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删
本帖最后由 凰舞落灵 于 2017-3-16 15:30 编辑人心险恶还是删了吧 本帖最后由 凰舞落灵 于 2017-3-16 15:31 编辑
feiyan09 发表于 2016-11-6 05:37
你们说的的只是一部分,现在海关清关越来越严, 不是想想中的那样,最终管理好自己的终端客户,发小包裹是 ...
人心险恶还是删了吧 你们说的的只是一部分,现在海关清关越来越严, 不是想想中的那样,最终管理好自己的终端客户,发小包裹是赢家。 本帖最后由 凰舞落灵 于 2016-11-5 12:13 编辑
价格战
其实低价的真货远比我们想象的多。顾然淘宝有很多假货。但是如果是低价真货,价格差异主要产生在2个方面。1 进价 2 物流。 在这我解释的问题就是: 为什么他们能够卖那么便宜?
1 进价
- 低于dm, rossmann的价格是可能的。特别是喜宝奶粉,供应商的定价有的时候会比超市价便宜。如果量大,每盒便宜1欧也不是不可能。爱他美这边因为一直供应比较紧俏。供应商的价格可能优惠力度不大。不过供应商也在超市价上下浮动。注意这是指Brutto价格。就是带增值税的。
- 有经营执照的合法个人和公司。往中国直邮包裹的时候是可以退税的,退多少呢,奶粉是7%. 以爱他美123段为例子每盒14.95欧超市价,退税后每盒成本约是13.9.基本相当于每盒便宜一欧元。
- 汽油费节约。从供应商订货基本在仓库等包裹就好。或者开车去取货。跟咱到处开车。一天能跑200Km的汽油费比,真是可以忽略不计。
- 打包费用。 纸箱,气柱,打气机,胶带。全部可以退掉19%的增值税。 不要小看这19%。一个包裹咱代购打包大概成本在2到3欧之间。公司成本也就1.6到2.5之间。每箱子也差不多一欧。
总结下来,其实省的这些钱,光在进价方面,确实能造成每盒至少便宜10元左右。一箱子呢?
2.运费
这个是价格差异的主要环节。跟大家算个帐。 一个托盘按360盒爱他美算。托盘重量可能大概330kg左右。中国到香港的运费是1.8欧每公斤。现在香港清关涨价了。嗯。以前15元一罐。现在要20元了(只是个参考值,不同公司价格不同)。平均是32元每盒的运费。这样爱他美国内现货每罐就能做到137左右的成本。而普通小代购跑超市这种均成本下来可能要是150到160之间(包税包裹可能更贵)
注意:这只是一般情况,就是一托盘,如果是5托盘10托盘,大商家120多些的价格都能做到。
最最重要的是,大商家奶粉是批发来的。买东西不费事啊。跑量就算每盒赚10元。他们都跑的起。咱们呢?咱们小代购会觉得。如果一箱就赚个10几欧,那时间还不如去喝咖啡。因为奶粉是要我们跑的。是时间成本。赚少了谁去跑。
解决办法:
不能退税这块是硬性规定。但是运费这块其实比较好解决。就是拼邮。现货奶粉邮到国内可以拼。母婴洗护辅食同样可以拼。
特别是现在包邮包税包裹不能放小东西。好多买家要辅食和米粉奶瓶什么的,怎么办。自己邮回去怕被退。走香港清关包裹小运费高。邮多了又怕卖不掉砸手里。每个人10KG。 10个人就100kg。要是每个人20kg就能走一个托盘。害怕运费下不来?
