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 发表于 2011-3-1 10:03

本来我犹豫过的。 因为只有华校可以给我全天的位置。 想想要是过度几个月,还凑合。 但要是进去以后不可以再换到公立,我就不干了。3 N; S% E( w1 cI! n' J5 S9 i' x
想想也不能为了自己轻松点,就让儿子总换环境。对孩子也不好dahli 发表于 2011-2-28 23:4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深有体会,从私立换到公立,对小孩心态是一大考验。

Col 发表于 2011-3-1 10:04

我很同意这个!做父母的,本来就身兼数职,每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国内好坏还有人搭个手,在这里连上厕 ...
笨笨的小主妇 发表于 2011-2-28 23:0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77:}

Col 发表于 2011-3-1 10:05

同意! 我肯定不会让孩子去上华校蒙校。
DLIII 发表于 2011-2-28 23:2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1

Col 发表于 2011-3-1 10:09

她都没从事过专业幼儿教育,就是带了自己的孩子。还是家里请了2个保姆一起带的。有什么资格做教育 ...
dahli 发表于 2011-2-28 21:1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难怪有空写不符实际的理论上的教育经{:5_392:}

Col 发表于 2011-3-1 10:10

这样呀。

好为人师, 倒真是一个非常容易犯的毛病。
DLIII 发表于 2011-2-28 21:2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77:}

遥岑远目 发表于 2011-3-1 11:43

本帖最后由 遥岑远目 于 2011-3-1 11:02 编辑

你这样的做法, 有没有可能让孩子养出不顾及别人情绪, 做事只为了自己方便?
DLIII 发表于 2011-2-28 14:4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很理解你说的意思,我原来也是一直这么想的,从小到大自己也是一直这么被教育的,要估计别人的情绪,要懂事,要看大人的脸色等等,所以我才用了很长时间彻底反思了这个做法。我不是说人不可以有情绪,只是不要向孩子强调这些,否则孩子学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的只是对大人的情绪负责,这样容易忽略真正的因果关系。比如孩子做错了事,让他体会到这个是错会发生什么后果,我看到孩子做错事,当然不可能哈哈大笑,不可能高兴,但也犯不着发火,因为错事的直接后果并不是发火。事实上,孩子长大以后碰到更多的情况是成人世界里大家都比较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从小习惯从他人情绪上判断后果的孩子反而容易无所适从,容易忘记承担后果。

比如孩子不小心摔坏了一样东西,后果就是摔坏了,下次注意就可以了。如果这样东西比较便宜,大多数家长都能控制情绪,如果这样东西比较贵重,摄像机电视之类的,发火的就会比较多。其实说到底,是家长不能控制好情绪,导致孩子天然的愧疚心很快被转移成对父母惩罚的恐惧上。

遥岑远目 发表于 2011-3-1 11:50

我一直都不能理解的是, 为什么有的妈妈会推崇小巫。 她不过是2个孩子的妈。 在海外生活,学习过教育。 但却 ...
dahli 发表于 2011-2-28 16:5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我先在这个帖子里提起小巫的,我欣赏她的很多想法,并不代表我完全同意她的每个观点。只要对我有所启发的,不管是不是专家,我都真心感激。西方基本常见的教育理论书我都看了,从理想国到爱弥尔,从卡尔威特到蒙特梭利,中文的更是基本一网打尽,你要挑刺,每本书都有问题,你要欣赏,每本书都会是养份。

遥岑远目 发表于 2011-3-1 11:52

小巫根本就谈不上一个育儿专家。 只是写博客写的比较早而已。 在我的概念里的专家。 是专业从事儿童心理学研 ...
dahli 发表于 2011-2-28 17:0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藤校是成功的标准?
我敢说虎妈的这俩女儿心理有严重阴影,就像小巫一样,30岁之前整天想自杀。

遥岑远目 发表于 2011-3-1 11:53

本帖最后由 遥岑远目 于 2011-3-1 10:57 编辑

这样呀。

好为人师, 倒真是一个非常容易犯的毛病。
DLIII 发表于 2011-2-28 21:2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也有这样毛病,这就去反省。各位继续,我觉得自己说话不讨喜,还是撤吧。

wakaka 发表于 2011-3-1 11:56

WALDOlF 这个教育方式在德国都有不少争议的。 我今天还跟老姐线上聊天的时候。聊到给儿子报幼儿园 ...
dahli 发表于 2011-2-28 22:5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现在很多普通幼儿园的老师也都学过蒙氏
我觉得把蒙氏好的东西分享到幼儿园里就好了,单独上蒙氏确实不能保证以后孩子融入社会会不会有问题

