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4-11-20 22:59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回国就一定会混得很好呢
国内你过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父母的财力和人际关系。 ...
对于要留在北上广,或者其它一线城市,这个有时候确实重要,毕竟是拼爹么
但是完全靠父母或者父母给了支援确实现在看上去可以过得很好,再过一段时间就难说了。父母只能给你搭一个平台,后面如何只能你自己去弄。现在很多人也就30出头正当年,挥霍一下看不出问题,再过十年 ,问题就会暴露。
国内有大把钓丝自己奋斗起来的例子,我周围就不少,没有关系就自己建立关系,那才是本事。
回国混得好不好,终究取决你自己。
kidkudo 发表于 2014-11-20 23:50
对于要留在北上广,或者其它一线城市,这个有时候确实重要,毕竟是拼爹么
但是完全靠父母或者父母给 ...
对于大多数人,回国如果不去北上广,还回个啥?
国内也就几个大城市像样点,公平点。其他二线城市不拼爹,不说也罢。
和路雪 发表于 2014-11-20 23:56
对于大多数人,回国如果不去北上广,还回个啥?
国内也就几个大城市像样点,公平点。其他二线城市不拼 ...
那看你追求的生活是什么,还有你的行业
这里也有牛人回去是二线城市的。
如果我回,我也不会去北上广,虽然本科在上海念的,对那里感觉确实很好。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4-11-20 22:59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回国就一定会混得很好呢
国内你过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父母的财力和人际关系。 ...
我也觉得,这里有种非常奇怪的氛围。
好像国内遍地都是金子,只要一回去,虽然脏点累点,但是不久就发了。然后就是这那原因,害得我们不能回国捞金,误了一生。
我只想说,呵呵呵呵。。
离一个地方远了,就容易产生幻觉。 所谓距离产生美。
kidkudo 发表于 2014-11-21 00:01
那看你追求的生活是什么,还有你的行业
这里也有牛人回去是二线城市的。
我说的是大多数人。。
当然你可以去个二线城市的高校当教授,那是例外。
概率上讲,偌大的中国,只有几个经济发达地区,能提供机会和相应的待遇,吸引真正的人才。
这折射了国内畸形的大环境。。
这也正是我对回国能不能有发展,持保留意见的原因。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4-11-20 22:59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回国就一定会混得很好呢
国内你过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父母的财力和人际关系。 ...
那是因为自我比较的对象不一样。在德国中国人不会跟德国人去拼爹,攀比工资高低。
国内初中同学职高毕业,靠着淘宝起家,有车有房,年入百万。德国同事Azubi毕业混到部门经理,哪件事情对我们触动更大?
我们总习惯跟自己同类的人做比较,而且很自然的把德国人归成另外一类人。
而在跟国内比较的时候,我们都会选择性失明,常被屌丝逆袭所震撼,而忽略更多人的失意。这就跟德国人去国内,看了北上广的繁华,就认为中国要全面超越德国了。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4-11-20 22:59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回国就一定会混得很好呢
国内你过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父母的财力和人际关系。 ...
这位把国内想的太简单了 关系虽然很重要,但是奋斗无用论是大错特错
我再插一句嘴, 楼主你在德国呆了这么久,又工作了,还单身,这么稳定自由的身份,我就问一个问题: 你的朋友们呢? 你下班以后都干什么?
国内有钱人是很多。不过我在国内的亲戚朋友中比较有钱的,也就是身价几千万往上
的,都是自己创业当老板的,没有一个是替人打工的。替人打工的亲戚朋友中比较
常见的是2万来块一个月的薪水。
xianwubo 发表于 2014-11-20 14:49
说人伦有错吗?中国社会的传统价值观是什么你肯定心里也知道。要么你可以在天涯或者知乎上就这个问题弄个 ...
从来不去天涯,也不去知乎,所以不想争辩什么,只想说这里是萍聚,这里是德国,这里是国外华人圈,这里是不仅有年轻人也有其他各个年龄各个圈子的人、
utata 发表于 2014-11-21 09:31
哈哈,怎么会得不到信用卡呢?
我还有个感觉,楼主要是回国,他父母经济压力要变大了,又是个儿子。。 ...
因为我国内没有收入,没有财产。房子是我父母的。所以银行不给我批信用卡
xianwubo 发表于 2014-11-20 16:56
之前看到的某篇报道,当然俺不能保证文章报道的绝对真实性。
德国孩子从4年级开始分流,部分人可以继续 ...
