就像您说的那种,不是为了能在事业上面帮助自己什么,而只是寻求心灵的震撼的伙伴。我也向往那样的生活!我也想晚生20年,好好做我的中产阶级,听我喜欢的音乐,就某个哲学问题和心腹好友促膝畅谈。但是,朋友们,在时光机器建造出来之前,我们只能认命。作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问:为什么当德国人说起关于中国的敏感话题的时候,这么多中国学生还是那么激动得跳起来反驳,而不是多听,多读,加上自己的思考,给自己找一个让自己信服的,客观的解释!!!????
答:敏感话题? KP,民主,腐败,环境污染,人权。这些所谓的敏感话题,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和德国学生深究。说我直言,刚来德国的时候我也很喜欢和德国探讨这样的问题,有时候也比较激动,唉,我也年轻浮躁过。但是后来时间长了。就发现他们说的都是从电视,网络看到的皮毛。中国的问题太多了,我自己还都没有完全搞明白呢。我每天都关注国内的动态,都感觉赶不上形势。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关心我们的事情。我来德国这么久了,就看到一个父亲是政治家的自己也学习政治经济的一个德国学生,他说的还比较是那么回事,不是把电视,教授,书籍的东西搬过来,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喜欢深究问题。你如果有兴趣,多去看看天涯社区。中国人比外国人更加了解自己的问题,德国也比中国人更了解他们的问题。德国教授跟我们提出的那些建议根本在中国行不通,虽然我对于他们很尊敬,并且对于他们人文主义似的的关怀很是欣赏,但是毕竟对于中国问题是外行的外行。说不到点子上去。中国人聪明的这么多,留学生这么多,不光是你,别人也有这方面的思考,大家都不是傻瓜。千万别以为众人皆醉你独醒。这年头,没有人是笨蛋!往往是大家心里很明白,只是不愿意或者没时间,没机会对你说罢了。
[ 本帖最后由 violetpeter 于 2006-1-9 15:29 编辑 ] 说的非常有道理, 现在基本上世界大同, 看看可口可乐的覆盖面,
人还是靠真本事活的好,
融入某个民族, 又能怎么样呢. 为什么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 本帖最后由 I 于 2006-1-9 12:51 编辑 ] 同意楼主的想法,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 写得客观,不错!
中国人也是人和人不一样,有些喜欢德国或者嫁到德国的,自然而然要融入德国社会;不喜欢德国的,当然不会去融入,因为不准备在德国久待,德国只是求学工作过程中的需要停留得一个地方。 偶没啥大志向, 只觉得爱融不融, 过的开心就好. 无所谓了,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自己过得舒服是真 原帖由 violetpeter 于 2006-1-9 01:15 发表
你以为您能升职吗?能做部门主管吗?当然不能,不要做梦了。 我们毕业以后就是打工仔。简简单单。 不信?我问您,你会让一个越南人做联想的部门经理吗?别说我们,就是德国人,也是老老实实的上班。 即使当了经理, 薪水差别也不是很大。 ...
如果有这样的功利心的话。。。。我明白大家抱堆的原因了。。。
我们出国,也许真的大部分人就的想法和你一样,
我也留学投资了,但是我想收获的不是比以前更高的收入,更高的职位!不是!我追求的是一种胸怀,对自己更深刻地认识!
我感觉国外自由的空气呼吸起来很舒服,我来德国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该如何融入社会,当时读了很多文章讲的都是难以融入,白人排外之类的,我当时没有任何国外生活经验,根本没有去,也没有办法去设想以后的生活,没想到来到国外,每当河这边的中国留学生交流思想,大家谈论的主要是毕业以后怎么计划未来, 谁谁混不下去回国了,谁谁在国内混得很好,谁谁买车买房了,谁谁转工作签证了,月薪很高了,或者是很低了,谁谁毕业了还在工厂打工了,听这些东西我都快崩溃了。。。。
怎么没几个人谁真正想过,造成我们思维定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去想一想,西方世界有发展你个性的空间,有让你更客观了解社会的思想空间,但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对这种自由毫无感觉,无动于衷???为什么还是在按照社会,按照父母对你的要求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真正按照自身本性发展的需要???为什么当德国人说起关于中国的敏感话题的时候,这么多中国学生还是那么激动得跳起来反驳,而不是多听,多读,加上自己的思考,给自己找一个让自己信服的,客观的解释!!!????