wakaka 发表于 2011-3-1 11:56

其实德国的一些公立真的真的很不赖。
Col 发表于 2011-3-1 09:0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也都给儿子挑好的公立
不错的说

wakaka 发表于 2011-3-1 11:58

藤校是成功的标准?
我敢说虎妈的这俩女儿心理有严重阴影,就像小巫一样,30岁之前整天想自杀。
遥岑远目 发表于 2011-3-1 10:5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见得

dahli 发表于 2011-3-1 12:00

藤校是成功的标准?
我敢说虎妈的这俩女儿心理有严重阴影,就像小巫一样,30岁之前整天想自杀。
遥岑远目 发表于 2011-3-1 10:5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最起码孩子入了名校。 个性也还算开朗。 她女儿自己发过文章的。 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我父母要求我们也是比较严格。 我从来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我一样还是很爱我的父母。 没有什么心理阴影。 我和我姐姐都是属于比较胆子比较大的那种。 比起那些温室里的花朵来说。 我们更能抗的住打击。

wakaka 发表于 2011-3-1 12:00

藤校不是成功唯一标准
但是孩子能上藤校,说明孩子是出色的
妈妈要标榜自己的教育方式如何出色如何成功
首先不得自己孩子拿的出手么
如果什么都没有,说服力在哪里

dahli 发表于 2011-3-1 12:03

是我先在这个帖子里提起小巫的,我欣赏她的很多想法,并不代表我完全同意她的每个观点。只要对我 ...
遥岑远目 发表于 2011-3-1 10:5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不是针对你写的。 这个感觉我已经有了很长时间了。 如果她只是做为一个妈妈单纯开博客记录她教育自己孩子的心得。 我没话好讲。 但出书,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遥岑远目 发表于 2011-3-1 12:04

最起码孩子入了名校。 个性也还算开朗。 她女儿自己发过文章的。 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我父母要求我 ...
dahli 发表于 2011-3-1 11:0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看过她大女儿的发言,一点不奇怪这么个温顺孩子写这么无力的文章。很期待她叛逆的二女儿也发点啥言。
就像mm说你来自于比较严厉的家庭,我也不奇怪,教育模式代代相传的机率非常大。

dahli 发表于 2011-3-1 12:06

现在很多普通幼儿园的老师也都学过蒙氏
我觉得把蒙氏好的东西分享到幼儿园里就好了,单独上蒙氏确实不能 ...
wakaka 发表于 2011-3-1 10:5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的, 有些教具是做的很不错的。 但有些观点是不太适合普通孩子的。 他这个理论不是建立在生活在普通家庭的孩子身上的。 是属于那种特殊家庭。或是特殊环境下的孩子。

遥岑远目 发表于 2011-3-1 12:07

藤校不是成功唯一标准
但是孩子能上藤校,说明孩子是出色的
妈妈要标榜自己的教育方式如何出色如何成功
...
wakaka 发表于 2011-3-1 11:0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那我孩子更拿不出手,基本啥都不会,所以我更无说服力。事实上,我也从来没想过,让孩子成为一个能在众人面前拿得出手的人。不好意思,我真的要撤了。

wakaka 发表于 2011-3-1 12:09

那我孩子更拿不出手,基本啥都不会,所以我更无说服力。事实上,我也从来没想过,让孩子成为一个能在众 ...
遥岑远目 发表于 2011-3-1 11:0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所以你也没有想要以儿童教育家的姿态要出书吧
这个区别是很大的

dahli 发表于 2011-3-1 12:14

看过她大女儿的发言,一点不奇怪这么个温顺孩子写这么无力的文章。很期待她叛逆的二女儿也发点啥 ...
遥岑远目 发表于 2011-3-1 11:0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说的严厉不是说逼我去学这个逼我去学那个。 这个我和姐姐没有学习过什么乐器,或是什么绘画。 严厉是指,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想要零花钱就得自己想办法。 比如收集家里的废品,拿出去卖。 看电视有管制的。 不是说我想要买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 我父母经常出差不在家。 家里就我和我姐姐再加一个保姆。 学习上从来不需要大人督促的。 保姆要是农忙回家一个月。 我和姐姐也是自己解决吃饭问题。 10岁的时候,就我和我姐姐11岁2个人一起坐船来回上海和武汉。我们以前也觉得父母好像没有小姨或叔叔家那么宠爱孩子, 为此我们还有过不满。 但年纪越大。越觉得父母的做法是正确的。

