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泡沫”,K型经济和信用风险
作者:微信文章最近市场热点不少,上周的流动性紧张问题告一段落了,美国政府似乎也要重新开门了,接下来对宏观数据的博弈又将回归市场主题。关于美国经济的走向问题,需要维度都出现了背离,这些都是需要思考和博弈的。美元指数也回到了100附近,美元的多空头寸变化,到平掉空头转做多头,再到现在减少多头,趋于中性,以及欧洲的对冲率(如丹麦养老基金的美元资产隐含对冲比率实际上升了1.2个百分点,达到72%),和明年的美元指数、美元流动性的展望,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但本文,从“AI泡沫”问题聊起高盛:AI Versus the 1990s— The Path from Macro Boom to Macro Bubble1990年代科技泡沫的五大宏观特征是判断泡沫的重要依据。投资空前繁荣:1995年初至2000年初,科技投资占GDP比重从约3%升至创纪录的4.5%,非住宅投资整体也大幅飙升。盈利能力提前见顶:企业利润份额在1997年末达到顶峰后开始下滑,尽管股市仍在加速上涨。这主要是因为紧张的劳动力市场推高了工资和单位劳动力成本。杠杆急剧上升:投资上升和利润下降导致企业财务状况转为赤字,公司债务与利润的比率从1997年末的约450%飙升至2000年初的超过650%。外部冲击与宽松政策:1997-98年的新兴市场危机导致大量资本流入美国,同时美联储为应对金融压力而降息,为股市泡沫火上浇油。风险指标发出警报:从1998年中期开始,即便股市持续上涨,信贷利差和纳斯达克隐含波动率也已大幅走高,反映市场风险溢价上升。
当前AI热潮在上述五个维度上均未表现出90年代后期的极端失衡。投资规模相对温和:虽然AI相关资本支出增长迅速,但其占GDP的比重远低于2000年电信投资的峰值,且投资热潮的广度和持续时间也较为有限。盈利能力保持强劲:企业利润份额一直保持在历史高位,并未出现恶化迹象。同时,工资增长放缓使得单位劳动力成本得到控制。财务状况稳健:企业部门整体仍处于财务盈余状态,大型科技公司主要依靠内部现金流进行投资,杠杆水平远低于90年代末。外部环境不同:目前没有出现类似90年代末的大规模资本净流入,经常账户赤字虽大但保持稳定。风险指标平稳:信贷利差保持在极低水平,股权波动率也未出现持续性的大幅跃升,整体风险定价环境更像1997年而非1999年。
结论:尚未演变成一个宏观泡沫,目前的情况都更像是1990年代繁荣的早期阶段(约1997年),而非泡沫破裂前夕的1999-2000年
从宏观周期的视角来看,周期的演绎不是一成不变,但确实存在需要相似性,泡沫也往往在所有条件都达到阶段性极值的状态后发生破裂,这一方面是人心的考验,另一方面是社会群体性非理性的表达。股市本身的发展并未达到泡沫破裂的程度,但并不排除市场没有脆弱点。根据MS的消费者调查,美国消费者对经济和个人家庭财务的信心已出现下滑,当前消费者最主要的担忧是通货膨胀(57%),其次是美国政治环境(45%)、支付房租/抵押贷款(23%)、偿还债务(21%)、地缘政治冲突(19%)和病毒传播(11%)。21年以来对通胀的担忧持续走高,22年以来就一直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美国政治环境的担忧则主要来自创纪录的美国政府关门,由于美国政府关门直接影响了SNAP福利,对低收入和儿童群体的冲击比较大。
所谓SNAP,即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俗称“食品券”。负责发放 SNAP 计划的USDA之前发布了一份memo:由于资金枯竭,SNAP福利金将于11月1日停止发放。这可能影响4200万美国人,其中儿童1600万。SNAP(补充营养援助计划)每月为约 4000 万受益人提供食品援助,每月向低收入家庭和残疾人士发放约 80 亿美元。受益人可以使用福利金购买食品杂货(但不能购买餐厅的熟食)。受益人通常在每月的前两周内收到款项,但有些州会在整个月内滚动发放电子福利转账(EBT)。每月发放的 80 亿美元 SNAP 福利金约占零售食品销售额的 10%,但其影响不仅限于食品杂货,因为家庭更有可能减少其他零售类别的支出,以节省用于食品支出的资金。这预示着第四季度零售额和整体消费增速可能因此放缓。
MS最近的调查结果,美国消费者对美国经济前景、家庭财务前景都来到了年内低点。不过由于消费金额分布与调查结果是存在错配,此外情绪往往会强化悲观或乐观预期,因此 soft data 也常常比 hard data 更加疲软。
然后话题就涉及到了“K型经济”的问题。“K-型经济”通常指经济在衰退或危机之后恢复过程中,不是所有群体或行业同步回升,而是出现分化:一部分经济主体恢复甚至表现强劲(上升臂),而另一部分则停滞、甚至继续下滑(下降臂)。这种形态在图像上像字母“K”——一条线往上,一条线往下。美国目前低收入群体面临着多重挑战:关税转嫁加速推高物价,工资增长和工时放缓,以及《平价医疗法案》(ACA)的税收抵免政策即将到期等。这也直接导致了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信用风险边际放大,微观层面我们看到的信用卡和个人贷款的拖欠额、拖欠率处于金融危机之后的高位。
与信用风险相关的,近期还有一个中小银行的热点,Tricolor、First Brands、Cantor和Broadband的破产与欺诈事件。这也引发了市场对银行NDFI贷款(Non-Depository Financial Institution Lending) 敞口的信用风险担忧。
NDFI,中译“非存款类金融机构”,NDFI Lending 则是非存款类机构所进行的信贷活动。NDFI 涉及了一大批非银金融机构,如租赁、汽金、消金、小贷等等。在监管层面,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其不受 FDIC 存款保险和资本充足率监管。
但这些机构的问题核心并非底层资产(即抵押品)质量的恶化,而是借款人实施了欺诈行为,特别是抵押品的“重复质押”或“虚构捏造”。
Tricolor:一家次级车贷公司,被指控将约29,000笔已作为其他债务担保的贷款车辆进行重复质押。
First Brands: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被发现其负债(100-500亿美元)远超资产(10-100亿美元),并存在大量重复质押或虚构的应收账款。
Cantor Funds:一家不良CRE基金,被指控通过重复质押等手段,将其银行贷款人的第一优先受偿权悄然置于次级地位。
Broadband:一家电信服务公司,被指控完全捏造了作为贷款抵押品的应收账款和客户邮件,导致HPS Investment Partners(黑石私募信贷部门)面临超过5亿美元的潜在损失。
最后想讨论下信用周期,这又将回到AI。美国本轮信用周期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特征,那就是 AIcapex。本文第一部分讨论的是 AI 泡沫还未见顶,尽管今年以来尤其是下半年,新增非农数据快速萎缩,市场一度如去年七八月一般讨论起了衰退,fed 也在 9 月份再次开启降息。降息有助于经济结构中的部门重启信用周期,如住房市场等,以及一些利率敏感部门,如创新药。但本轮信用周期的主角,可能依然是 AI capex ,其成为了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公司债市场、兼并收购市场强支撑。全球数据中心、AI基础设施及相关电力供应的建设可能需要超过5万亿美元的投资,更乐观的甚至预测7万亿美元。暂时写到这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