像楼主所说,大家都崇拜技术专业过硬的,这当然无懈可击。但是,科学家毕竟是极少数,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精英教育,让我们都想在专业方面作人上人,比别人高一等,被社会承认。但是,真正的精英有几个?社会发展需要的更多的是普通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如果你有自己的技能,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自己的特色,不管是不是精英,一样受到社会尊重!!!
因为大家的思想受了精英教育模式的束缚,现在我们国家连技术工人都要到国外引进,大家都想上大学,做强人,高人一等,好工作,高社会地位,升官发财。别人有的,我也要有!为什么不去想一想,这一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都快呐喊了!!!
我在德国和中国留学生谈论很多话题这些都无人关心,大家都说,想这些能赚钱啊???能升官啊????我在国内读大学的时候,想和人聊聊教育,聊聊社会,但是能找到几个共同语言的,大家都说,“多和将来对你有用的人搞好关系,把综合测评分数搞高一些,这些将来找工作都用得上,你去想那些东西能当饭吃啊!!” 当时的我,郁闷得岂能用语言来形容!!!现在,终于有人愿意和我聊这些不能带来物质回报的话题了,有人愿意和我交流思想了,德国同学,朋友甚至1-2个教授很愿意和我一起讨论很多有趣的社会现象存在的原因,大家很喜欢彼此交流新的感受。关于专业的,关于社会的,人文的。。。这决不是互相迎笑脸,请吃饭可以形容的!!!!我庆幸,终于认识了几个不整天想着投资回报,整天想着前途工作的朋友。生活里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更深刻的东西!!!!我没有要求别人和我有同样的追求,我更没有去迎合德国人去融入他们,对我来说,出国的投资,更重要的是换来了思想的和个性的自由,换来了对自己对社会对人性更深刻的认识,对文化差异更全面的解析!!
不是想和你争论谁对谁错,我只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估计应和你的人比我的多,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毕竟大部分人想法和你差不多,这是我们以前生活的社会背景造成的。我没有想改变别人,说服别人,但是我庆幸我找到了自己!!!
[ 本帖最后由 茉莉花茶2006 于 2006-1-9 14:36 编辑 ] 深有同感!!!有想接着楼主的话题续写下去的冲动。。。 原帖由 yongyong发表
觉得很有道理。另外加一条:
西方社会讲究"个性"。就是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而每个人都必须是不同的。 而中国社会讲究的是"共性"。就是说,人家有什么,咱也要有什么。
所以,中国孩子在西方孩子面前就显得特别没有自己的个性。讨论各种问题时也没有自己的观点。其实,坐Bus的时候,留心观察一下坐在边上的小学生的聊天,就会发现,西方小孩哪怕只有10岁,都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思想了。
这是我的老帖子里一个叫yongyong网友的回帖,我觉得这里一些话触动了我的神经,有继续思考的余地,所以把它转过来了。
[ 本帖最后由 茉莉花茶2006 于 2006-1-9 14:27 编辑 ] 谢谢你认真详尽的回复!受了些启发,分析得确实有些道理。
面对同样的社会,你选择了迎刃而上,我选择了逃避。毕竟大部分人都是迎刃而上的,所以我知己难寻。
:) 像我这样的理想主义在国内很郁闷的,大家追求的太现实了。我很早就反对任何打击个性,违背人性自然发展的事情,但是这里面又有太多复杂的社会因素,我只是想通过思考和讨论搞清楚他们内在的原因,并没有抱怨谁,也不期望改变谁。
我们从融入谈到这里了,不过挺有意思。受益匪浅!
