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01|回复: 0

AI Agent 的记忆系统是怎么工作的?工程级拆解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与检索机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5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在 AI Agent 大爆发的时代,面试中越来越常出现这样一道“识别专业度”的问题:

“你说你的 Agent 能记忆,那它的记忆模块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如果回答得太浅,像是简单一句 “向量数据库 + RAG”,面试官会立刻判定:理解不够工程化。
但如果能从“短期记忆 → 长期记忆 → 向量化 → 检索 → 路由 → 上下文融合”这条链条讲清楚,再结合智能测试领域的场景,面试官能直接听出你有没有真正做过项目。

这篇文章,我们一次性讲清楚 Agent 的记忆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在 AI 测试开发领域为什么尤其重要。

一、Agent 的记忆不是“记住聊天记录”这么简单

记忆系统的目标是:

让 Agent 在长时间、多任务、多轮对话中保持连续性与稳定性。

它解决的问题包括:
    • 记住用户偏好• 记住任务上下文• 记住测试环境和变量• 记住执行历史与失败原因• 记住长期目标和计划步骤

整体结构示意如下👇
记忆系统

用户输入短期记忆\n(Context Window)长期记忆\n(Vector DB / KV Store)记忆检索\n(RAG Retrieval)大模型推理
这套系统远比“我把内容存到数据库里”复杂得多。

二、短期记忆:模型上下文撑起的“即时工作记忆”

短期记忆(Working Memory)就是:

模型上下文窗口内可见的内容。

它类似电脑的 RAM:
    • 快• 临时• 只能存有限量• 结束会话就清空

在测试场景中,短期记忆用来保持:
    • 当前接口压测的步骤状态• 正在调试的错误上下文• 正在运行的 UI 自动化 task• 当前测试数据与变量

例如:
“执行到第 3 步报 500 错误,Agent 能否基于前两步的上下文继续分析?”

这完全由短期记忆支撑。

三、长期记忆:Agent 的“任务硬盘”

长期记忆才是真正的“记住”。本质是:

信息提取 → 向量化 → 向量数据库存储

流程如下:
向量数据库Embedding模型Agent用户向量数据库Embedding模型Agent用户对话内容提取可长期保存的信息生成 embedding返回向量写入记忆 (内容 + 向量 + 元数据)
长期记忆常存:
    • 用户偏好(偏向 pytest 而不是 mocha)• 测试环境(域名、token、账号)• 用例调试的历史记录• 某个系统的经典报错签名• 任务执行日志摘要

这类信息在智能测试助手里非常关键。

四、记忆检索:RAG 工作流才是记忆的灵魂

存下去是容易的,取出来才是真功夫。

检索步骤如下:
    1. 用户输入2. 转成 embedding3. 在向量数据库里做相似度搜索4. 召回 Top-K 记忆5. 与当前输入合并6. 一起发给大模型推理

示意图👇

用户输入Embedding 向量化向量数据库检索 (Top-K)相关记忆合并上下文模型推理
这一套本质上就是 RAG,只不过“文档”换成了“记忆”。

五、工程化增强:成熟 Agent 必备的 4 个记忆能力

作为 AI 测试开发专家,更关注的是系统级、工程级的问题。
真正的记忆模块不能只有“写入 + 检索”。

还必须具备:

1. 记忆提取(Memory Extraction)

不能把所有对话都存进去。
否则数据库很快被垃圾淹没。

记忆提取器会判断:
    • 这段内容是否对未来任务有用?• 是否属于用户偏好?• 是否属于任务状态?• 是否超过噪声阈值?

真正存的通常只有 3% 的高价值内容。

2. 记忆老化(Memory Decay)

成熟系统会让记忆自动过期:
    • 时间过期• 权重衰减• 任务隔离

例如测试环境相关数据不能跨项目复用。

3. 记忆路由(Memory Router)

不同的记忆写入不同的存储:
    • 用户偏好 → Chroma• 测试数据 → Redis• 日志 → 对象存储• API schema → 结构化 KV• 执行 trace → 文件系统

路由器负责“查哪、写哪、合并哪”。

4. 防止错误记忆(Memory Safety)

测试领域最容易遇到:
    • 错检记忆导致错误推理• 历史 trace 造成误导• 多用户记忆串号• 向量距离召回伪相关内容

这些都需要专门的测试验证。

六、面试可以直接用的高质量回答

如果你被问:

“Agent 的记忆模块怎么实现的?”

你可以用下面这段话(非常专业,结构完整):

Agent 的记忆分两层: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由模型上下文窗口承担,用来保持多轮推理的即时状态。
长期记忆通过“信息提取 → 向量化 → 向量数据库 → Top-K 检索”实现,能够跨会话稳定保存用户偏好、任务状态和测试环境信息。

在推理时,Agent 会根据当前输入生成 embedding,从长期记忆里检索相关内容,并通过记忆路由器选择不同类型的记忆源,最终与当前上下文合并,保证模型推理连续性。

工程化上会增加记忆老化、噪声过滤、多用户隔离及错误召回防护,避免记忆污染导致错误推理。

整体看,记忆系统本质是一套面向“长期状态”的 RAG 工作流。

面试官一定能听出你是做过工程而不是背概念。

七、未来深入研究方向

如果你想继续深入 Agent 记忆,可以沿着以下方向探索:
    • 层级记忆(Hierarchical Memory)• 多模态记忆(图像 + 文本)• Structured Memory(结构化长期状态)• 决策级记忆(记录动作 / plan / 栈)• Memory Scheduler(记忆调度器)

在测试领域,这些能力将决定未来智能测试 Agent 是否能真正持续执行复杂任务。

w1.jpg
扫码加入技术交流群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6 23:44 , Processed in 0.10873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