本帖最后由 凰舞落灵 于 2016-11-5 12:12 编辑
产品单一性
我来说一说目前代购卖的东西。以及大概的分布推测 (仅是让大家有个大概印象,不是精准的数据)。
50%奶粉母婴 20%奢侈品包包首饰 20%什么都做 5%厨房家电 5%彩妆护肤类
奶粉母婴作为采购最容易,资金需求量无门槛的行业。可以看到。很多人都集中在了这个领域。这类产品的消费群主要是新妈妈。关心的是宝宝的吃喝拉撒等刚性需求。 奶粉,米糊,辅食,奶瓶,药品等都是刚需。没有不行。但是等孩子渐渐大了。大家就会感觉到慢慢顾客就会减少在自己这边的消费了。而且现在刚性需求方面恰恰就是价格战最激烈的方面。产品供应角度来讲,小代购和大电商的产品种类供应差不太多。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 你有的,大电商也有,而且比你便宜。你可以提供服务,但是当顾客对产品熟悉后,没有疑问后,也许就会贪便宜买大电商的试试。这时候就变成,你费心费力给顾客科普,结果顾客知道了懂了,人家跑掉了。
---对应的解决办法:
扩大产品供应种类。深度挖掘需求。也许大家都有体会,这里面最大的缺点,就是大家的从众心理。小代购经常遇到,比如推荐一个新宝宝玩具。口水都说干了,买家动摇了,然后第二天来跟你说,我听人家都没买过。我也不敢买。或者说。听起来不火哎,还是不要了吧。这一点就造成,时间投入大,但是成交转化低。慢慢小代购就放弃了这条路。还是走跟大电商一样的产品种类。总结来看,一个人的宣传对于说服顾客效果不大。怎么样才能开发新产品市场呢?
举几个栗子。爱他美和喜宝的火。不是偶然。德国市场奶粉很多,为什么偏偏是这两个。爱他美因为价位适合国民消费。被选中。但是在没有官方宣传的情况下。几位大庄的联合炒作,不分媒体的炒作轰炸。让爱他美一下子火了起来。后来因为销量大。货比较难拿,利润受了限制。就继续炒起了喜宝。用来替补爱他美库存不足的问题。这两个是已经证实的有意诱导的热门产品案例。那个和此类似的就是泓乐奶粉和特福芬。只不过这两种奶粉与其说是蓄意炒作。倒不如说是,偶然巧合。 因为爱他美喜宝那一阵子的供应情况非常严峻。大家都在寻找着两个品牌之外的替代品。一开始是一个代购说,然后大家觉得这奶粉不错,可以推试试,然后2个人推。50个人推。等到这个品牌曝光率高起来。大家就很自然的接受泓乐和福特芬了。前阵子也是大火了一段时间的。不过也是同样曝光率的规律,因为爱他美和喜宝恢复供应,超市铺货比较少的泓乐和福特分大家就不愿意跑了。慢慢就减少了对着2个品牌的广告。目前这两个品牌的销量已经恢复到不温不火的状态。之前的曝光率仍然在。仍会有人来咨询。但是爆炸性的增长不会有
本帖最后由 凰舞落灵 于 2016-11-29 17:57 编辑
刚从国内回来,再写一写一般大家做代购是怎么找顾客打广告的:
1. 深深潜伏在一个开放的版面(母婴论坛,QQ群,微博等等),做一写软文,帮助一些人。耗时时间长,要有耐心才有收获。一个账号最少也要经营个半年1年的。这个方法大概是在4.5年前开始流行。怎么说呢。当时这个方式比较新颖,大家也更容易信任。所以那时候这么做的人都赚了个衣钵满盆。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大概做的人多,胡编乱造,软文的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大家第一眼看到会有反感。多帮助人,多让大家眼熟你,能改变这一情况。耐心做下去,肯定是有收获的。