[ 本帖最后由 茉莉花茶2006 于 2006-1-9 15:25 编辑 ] 原帖由 茉莉花茶2006 于 2006-1-9 14:26 发表
觉得很有道理。另外加一条:
西方社会讲究"个性"。就是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而每个人都必须是不同的。 而中国社会讲究的是"共性"。就是说,人家有什么,咱也要有什么。
所以,中国孩子在西方孩子面前就显得特别没有自己的个性。讨论各种问题时也没有自己的观点。其实,坐Bus的时候,留心观察一下坐在边上的小学生的聊天,就会发现,西方小孩哪怕只有10岁,都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思想了。
这是我的老帖子里一个叫yongyong网友的回帖,我觉得这里一些话触动了我的神经,有继续思考的余地,所以把它转过来了。
这点我很不敢苟同。什么叫做有个性?有自己兴趣爱好,喜欢弹钢琴就弹钢琴,喜欢艺术就去作艺术,每个孩子看起来都有自己的想法? 难道中国孩子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吗? 我感觉中国的孩子更具有世界的眼光,中国的孩子更渴望看到世界的全貌。但是中国的孩子也有中国孩子的无奈。 日本人二战后喊出口号“牺牲2代人,重回世界前3名”。日本人不想自己的孩子过天堂般的生活,有愉快的没有课业负担的童年?日本的父母也是父母,也具有人类的基本感情。可是在日本和中国的环境下,一天只上半天课,还不能有家庭作业的学习简直就是毁了孩子的前程。因为在日本考上东京大学法律系(最好大学的最好专业)就一辈子锦衣玉帛,考不上大学就只能打杂活,一辈子被人看不起。在德国,清洁工和白领的薪水差不了多少。如果我是德国人,我也觉得没有必要为了多出的那几百块钱让孩子过这么一个压力超级大的童年,我会让他开开心心的过一个永远有着美好回忆的童年。如果中国扫垃圾的和金茂大厦的白领薪水只有几百快钱的差距,社会上的那些补习班,补课教师就统统破产了! 原帖由 茉莉花茶2006 于 2006-1-9 15:12 发表
谢谢你认真详尽的回复!受了些启发,分析得确实有些道理。
面对同样的社会,你选择了迎刃而上,我选择了逃避。毕竟大部分人都是迎刃而上的,所以我知己难寻。
:) 像我这样的理想主义在国内很郁闷的,大家追求的 ...
相反:如果20年后我还这么说,肯定有人骂我是吃饱了撑得,神经病。我想你的观点没有错误,只是早诞生了20年。就是说:如果你把这些观点20年以后告诉人们,他们会很赞同的。毕竟:人的需求是分档次的。先吃饱了饭,穿好的衣服,然后才想着看病不用花太多的钱,老了有人养着,然后才是您说的发展自己的个性,兴趣。理想主义不是错,在自己的心房留下一块净土,还乐而不为呢?支持你! 原帖由 violetpeter 于 2006-1-9 15:16 发表
这点我很不敢苟同。什么叫做有个性?有自己兴趣爱好,喜欢弹钢琴就弹钢琴,喜欢艺术就去作艺术,每个孩子看起来都有自己的想法? 难道中国孩子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吗? 我感 ...
中国孩子的教育模式确实很打压个性,就这一点深有体会的应该不少。
我就是看不惯巨大的贫富差异,太多的不公平,也不想去适应太多的社会问题,虽然每件事情都有它形成的原因,我可以去思考,去和朋友探讨,但是却无法改变,
不是人人都能适应这个转型期的社会,我做了白领,拿了高薪,但是我看到街上老眼昏花卖5毛钱一个茶叶蛋的农村大妈,被城管办拉来扯去,呼来喝去,。。。我不能接受,我无法改变,我选择了放弃高薪,选择了出国。。。。
ps,怎么我的字也变得又蓝又大。
[ 本帖最后由 茉莉花茶2006 于 2006-1-9 15:49 编辑 ] 我一直觉得日本得很多现象很有趣,他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不光是经济原因决定的,文化传统才起着更深意义的作用。 热切关注大家的讨论,同时也在积极地思考。受益匪浅! 我的观点跟楼主一样,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首先是为了提高自己,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其次为了回国建设我们的祖国,(别拍我,真心话!)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思维,见见市面。
至于竞争压力,我想哪里都会有,德国也会有,贫富差距西方国家也一样大,世界上根本没有逃避这些东西的避难所。至于融入德国,我也曾经想过,可是后来觉得,让我浪费青春浪费金钱去结交德国朋友,我宁可还是乖乖学习吧。我身边有一个女孩有很多德国朋友,上课总是跟德国人在一起,他们有什么PARTY这个女孩都参加,大家都以为她融入德国社会里去了,身边有很多德国朋友,也知道一些德国的大事小情,可有一次,我们做作业,要分组,每组大约4个人,她跟3个德国人一组(他们关系都不错),人家德国人都互相给组员占座,每次人家都是占3个,就是没有她的,她只好坐在其他3个人的前面一排,人家讨论她虽然主动回头参加,可感觉还是格格不入。
所以有些时候你自己感觉好像融入德国了,可是人家是怎么看的呢,你不主动去找人家融合的时候,人家会想起来我们吗?
