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4.8%,全年目标仍有望达成,专家呼吁适度刺激维稳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8%,低于第二季度的5.2%,也略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居民消费支出疲软,经济动能出现阶段性减弱。尽管如此,全年5%的官方增长目标仍被认为可以实现。根据前九个月的数据,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2%,总体上仍保持在既定轨道之内。
高盛分析师在研报中指出:“中国的年度增长目标基本上仍在掌控之中,但未来几个季度政府需要采取逐步且有针对性的宽松政策,以确保增长与就业的稳定延续至明年。”
经济放缓的同时,中美贸易关系仍在紧张之中。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释放出“相对缓和”的信号,但双边摩擦未有实质性缓解。上周,特朗普曾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0%的额外关税,理由是中方扩大了稀土出口管制;稀土是科技产业的关键原料。特朗普甚至威胁,可能取消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计划中的会晤。不过,他随后在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Fox Business)采访时表示,这样的高额关税“难以承受”,暗示有重新谈判的空间。
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央行(人民银行)保持谨慎,连续第五个月维持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不变。
一年期LPR(企业贷款基准利率)维持在3.0%;
五年期LPR(房贷参考利率)保持在3.5%。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货币当局选择观望,是为了在稳定汇率与刺激内需之间寻找平衡点。未来若内需持续疲弱,不排除在年底前适度降息或出台结构性宽松政策的可能性。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在外部压力与内部调整中仍展现出韧性,但消费复苏、房地产信心与外贸环境将是决定2026年走势的三大关键变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