dahli 发表于 2011-3-1 12:16

本帖最后由 dahli 于 2011-3-1 11:22 编辑

藤校不是成功唯一标准
但是孩子能上藤校,说明孩子是出色的
妈妈要标榜自己的教育方式如何出色如何成功
...
wakaka 发表于 2011-3-1 11:0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77:}在自己的孩子还很小的情况下。 就一天到晚吹捧自己是怎么教育孩子。 自己孩子怎么怎么好。 我很好奇的是,这孩子的老师和同学, 还有同学的家长又是对孩子怎么样一个评价。 自己说好,没用的。 得大家都说好。 对我来说。 孩子个性再好。 但学习一塌糊涂。 这也谈不上成功的。 我更欣赏的是个性独立。 和人相处融洽。 成绩也好的。

笨笨的小主妇 发表于 2011-3-1 21:52

在自己的孩子还很小的情况下。 就一天到晚吹捧自己是怎么教育孩子。 自己孩子怎么怎么好 ...
dahli 发表于 2011-3-1 11:1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我也很同意!我老爸一直说,“做事先做人!”意思也是如此!

ananbear 发表于 2011-3-1 22:18

在自己的孩子还很小的情况下。 就一天到晚吹捧自己是怎么教育孩子。 自己孩子怎么怎么好 ...
dahli 发表于 2011-3-1 11:16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对于小巫的书,有些地方我也不喜欢,但是有些地方还是不错的。好的地方学习,不好的地方略过去不就行了,没有必要全盘否定它。

dahli 发表于 2011-3-1 22:23

对于小巫的书,有些地方我也不喜欢,但是有些地方还是不错的。好的地方学习,不好的地方略过去不就行了 ...
ananbear 发表于 2011-3-1 21:1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是不想浪费时间看这种书。 与其这样不如看看真正专家的。 这也只是我个人的意见。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1-3-1 22:58

建筑师 发表于 2011-3-1 23:41

本帖最后由 建筑师 于 2011-3-1 22:55 编辑

我想父母对孩子发脾气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无形中告诉了他: 出了问题不能如愿时可以这样去发泄。想到下一次是自己的孩子大喊大叫暴跳如雷,我觉得很惭愧。

养孩子的确免不了很累很烦的时候,不过是不是可以在这种时候把他当成一个大人来对待。面对成人我们不敢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肆意发泄,面对成人我们会试图去调节情绪去讲道理。也许我们可以把孩子想成是同事是下属,于是我们的态度可以有权威,但不可以没有起码的尊重。

面对小小孩,这么做比较难。适当的惩罚让他明白后果是应该的。稍大一点的孩子,三四岁以上吧,还是应该预防为主,讲道理为主。尽量不要发脾气,但是应该告诉他做错事的后果,包括他给自己和给周围人带来的不愉快。就算他一次不听,两次不听,久了至少他会明白: 问题是这样去处理的,而不是靠吼叫和拳头,或是哀求和眼泪。

有本书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里面有不少办法对付和孩子的冲突,也有不少点子怎么不失面子地调节和缓解父母自己的压力,值得借鉴。

建筑师 发表于 2011-3-1 23:49

本帖最后由 建筑师 于 2011-3-1 22:51 编辑

还想说一点,我们很多情绪其实是源于太爱孩子,于是碰到问题时会想,我为他做了那么多,为什么还会这样?! 我们太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个部分或是一个延伸,于是不能宽容看待他的很多错误。如果拉开点距离,想想他是独立于自己之外的个体,我们无非是有幸陪他们成长,他们的好坏将来自己会去承担,那么现在的很多错误就都是可以原谅的了!

笨笨的小主妇 发表于 2011-3-1 23:51

回复 146# 建筑师


    我想父母对孩子发脾气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无形中告诉了他: 出了问题不能如愿时可以这样去发泄。想到下一次是自己的孩子大喊大叫暴跳如雷,我觉得很惭愧。
. h8 a' n. M% \: o" i" D9 e2 p& {" U, _7 d) b8 M$ A
养孩子的确免不了很累很烦的时候,不过是不是可以在这种时候把他当成一个大人来对待。面对成人我们不敢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肆意发泄,面对成人我们会试图去调节情绪去讲道理。也许我们可以把孩子想成是同事是下属,于是我们的态度可以有权威,但不可以没有起码的尊重。
1 S: x8 [7 J0 k: v# D5 F# X9 U: V+ U7 Y
面对小小孩,这么做比较难。适当的惩罚让他明白后果是应该的。稍大一点的孩子,三四岁以上吧,还是应该预防为主,讲道理为主。就算他一次不听,两次不听,久了至少他会明白: 问题是这样去处理的,而不是靠吼叫和拳头,或是哀求和眼泪。6 I5 f2 i2 ~1 i- @: ?# GN