后来就再也没想交德国朋友的事了,更别提融入德国社会了,在这里的时候能跟人家打成一片,回国的时候人家能不能去送送呢?或者说他们去中国旅游的时候,能不能想到我这个朋友呢,来拜访我呢?
所以我现在跟几个德国同学只限于见面打招呼,有时候聊聊学业,讨论讨论题,他们组织的活动基本不参加了。
我融不进去,我现在也不想融进去了!
不过那些外嫁的姐妹们还是要继续努力的,毕竟家安在这边了,一定要融进去。 小顶一下楼主
要想德国人真正的尊重你,你必须比他强 原帖由 茉莉花茶2006 于 2006-1-9 12:41 发表
如果有这样的功利心的话。。。。我明白大家抱堆的原因了。。。
我们出国,也许真的大部分人就的想法和你一样,
我也留学投资了,但是我想收获的不是比以前更高的收入,更高的职位!不是!我追求的是一种胸怀 ...
阿弥陀佛~~施主是在一个错误的时期产生了正确的想法~~无奈 我的观点跟楼主一样,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首先是为了提高自己,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其次为了回国建设我们的祖国,(别拍我,真心话!)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思维,见见市面。至于竞争压力,我想哪里都会有,德国也会有,贫富差距西方国家也一样大,世界上根本没有逃避这些东西的避难所。至于融入德国,我也曾经想过,可是后来觉得,让我浪费青春浪费金钱去结交德国朋友,我宁可还是乖乖学习吧。我身边有一个女孩有很多德国朋友,上课总是跟德国人在一起,他们有什么PARTY这个女孩都参加,大家都以为她融入德国社会里去了,身边有很多德国朋友,也知道一些德国的大事小情,可有一次,我们做作业,要分组,每组大约4个人,她跟3个德国人一组(他们关系都不错),人家德国人都互相给组员占座,每次人家都是占3个,就是没有她的,她只好坐在其他3个人的前面一排,人家讨论她虽然主动回头参加,可感觉还是格格不入。所以有些时候你自己感觉好像融入德国了,可是人家是怎么看的呢,你不主动去找人家融合的时候,人家会想起来我们吗?后来就再也没想交德国朋友的事了,更别提融入德国社会了,在这里的时候能跟人家打成一片,回国的时候人家能不能去送送呢?或者说他们去中国旅游的时候,能不能想到我这个朋友呢,来拜访我呢?所以我现在跟几个德国同学只限于见面打招呼,有时候聊聊学业,讨论讨论题,他们组织的活动基本不参加了。我融不进去,我现在也不想融进去了!不过那些外嫁的姐妹们还是要继续努力的,毕竟家安在这边了,一定要融进去。
我很同意你的说法。这样的女孩在德国很多。我只能说:很同情她们。在我看来,她们只不过用自己的金钱,青春,时间,精力去编织一个让自己感觉良好的梦境罢了。如果没有猜错,这样女孩所谓的德国朋友,大部分或者说绝大部分应该是男生吧。参加德国的讨论组很有用吗? 至少在我的专业,中国人肯定是前三名。我问一句,连站位这样的小事情德国人都想不到你,算什么融入。我有一个中国的学长,在国内名牌大学德语系毕业的,在德国转学电子通讯,一门课程都没有免掉,从头开始读。Vordiplom平均1。3 Diplom 平均1。5 现在读博士。这么介绍他,不是为了其他的目的,而是说明这样的人不是没有融入的能力和环境,他的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什么是融入,问自己2个问题就确定你是否融入。第一个: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你第一个想起来寻求帮助的人是德国人吗?第2个问题:有好处的时候,德国人会首先想到你吗? 很多人可能觉得2句话太抽象,那是因为我们的经历不够,没有生活的体验,我现在越来越的这句话的正确! 具体一点:比如你和你的女朋友大吵一架,她把你赶出家门,你会想到一个德国人能留宿你吗?你要开一个小公司,差2000欧元,你会想问一个德国借钱吗?公司(或者学校)要跟进一个新的项目,老板要大家推荐项目领头人,你的德国朋友会推荐你还是其他人? 你不小心犯了错误,你的朋友会不会在上司面前给你说好话?。。。。。。。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问自己几个问题,就很明白了。 什么叫溶入?