这是真的, 我也觉得太早了,10岁还没有定型呢。可能是因为其实很多人都没有读大学的目标, 不少工种也不需大学学历。 我每年都带公司的Gymnasium实习生, 上周才送走一个蛮聪明的女孩,她其实对艺术很有兴趣, 但她知道学艺术不好找工作所以以后想如她老爸一样做Steuerberater, 而且做Steuerberater没有必要上大学。 大家都知道Steuerberater的收入不错, 但也Ausbildung 就可以了,而德国满地读了不热门专业的大学生找不着工作或找一份不对口收入不附的工作。
utata 发表于 2014-11-21 09:31
哈哈,怎么会得不到信用卡呢?
我还有个感觉,楼主要是回国,他父母经济压力要变大了,又是个儿子。。 ...
你想想,我在这里虽然还没有到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地步。但想干什么都不是大问题,知道怎么去做。回国以后束手束脚,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国内你也知道的。你待的时间一长,就知道,其实改变的只是外在。骨子里的东西,国内是不变的。
本帖最后由 黯然浪子 于 2014-11-21 09:58 编辑
和路雪 发表于 2014-11-21 00:15
我说的是大多数人。。
当然你可以去个二线城市的高校当教授,那是例外。
中国很多土豪还真就不是北上广深的,也正因为中国的这种不可预测才会让人幻想。水至清则无鱼,这话形容目前中国和德国很合适。作为外国人在德国的前景,基本一眼就看到头了,万刚这样的要是留在德国到头也就是个奥迪车间主任级别的,而在中国就不一定了。
另外繁华来讲,德国目前还真没有那个城市比的上帝都魔都。其实除了北上广深港等老牌,看看杭州 苏州 珠海 厦门 长三 珠三其实很多地方都不错,多走走还是比之上谈兵有意义,作为一中国人何必非要在德国这颗树上吊死呢,又不是土人东欧人,个人觉得没必要。当然,个人选择,无所谓对错。唯一错的就是后悔。
好像这里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就是:
回国=事业成功,发财
留在德国=升职一辈子无望,一眼看到头
呵呵!
本帖最后由 小泥巴 于 2014-11-21 10:57 编辑
黯然浪子 发表于 2014-11-21 09:52
中国很多土豪还真就不是北上广深的,也正因为中国的这种不可预测才会让人幻想。水至清则无鱼,这话形容 ...
如何比较值得商榷,关于城市建设不一定高楼大厦就好。 中国大城市看上去繁华,但居住适宜程度实在是很差。看看联合国适合人居的城市中国有几个就知道了。中国领导好大喜功,改革开放后片面追求美国式城市模式,造成现在千城一面,又伴随各种城市问题(交通,限号,环境污染,城市绿地稀少,老百姓生活不便)。算是交了一笔巨大的学费。
这个城市规划话题,说开了是眼泪哗哗的。 改革开放前学苏联,拆了北京城墙,搞了大广场,结果现在看。如果用梁思成的理论,城墙不拆,保留老城作为文化中心,旁边盖新城做政治经济中心。现在北京得多牛逼,要嘛有嘛。改革开放后学美国,其实美国式的城市建设理论也不适合中国。美国历史短暂,多是空地上兴起一座城市,中国历史较长,很多城市有悠久的历史和城市结构。不尊重原有的结构,只知道增大增高,就是现在的结果。倒是欧洲城市理论较适合中国,不过为时已晚。现在要看真正唐式,宋式建筑要到日本京都和奈良。。。
iceagee 发表于 2014-11-20 12:45
社会中层以下的,弱势群体等,在德国还是很爽的。政府的福利太好了。
如果生大病或者慢性病,德国比美国和 ...
都来德国这么多年了,还不明白为啥周末到处关门?你融入得是不太好..............
schatzlan 发表于 2014-11-21 09:49
这是真的, 我也觉得太早了,10岁还没有定型呢。可能是因为其实很多人都没有读大学的目标, 不少工种也 ...
是啊,其实这个分流也跟国内高考的性质差不多了,而且还更早,那会的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应该没有几个已经定型的。好些按照德国的政策,在这个时段没有分配到继续上Gymnasium的孩子,将来上UNI的可能性很小,貌似最多上到Fachhochschule。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14-11-21 09:20
从来不去天涯,也不去知乎,所以不想争辩什么,只想说这里是萍聚,这里是德国,这里是国外华人圈,这里是 ...
