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11|回复: 0

时评|AI“向真”须严防数据“投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9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 数据“投毒”危害不容小觑。其一,破坏信息公平;其二,损害用户权益;其三,阻碍产业健康发展◆ 防范数据污染、确保AI信息真实可靠,必须加快构建多方协同的治理体系
文 | 张翊飞

AI搜索具备智能筛选、主动生成等特征,正在深刻改变人类信息获取方式。然而,近期一种名为“生成式引擎优化”(GEO)的操作手法,正悄然演变为数据“投毒”行为:部分服务商将定制内容或伪造的权威信息大量投放到AI频繁抓取的高权重平台;更有甚者在代码中植入隐藏指令,干扰AI判断,使其输出带有特定倾向性的内容。

数据“投毒”危害不容小觑。其一,破坏信息公平。被污染的AI放大虚假信息,使优质内容湮没于“数据垃圾”中,形成“劣币驱逐良币”。其二,损害用户权益。用户在非客观真实信息的影响下可能会做出错误决策,尤其在金融、医疗等低容错率场景中,可能引发财产损失或人身安全风险。其三,阻碍产业健康发展。错误信息在AI模型中被反复引用,长此以往,用户对AI的信任将受到侵蚀,AI产业的创新进程与发展质量也将受到重挫。

防范数据污染、确保AI信息真实可靠,必须加快构建多方协同的治理体系。

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引领,尽快制定GEO相关行业规范标准,明确数据来源审核、质量评估及内容真实性验证等要求;同时,要提高违法成本,对非法数据交易与恶意“投毒”行为实施严厉打击。模型企业须强化技术自律,加强对训练数据的全流程筛查,持续提升数据清洗与异常检测能力,重点研发高精度“毒数据”识别与过滤技术,筑牢数据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内部防线。对公众而言,也需提高对AI技术的认知水平和对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并主动反馈AI异常输出,为构建开放健康的AI治理生态贡献力量。

“AI向善”,必先“向真”。AI发展以数据为基,只有保证数据真实干净,AI发展才能行稳致远,造福于人。
刊于《瞭望》2025年第39期

延伸阅读

☞ 瞭望|AI幻觉频现,风险挑战几何?

☞ 瞭望时评 | AI洗稿侵权不容忽视

☞ 瞭望|语料污染致AI大模型有害内容显著增加,如何筑牢防火墙?

w2.jpg

监 制|潘 燕
编 辑|喻千桓核 校|谈思宇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2 21:42 , Processed in 0.11283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