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036|回复: 0

AI+存储芯片飙涨背后:3000亿市场的机遇与56倍PE的泡沫预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3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w3.jpg
一、为什么AI+存储芯片突然成了“香饽饽”?

最近打开股票软件,不少人都发现——存储芯片股的K线像坐了火箭。江波龙半年涨了2倍多,香农芯创动不动就涨停,连平时低调的佰维存储都跟着飙了10%以上。到底是什么让这些“藏在服务器里的芯片”突然火出圈?答案就两个字:AI。

AI不是“空中楼阁”,它的每一次进化都得靠“数据粮食”喂饱——大模型训练要处理千亿级参数,智能驾驶要实时存储路况数据,工业互联网要记录整条生产线的运行信息……这些场景里,“存储”是比算力更基础的刚需。就拿大模型来说,一次千亿参数模型的训练,所需存储资源能塞满3个标准数据中心;而2025年全球AI存储市场规模直接突破3000亿美元,同比暴涨85%——这不是“预期”,是实实在在的需求爆发。

更关键的是,AI对存储的要求“更挑”了。以前的存储芯片只要“能存”就行,现在得“快存快取”:比如HBM(高带宽内存),专门为AI算力设计,能让数据在GPU和内存之间“跑”得更快,它的年复合增长率居然超过100%。再看云厂商的动作——亚马逊、阿里云三季度存储芯片采购量同比涨了40%,订单直接排到了2026年上半年。说白了,AI的“火箭”要上天,存储芯片就是“燃料箱”,没它根本飞不起来。
二、哪些存储芯片股在AI浪潮里冲得最猛?

AI的“东风”吹起来,哪些存储芯片股先尝到了甜头?从2025年的涨幅榜看,两类公司冲得最猛:

第一类是“AI存储解决方案商”——比如江波龙,它做的AI服务器存储模块直接供给阿里云、微软,上半年业绩增速超过150%,股价跟着涨了210.89%;还有香农芯创,它的NOR Flash芯片用在AI终端设备(比如智能摄像头、机器人)里,三季度销量翻了3倍,最近直接涨停。

第二类是“高端存储芯片制造商”——比如佰维存储,它的QLC SSD(大容量固态硬盘)刚好赶上云厂商“囤货潮”,三季度收入涨了80%;还有普冉股份,做的是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存储芯片,因为智能设备普及,订单排到了明年。

连全球对冲基金都在“偷偷加仓”——数据显示,三季度对冲基金持有存储芯片股的比例比二季度高了12%,和云厂商的“囤货潮”完全共振。说白了,市场已经用脚投票:AI要爆发,存储芯片肯定是“先吃蛋糕的人”。
三、怎么用PE指标看懂存储股的“泡沫信号”?

看着股价飙涨,不少人会问:“这些股到底贵不贵?”其实用一个指标就能看懂——PE(市盈率)。

2025年年初,存储芯片概念股的PE中位数才28倍,现在直接涨到了56倍——相当于半年翻了一倍。这意味着什么?比如一家公司去年赚1亿,现在市值要56亿才配得上这个PE;要是明年业绩没翻倍,这个估值就“虚高”了。

更关键的是“分化”:有的公司PE涨到了80倍(比如某家做HBM的小公司),有的还在30倍以下(比如传统存储巨头)。分化的核心在哪里?看“AI业务占比”——江波龙的AI存储收入占比超过40%,所以PE能冲到65倍;而某传统存储公司,AI业务只占10%,PE还停留在25倍。说白了,市场在给“AI属性”溢价,但这个溢价是不是“合理”,得打个问号。

举个例子:某公司上半年AI存储收入涨了200%,但PE也跟着涨了200%——业绩增速和估值增速刚好“打平”,这叫“合理溢价”;但另一家公司,AI业务只涨了50%,PE却涨了150%——这就是“泡沫信号”了。
四、买存储股前,这些风险得先绷着弦

AI+存储芯片的机会确实大,但冲进去之前,这几个风险得先“扎紧篱笆”:

第一,“周期陷阱”——存储芯片是典型的“周期股”。2023年的时候,整个行业还在去库存,价格跌得惨;2025年涨价潮来了,但谁能保证这个周期能持续多久?要是明年AI需求不及预期,存储芯片价格可能又会“跳水”。

第二,“技术迭代风险”——AI对存储的要求一直在变:比如QLC SSD正在替代传统硬盘,HBM3e要取代HBM3,要是哪家公司没跟上技术,之前的“涨幅”可能一夜变成“跌幅”。比如某家做传统DDR内存的公司,上半年没布局HBM,股价直接跌了20%。

第三,“估值泡沫”——2025年存储芯片股PE中位数到了56倍,而历史均值只有25倍。就算AI需求再增长,要撑起这么高的估值,业绩得每年涨30%以上——这对大部分公司来说,难度不亚于“登珠峰”。

还有一点要注意:别光看“AI概念”,得看“真业绩”。比如有的公司说“布局AI存储”,但实际收入占比不到5%;有的公司说“和某大厂合作”,但订单量只有几十万——这些“伪AI存储股”,才是最容易踩雷的。
免责声明

本文仅为信息整理与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数据均来自公开资料(如格隆汇、复利种韭菜等平台2025年报告),不保证其准确性与完整性,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独立判断决策。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6 15:41 , Processed in 0.11698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