如果我能以中国人的身份和德国人进行不同文化层面上的交流,我觉得就叫溶入了,真要和德国人想的一样,吃的一样,那很可能就被看为异类了 我的观点跟楼主一样,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首先是为了提高自己,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其次为了回国建设我们的祖国,(别拍我,真心话!)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思维,见见市面。至于竞争压力,我想哪里都会有,德国也会有,贫富差距西方国家也一样大,世界上根本没有逃避这些东西的避难所。至于融入德国,我也曾经想过,可是后来觉得,让我浪费青春浪费金钱去结交德国朋友,我宁可还是乖乖学习吧。我身边有一个女孩有很多德国朋友,上课总是跟德国人在一起,他们有什么PARTY这个女孩都参加,大家都以为她融入德国社会里去了,身边有很多德国朋友,也知道一些德国的大事小情,可有一次,我们做作业,要分组,每组大约4个人,她跟3个德国人一组(他们关系都不错),人家德国人都互相给组员占座,每次人家都是占3个,就是没有她的,她只好坐在其他3个人的前面一排,人家讨论她虽然主动回头参加,可感觉还是格格不入。所以有些时候你自己感觉好像融入德国了,可是人家是怎么看的呢,你不主动去找人家融合的时候,人家会想起来我们吗?后来就再也没想交德国朋友的事了,更别提融入德国社会了,在这里的时候能跟人家打成一片,回国的时候人家能不能去送送呢?或者说他们去中国旅游的时候,能不能想到我这个朋友呢,来拜访我呢?所以我现在跟几个德国同学只限于见面打招呼,有时候聊聊学业,讨论讨论题,他们组织的活动基本不参加了。我融不进去,我现在也不想融进去了!不过那些外嫁的姐妹们还是要继续努力的,毕竟家安在这边了,一定要融进去。
再多说几句。我个人觉得”人是分档次的“。这句话可能尖刻,市侩。你不妨问自己一句:你在国内找朋友,难道不也得在心里比划一下,看这个是不是符合你的要求吗? 德国人也是人。德国学生也分369等。成绩有好坏,视野有宽窄。在中国的大学,不是也有人的区分吗?有的人沉迷于游戏,女人。也有精英的学生成绩优秀,做事果断,视野开阔。德国大学生也有这样的分别。时间长了,你也就会区分了。我个人觉得:德国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待大家继续探究,总的来说,大部分一般般,个别的精英确实不错。你要是真的要交朋友,就该教几个精英的朋友。不是整天喝酒,PARTY,旅游的学生,而是能给你人生启迪,给你开阔视野的,对你的职业生涯给出建议的朋友。决个另外的例子。 如果我在国内的大学,有几个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的留学生。我是男生,你说我会怎么办?如果有越南的女生过来给我套近乎,我也来者不拒,大家一起玩就是了。我会认为很平常的交往,更不认为那个越南的女生融入了中国的社会! 对照一下德国的中国女生的情况,将心比心,还不明白吗?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LZ不须要求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思路活~~
有一句话施主说对了大家都不是笨蛋 只是懒的说而已~ 还是觉得楼上几位有些急近功利,只考虑到了“融入”表面的好处。我认为留学不仅是个投资,更是一段生活,我们在这里学习的不仅是先进技术,更应该了解这里人的思维方式。这样以后回去建设自己的国家时,才能知己知彼,更加胸有成竹的和外国人竞争,或者留在德国生活,也会更有乐趣一些。
还是赞成不要只和中国人扎堆,多接触些德国学生,酒肉朋友不需太多,最好是能找到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天下事的朋友,你会发现德国人有时候会从一个你完全不会想到的视角看问题,这种比较很有趣。 原帖由 东篱 于 2006-1-9 22:38 发表
你会发现德国人有时候会从一个你完全不会想到的视角看问题,这种比较很有趣。
深有感触。 还是觉得楼上几位有些急近功利,只考虑到了“融入”表面的好处。我认为留学不仅是个投资,更是一段生活,我们在这里学习的不仅是先进技术,更应该了解这里人的思维方式。这样以后回去建设自己的国家时,才能知己知彼,更加胸有成竹的和外国人竞争,
很想听听你说的“德国人思维方式”对建设国家的作用,最好有你自己经历过的例子。
期待中 你会发现德国人有时候会从一个你完全不会想到的视角看问题,这种比较很有趣。
.