2. 微博微信各种刷。这个也就是最最最普遍的代购模式。有什么货就疯狂拍照。顾客看着看着没准就想买了。这个里面要注意的就是一个成交量转化的问题。中国人比较典型的就是从众心理。比如,看别人都买这个东西,就觉得这个应该是不错的。看一个卖家每天发货那么多,她就会更容易相信更容易下单。国内三无产品就抓住了这一点,不是说买货多么!伪造交易记录,互相加好友假装顾客交易,然后截图。给别人的感觉就是,哇,这么多人买啊。这招简单粗暴还真是管用的。咱先不从道德角度看这个问题。懂这一招的小代购本身发货量不够,有时候就会偷大卖家的图。然后自己发在自己的微信圈。这个事估计大一点的卖家都遇到过。现在晒超市结账,晒超市实物图已经out了。晒订单,晒成交才是催动顾客下单的一个主要动力。所以这也是我想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发展的原因。盗图什么不想做,但是平等交换的话,我觉得不失为一个方法。1个人力量很小,大家在一起才会做大。
这跟我之前联系的一个供应商一样。网站做的漂亮,高级,全欧洲各种办事处,我自己本人也去见了他们的销售。办公室那个漂亮。给人就是高大上的感觉。所以我自己也是感觉这供应商蛮有实力的。结果托朋友去查他们公司的财务报告,年营业额才知道。这公司其实蛮小的,根本没想象中那么大。太年轻了。但是,人家就是厉害,就靠着这个好卖相,年度报告的营业额增长那是真吓人。我觉得做大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3.4.待续
我这人就是意识流。。想到哪写到哪。。总是一卡一卡的。你们不要PIA飞我
占楼 太明显了:楼主就是物流公司到这里来做广告的。 本帖最后由 凰舞落灵 于 2016-11-4 22:08 编辑
Sky23 发表于 2016-11-4 19:07
太明显了:楼主就是物流公司到这里来做广告的。
第一。我不是物流公司。 也不做货代。第二。我前面说了。挑自己喜欢的看。不用当真。并不是每个代购都知道为什么别人价格那么低。低在那里。大概别人成本是多少。新手入门。老手就呵呵一笑。我觉得你可以不看。但是看谁都是广告也是不对的。
我写这些实在话是真。想找志同道合的代购朋友一起发展也是真。谁说同行一定要竞争。要是广告。我直接把联系方式甩这里就好。说那么多干嘛。打个广告而已,用那么累么。
我觉得分析的挺在点上,只有做大或者联合才能降低成本,形成良性循环;去什么二舅大姑电商那里下单,将来人家数据库建立好了,还能有你啥事不! 拉我入群,我要入群,拉我吼吼 楼主拉我,我要进群。谢谢你的分享 本帖最后由 lu133955 于 2016-11-5 15:34 编辑
凰舞落灵 发表于 2016-11-4 22:04
第一。我不是物流公司。 也不做货代。第二。我前面说了。挑自己喜欢的看。不用当真。并不是每个代购都知 ...
楼楼咱们性质差不多。写的挺好,鼓励鼓励!
货物价格方面,自己进货比dm和rm家要多出1欧左右吧,仓库钱不算。其实像楼楼说的搞个3600的我个人觉得很少很少。比如比勒菲尔德中央火车站的dm就大批量卖货,如果有那个城市的亲可以自己去那买。鲁尔区有好几家edeka 也可以托盘随意拿货。黑森也有几家dm这么出货,柏林有m家这么出货,有知道别的地方可以超市大盘出货的亲们可以补上来一起交流,大家都这么拿货,大卖家就不会压价了。所以这几个地方就有卖那种大盘的大卖家,当然我们这种小卖家走到那一步的门槛还很难跨越,个人觉得还是楼楼说的成本高。
本帖最后由 lu133955 于 2016-11-5 15:25 编辑
凰舞落灵 发表于 2016-11-4 22:04
第一。我不是物流公司。 也不做货代。第二。我前面说了。挑自己喜欢的看。不用当真。并不是每个代购都知 ...
楼楼咱们性质差不多。写的挺好,鼓励鼓励!
其实成本里有太大一块是物流的部分。
其实并不是像欧洲疯和欧洲go,还有开元商城那么大才可以建立自己的物流,完全应该考虑建立自己物流。
抛砖引玉啊,期待楼楼更多内容。 凰舞落灵 发表于 2016-11-4 22:04
第一。我不是物流公司。 也不做货代。第二。我前面说了。挑自己喜欢的看。不用当真。并不是每个代购都知 ...
