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89|回复: 0

AI 赋能升级 | 让技术管理系统 “更聪明” 的智能化实践探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9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w3.jpg

技术系统简报智能化评价依托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经反复测试与升级而成。月度简报经脱敏处理后,通过开源技术自动识别评估各项指标,既保障数据安全,又大幅提升效率,成为技术管理的创新突破。

应需聚力 攻坚突破

长期以来,技术系统工作简报的审核、评分与排名依赖人工完成,效率低、负担重且评价公正性难保障,成为技术开发部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集团公司统筹技术开发部骨干力量,由智能建造科牵头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评价方案研发。

研发核心在于优化打分规则适配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分析历史数据让系统快速理解简报核心并给出合理分数。系统兼容性能优异,无需本地数据库即可运行,大幅降低使用门槛。

研发过程中,团队以现有标准化数据与基础评分规则为基准,精选优秀简报范本实施 “人工+AI” 双重评价。通过对比两种结果差异微调模型,同时优化范本语言、修订评分规则适配AI识别习惯,使AI与人工打分误差缩小至合理范围。模型精度达标后,团队投喂海量脱敏简报数据进行大规模训练,保障信息安全的同时提升评分精准度。

w4.jpg

成果凸显 转型提速

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简报智能化评价对传统模式实现创新,适用性与推广性强。通过对各子分公司简报智能审核、评价与排名,实现评价工作自动化、智能化,解决人工耗时问题。以往多名技术人员数天完成的月度工作,AI数小时即可高效完成,节约人力与时间成本;统一规则与模型避免主观偏差,使评价结果更公正客观,提升评价公信力。

w5.jpg

w6.jpg

展望前路 任重道远

当前,智能化评价框架已建成,但模型在解析业务深层逻辑、关联数据价值、识别风险隐患等方面仍有优化空间,执行偏差精度需进一步提升。未来将持续优化算法模型,打通数据孤岛,沉淀行业知识图谱,构建动态评价体系,实现从“机械判断”到“智能洞察”、从“单一指标”到“系统诊断” 的跨越。

工作简报智能化评价是智能化转型的有益尝试。集团公司技术系统已形成“13+7+7”管理模式,涵盖科技创新平台维护、外部合作交流等13项核心业务,7项子分公司与7项局指月度重点工作,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筹管理,为智能化评价奠定基础。

w7.jpg

下一步,集团公司计划在大模型本地部署基础上,拓展人工智能在科研成果管理、施工方案优化、工效分析、跨部门数据贯通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根据实际需求持续升级模型性能。

技术系统将秉持创新驱动理念,以简报智能化评价为契机,积极探索 AI 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不断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为工程行业智能化转型贡献力量。

END

主编丨杨晓峰
内容校审丨洪明慧、张阳

责任编辑丨张涵、赵亮、于佳琦、王媛

内容来源丨技术开发部

投稿邮箱丨sjws2016@163.com

w8.jpg

w9.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3 07:08 , Processed in 0.16487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