请举出具体的例子,很期待。。。。。 多接触些德国学生,酒肉朋友不需太多,最好是能找到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天下事的朋友,.
我个人觉得: 和德国人一起学习的效果不好。真的不好。她们本身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思维还比较迟钝,死抠讲义,不懂变通。我说的只是我接触到的德国人。也许在电子通讯领域,德国确实不行。也许其他同学的其他领域遇到的德国人,还是有不错的。但是我对德国学生认真的精神还是很感动的:笔记认真,简直就是教授板书的拷贝,教授用什么颜色,她们就用什么颜色。我个人的习惯:自己明白的就不用记。不明白的重点记录,有感触体会的就作为笔记写下来,因为那才是你自己的东西。几个月以后,教授的笔记内容,我大部分都忘了,但是自己的心得体会会完完全全的印在脑子里面,那是自己的东西! 任何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用的知识。 多接触些德国学生,酒肉朋友不需太多,最好是能找到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天下事的朋友,.
对于所谓的天下事,我想你说的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东西吧。我想可能我年纪逐渐大了吧。心情也逐渐安静下来。我记得年轻的时候,我的父亲总是对我说:“ 你生在这样局势里面,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改变任何事情。国家世界大事自然要关心,但是那只能作为谈资。你先把自己个人的事情做好才是重点。你现在自己都无法在社会上面立足,谈什么改变社会。要改变社会,先把自己做好!”当时年少轻狂,很不把父亲的话放在心里。到后来逐渐接触很多事情才慢慢明白父亲的苦心。仔细想想,父亲也年轻过,也对国家世界有过他自己的幻想,也对社会的很多东西看得不习惯。年轻时候的父亲也会经历一端像我这样的一段浮躁的时期。过来以后才明白过来关心那些所谓的“大事情”都自己的生活状况没有任何改变。我父亲对我说:“别管国家社会怎么变,就是政府变天了,农民还是农民,工人还是工人,教授还是受人尊敬,医生还是赚钱,有本事的还是吃得开,没本事的还是一无是处。” 原帖由 violetpeter 于 2006-1-9 23:04 发表
对于所谓的天下事,我想你说的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东西吧。我想可能我年纪逐渐大了吧。心情也逐渐安静下来。我记得年轻的时候,我的父亲总是对我说:“ 你生在这样局势里面,个人 ...
经历过文革的这代人对这些事情都看透了。
[ 本帖最后由 随风 于 2006-1-9 23:43 编辑 ] 你叫我举例子,一下还想不起来,感觉是很多很多生活中的潜移默化。刚刚感受了一下德国人的认真精神,就拿这个做例子吧:我想回婚坛一个帖子,原本想用“醍醐灌顶”这个词,一下子想不起来“醍醐”二字,google也是没有一下就找到,于是放弃,顺口用了另外一个词“当头棒喝”;老公刚好瞟到我在google上找“灌顶”,我放弃了,他却去他的电脑里开了个中文翻译软件,帮我找到了这个词,他可是一句中文也不懂,不过问了一下这个词的大概意思。
当然你可以说中国人也有这种认真精神,不必向鬼子学,我这个例子也是随手拈来,不太恰当,我只想说,每个民族,以至每个人,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
觉得你是个搞学问的好料,个人钻研精神很强,但是Teamfähigkeit还有待提高。如果你能在读书阶段和同学一起练习下这个技能,对以后的工作会有莫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