J; y3 M6 P. |; n, ]有本书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里面有不少办法对付和孩子的冲突,也有不少点子怎么不失面子地调节和缓解父母自己的压力,值得借鉴


我怎么觉得这本书比较适合大些的孩子呢?可能我才翻了几页的缘故!?{:5_390:}

建筑师 发表于 2011-3-2 00:00

我怎么觉得这本书比较适合大些的孩子呢?可能我才翻了几页的缘故!?笨笨的小主妇 发表于 2011-3-1 22:5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可以说是吧,那本书重点就是在怎么交流,我记得例子中至少是四五岁以上的孩子。还有很多例子一直到青春期的孩子。不过我觉得那里的心态是值得我们从头学习的,就是把孩子从头当成一个可以讲道理的对象,而不是被父母左右的小动物.

遥岑远目 发表于 2011-3-2 00:05

问你个问题,你小时候你父母对你发过火么? 你觉得如果你父母从来没有对你发过火,你今天的人生会比今天 ...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1-3-1 21:5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原来想从这楼撤了,因为和妈妈们的想法出入太大了,耽搁了各位的时间。既然mm问了,我还是先回答完再撤吧。
回答:我父母当然对我发过火,不仅小时候,长大后也发过,不过仅限于口头,没动过手。他们就是普通的中国父母,对孩子很好很好,但是意见很多很多,当你不听他们的,他们有时会忍不住大声把不满表达出来。我生孩子之前从来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我成长正常,我和父母的关系亲密。但是仔细看看我的个性,和我妈妈一样急躁,对外人比较宽容客气,可是动不动就和我家人或者老公生气,遇事不太冷静。生了孩子后,看了许多许多书之后,我才发觉,有些事情不是自然发生的,不满意的表达不必是嚷嚷,可以有别的更理性的表达和处理方式。嚷嚷或者负面的情绪表达在很多时候不但于事无补,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而且加深了问题的严重性,让对方的情绪更加对立,更加难以沟通。所以,我觉得如果我父母从来就没对我发过火,我可能脾气会比现在好,至少谈恋爱的过程婚姻的道路更加顺遂吧,碰到问题会更积极得设法解决,而不是首先条件反射先忙着发火。我这样说不是为了埋怨父母,只是为了让自己想清楚过去,才能让自己发展出新的行为模式。

我认为父母要学会控制情绪,为了孩子,更为自己。情商提高是需要自己努力的过程,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我还能改正自己的臭脾气,现在不敢说完全改了,但是基本换了个人,和老公父母关系都和之前更加亲密。所以我非常感谢我的女儿,因为她的出生,我居然有了一个机缘让自己重生。当然如果我对孩子大喊大叫过(事实上,我嚷过两次,都是她一岁之前,我还没有学明白的时候。一次她两个月大的时候,我每天被她折腾得只睡三小时,一次是九个月大,总是把满嘴的副食故意喷得我满身满脸),我相信她也照样爱我。因为这个世界上孩子的爱比父母更无私,他们很容易原谅父母。可是我不想因为孩子的宽容而纵容自己,想着反正孩子会爱我,所以我发点火也无所谓,因为孩子会把我的坏脾气学过去,以后还要辛苦她自己改或者负担坏脾气带来的后果。我当然不是圣人,影响孩子好的坏的都有,但是只要我意识到了,我就尽量要求自己。好比吸烟的人意识到吸烟不好,至少尽量在孩子面前不吸吧。况且自己从意识到了用行为后果法来提醒自己,不发火变成了挺容易的事情,一改也就改成了。所以才献宝式的拿到这里来分享。

另外一点我想重申的是,不对孩子发火不代表不让孩子学会界限在那里。恰恰相反,我对女儿的教育重点就是让她学会自我管理,轻松环境下的自我管理。具体例子我就不举了,反正挺有效的。

我不知道我码了这么些字到底会有多少mm认同。可能我太自作多情了,我只是想着我以前那么一个脾气急躁的人说改就改了,也许别的妈妈能比我进步得更快更多,宝宝们和妈妈们的关系也容易相处得更好。如果大家觉得我写的是一个成为圣人的励志贴,毫无操作性,一点不符合实际,那就当我从没发过言,看看就好。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育儿探讨之一:为何不能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