你搞批发和买包装用品的?建的群就是你的顾客群? 感觉现在价格已经接近透明了,物流费清关费啥的,找个物流公司一问也差不多了,主要还是量,哪有什么优惠价批发价啊,都比拿打折券买价格要贵,哈哈 lu133955 发表于 2016-11-5 15:19
楼楼咱们性质差不多。写的挺好,鼓励鼓励!
货物价格方面,自己进货比dm和rm家要多出1欧左右吧,仓库钱 ...
亲,你说的柏林的M家 是mueller吗?具体位置可以说吗? 拼托盘,是个好主意,不过比较难操作,比如大家都把小包裹给你寄过去,你凑成托盘回去,走香港也好,走保税区也好,这不就是转运公司现在做的活吗?你也不可能白干,其实还是在跟转运公司拼运费。小范围可以操作,仅仅限于一个小范围。
说的挺好的 lu133955 发表于 2016-11-5 15:19
楼楼咱们性质差不多。写的挺好,鼓励鼓励!
货物价格方面,自己进货比dm和rm家要多出1欧左右吧,仓库钱 ...
你说的好实在!真正的干货!赞赞赞!!
关于DM 拿货。确实我发现他们分店的仓储模式不同。比如我这边,亚琛一带。我问过的10几家都是集中库管模式。就是DM总部操纵分店库存。分店本身没有订货权。每周会收到1-2次托盘货物。里面有什么就上什么架。所以从这类分店是订不到货的。
能订到的估计是加盟方式不同。有自主的订货权。我这一带竟然没有。。果然城市太小么。呜呜呜 本帖最后由 凰舞落灵 于 2016-11-7 14:40 编辑
Sky23 发表于 2016-11-5 18:08
你搞批发和买包装用品的?建的群就是你的顾客群?
建了群就一定是顾客群?在你眼里,只有买卖?对不起。咱不是一路人。 steinhause 发表于 2016-11-5 22:49
拼托盘,是个好主意,不过比较难操作,比如大家都把小包裹给你寄过去,你凑成托盘回去,走香港也好,走保税 ...
这一点其实具体主要看人和信任程度。我比较希望的是优势渠道和物流同时共享。就好像楼上的MM说的。有的人靠近能托盘走货的DM。那其他人又何苦天天跑DM买那点零碎。也有的人附近没dm。但是其他产品货源价格有优势。是可以互相调配的。举个例子:一个人要在DM订200个泡腾片。自己邮运费贵。喊一嗓子,其他人也有兴趣。大家一起订1000-2000个泡腾。走个托盘。运费省多少自己都可以算出来。这个没必要一定要我组织。我个人也喜欢搭便车。还有很多具体实施的办法。但是最基础的是大家互相了解互相信任。这也是我想建群的一个原因。功利性的买卖关系都是走不长。是要眼前利益还是要战略发展。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也是需要细细去讨论。
物流公司是拼托盘。给采购。但是价格并不是很实惠。这是最重要的。 楼主辛苦,这些心得很受用啊,谢谢啊,替我解惑不少,请问你有微信群吗,可以加进去吗
{:5_335:} 你好,请问代购有群号吗? 凰舞落灵 发表于 2016-11-7 15:40
这个我比较偏向保留意见。小包裹的等待时间和配货限制是最大的弊端。这面的顾客当然不需要放弃。但是如果 ...
现阶段, 香港清关已经是日益严峻, 最终都是B2C,不然以后的日子很难过的, 当然终端客户需要时间和精力,如果很简单, 任何人都可以做, 服务是需要耐心和时间的, 保留个人意见。 问题的重点,好像还没有搞清楚, 以后有货也很难发出去,因为以后的清关都是正规清关了, 国家政策针对性越来越强,为了保证以后有事情做, 也许现阶段就开始维护终端客户,也许还不算晚。 恳请楼主拉我进群阿 微信553035665,请楼主拉我进群 也拉我入群吧{:3_46:} 微信512051615请拉我入群吧,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