还真是已经很“德国人”了
黯然浪子 发表于 2014-11-21 09:52
中国很多土豪还真就不是北上广深的,也正因为中国的这种不可预测才会让人幻想。水至清则无鱼,这话形容 ...
法兰克福和杭州比,都未必比得过
小泥巴 发表于 2014-11-21 10:10
如何比较值得商榷,关于城市建设不一定高楼大厦就好。 中国大城市看上去的确繁华,但居住适宜程度实在是 ...
您去过美国吗?
恰恰相反,中国用的很多是欧洲模式,德国模式
从城市的建设模式,交通模式,到一定程度上的政府官僚模式
MQ999 发表于 2014-11-21 10:06
好像这里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就是:
回国=事业成功,发财
留在德国=升职一辈子无望,一眼看到头
很多人(特别是男生居多)觉得自己本事大,能力强,心比天高
现在的男生(不光是德国的)但凡有点小成绩的个个都觉得自己很牛逼,谁也不服谁,谁都觉得自己是NO. 1, 是王中王
看着国内那些和自己差不多的或者不如自己的天天山珍海味,位高权重,呼风唤雨,美女佳人,夜夜笙歌
看看自己每天吃公司和中餐馆那点在国内都不上台面的饭菜,天天被人使唤,回家只能围着老婆孩子团团转
心态不平啊
xianwubo 发表于 2014-11-21 10:22
是啊,其实这个分流也跟国内高考的性质差不多了,而且还更早,那会的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应该没有几个已经 ...
德国人可能熟的早{:5_352:}
xianwubo 发表于 2014-11-21 10:22
是啊,其实这个分流也跟国内高考的性质差不多了,而且还更早,那会的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应该没有几个已经 ...
或Gymnasium的孩子最后还只是愿意去Ausbildung了。
它和高考最不同的是, 这边的分流没有以考试为基准,老师的评分和推荐起不少的作用。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14-11-21 09:20
从来不去天涯,也不去知乎,所以不想争辩什么,只想说这里是萍聚,这里是德国,这里是国外华人圈,这里是 ...
能享受于自己的选择就好。
埃尔伯特 发表于 2014-11-21 10:27
德国人可能熟的早
{:5_323:}那确实熟的有点太早了。。。
schatzlan 发表于 2014-11-21 10:28
或Gymnasium的孩子最后还只是愿意去Ausbildung了。
它和高考最不同的是, 这边的分流没有以考试为基 ...
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如果是这样,我感觉还不如高考靠谱。。。
本帖最后由 小泥巴 于 2014-11-21 14:37 编辑
埃尔伯特 发表于 2014-11-21 10:26
您去过美国吗?
恰恰相反,中国用的很多是欧洲模式,德国模式
从城市的建设模式,交通模式,到一定程度 ...
中国城市规划绝对不是欧洲模式。本人随不在建筑行业却也知道一二。 某些方面的确是学欧洲的或德国的,例如法律(大陆法系),交通(公制)。但城市建设绝不是以欧洲城市规划理论来做。国内就没什么理论,只有政府。改革开放早期是以美国城市为导向的,国内大型城市规划类项目也多是美国的公司来做的。欧洲公司就没做过什么平地建城市的事。 另外,不是那个模式好,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人口数量和结构,人均汽车拥有量,收入均衡度,城市发展均衡度,城市结构)美国模式放在美国是另外一回事。美国历史上也有过很失败的城市规划时期,失败的例子多了去了,洛杉矶就是上个世纪5.60年代失败城市规划的典型。具体《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这本书有较全面的解读。
说理论点就是,现代主义潮流和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观点的负面影响,在其他国家比在美国还大。。。过去十几年里,中国的城市规划者和政府官员仍照着失败了的路子走,他们照搬早被欧美国家舍弃的观念,一次次尝试并失败。
埃尔伯特 发表于 2014-11-21 10:26
您去过美国吗?
恰恰相反,中国用的很多是欧洲模式,德国模式
从城市的建设模式,交通模式,到一定程度 ...
德国城市管理怎么官僚了,只是依法办事而已。国内城市规划怎么可以和德国比。
qiao1qiao 发表于 2014-11-21 07:49
我再插一句嘴, 楼主你在德国呆了这么久,又工作了,还单身,这么稳定自由的身份,我就问一个问题: 你的朋 ...
在德国,下班后身边能有朋友吗?下班天黑后行人都没几个,路灯都不多,能干什么?
不过俺也知道,这也是融入程度有问题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