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29|回复: 0

AI来临,传统技能的终结还是新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8 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学习一年零3个月,被AI瞬间打败


我从2024年1月开始自学 Blender,下定决心转行影视后期。一开始初衷是想突破自己,想参加世界渲染大赛。
在B站上刷了无数个令人惊叹的CGI特效短片,学习人家的画面构思、影视呈现和创意思想。

正当我准备在影视剪辑行业大展身手的时候,我一年零3个月的付出,却几乎完全打了水漂。
Luma AI公司发布了它的Text-to-3D模型“Genie”,一夜之间,那种我需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数天,才能做出来的模型,任何人都能通过一句简单的指令在几分钟内完成了。

我愣愣地看着屏幕上那些AI生成的、细节丰富的模型,回想起自己熬过的无数个夜晚,一种巨大的荒谬感和无力感瞬间将我淹没。
这不是孤例,这是新常态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前两天,我们面试了一位专业影视特效师,辞职在家一年多,专心学三维软件,结果大模型的一次更新,只用一句话,一分钟就能生成建模,直接超越了他一年的努力。对这位小伙伴来说,这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替,而是整个人生路径的重新洗牌。

w1.jpg

我们这位小伙伴的经历并非个案。近两年来,AI的进化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一个个曾经坚不可摧的技能壁垒,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夷为平地。
案例一:Sora对影视制作的降维打击

    • 行业:视频拍摄、视频行业从业者。• AI模型:OpenAI的Sora。
    w2.jpg

    • 影响:在Sora出现之前,制作一条高质量的广告或电影场景需要一整个团队:导演、摄像师、灯光师、场地、演员和后期剪辑。一个简单的“无人机穿越繁华东京街头”的镜头,成本可能高达数万。
    而现在,Sora只需要一句文本描述:“A stylish woman walks down a Tokyo street filled with warm glowing neon and animated city signage...”,就能生成一段电影级的、运镜流畅的视频。
    这直接威胁了整个中低端的视频内容制作生态,尤其是那些依赖出售标准化、高质量视频素材的平台和个人。
案例二:Midjourney对商业插画的重塑

    • 行业:商业插画师、游戏概念设计师、平面设计师。• AI模型: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w3.jpg

    • 影响:一位传统的商业插画师,根据甲方的需求,从构思、草图到上色,完成一幅高质量的插画,需要数天甚至一周的时间很正常。
    而在 Midjourney 问世之后,用户只需输入精准的提示词(Prompt),就可以在几分钟内生成数十张风格各异、质量极高的备选方案。许多游戏公司的概念设计部门、广告公司的创意部门,已经开始使用AI来替代部分初级和中级画师的工作,大大缩短了创意验证的周期和成本。
    从我们能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国内一些运动品牌的产品设计、甚至店面装修效果图,都已经部分交给 Midjourney 完成。
案例三:Suno对音乐制作的颠覆

    • 行业:作曲家、编曲师、广告配乐。• AI模型:Suno、Udio。
    w4.jpg

    • 影响:创作一首完整的歌曲,涉及作词、作曲、编曲、乐器演奏、人声录制和后期混音,是一个极其复杂且专业的过程。
    而Suno的出现,让这一切简化为在输入框里写下“一首关于在雨天独自喝咖啡的伤感民谣,女声,木吉他伴奏”。几十秒后,一首结构完整、旋律动听、配器合理、并且原创的歌曲就诞生了。
    这对于需要大量背景音乐的短视频创作者、游戏开发者来说是福音,但对于依靠制作音乐和简单配乐为生的音乐人来说,却是釜底抽薪。
AI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我们这位小伙伴的故事和以上案例,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在AI时代,单纯学习“一门手艺”的风险正变得前所未有地高。

那么,我们的努力方向应该是什么?
哪些是“有用功”,哪些又可能成为“无用功”?

w5.jpg
可能的无用功:

    • 高重复性、重执行的“工具”技能:任何一个学习曲线陡峭、需要大量时间进行机械化练习,但创意和策略占比很低的技能,都是高危技能。
    比如基础的抠图、视频剪辑中的粗剪、标准化的3D建模等。这些正是AI最擅长替代的领域。
    你辛辛苦苦学几年,一夜之间,技术普及了,人人都会了。
有用功——AI时代学习的四大原则:

    1. 从技术到技能+思路
    学习的核心应该从“术”的层面,上升到“道术并用”的层面。不要只学Blender怎么用,而要学视觉构图、色彩理论、灯光美学、叙事节奏。
    思路和审美,是跨越工具的,无论你用的是画笔、相机、3D软件还是AI,它们都是你做出好作品的基石。AI可以帮人类执行,但无法替人类审美和决策。
    2. 成为一个优秀的“提问者”
    未来最重要的技能,是与AI高效协作的能力,其核心就是提问的能力。
    问出一个好问题的能力,在今天,已经前所未有的高。以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可能不是技术的差距,而是提问的能力。
    w6.jpg

    3. 跨领域壁垒
    AI是通才,而人类的优势在于感知。真正的护城河,来自于AI能力 + 垂直领域 + 个人品味的结合。
    一个只懂AI的人,无法用电影语言做出有剧情的短片;一个专业的导演,无法利用AI提升效率。但一个 懂电影语言、又懂AI工具的导演 ,他的价值将是无可替代的。
    所以,与其放弃你的专业去学AI,不如思考如何用AI赋能你的专业。
    w7.jpg

    4. 拥抱变化,适者生存
    AI时代的信息差正以“月”为单位快速拉开差距,它正在对全行业进行无差别攻击(如影视特效、外卖配送、白领工作),传统的职业安全区正在消失。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与其抱怨,不如拥抱变化,抓住AI技术与认知的红利。

AI不是终结者,它是放大器。它放大了你的审美、你的创意,以及你学习和适应新事物的能力。



w8.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31 12:33 , Processed in 0.13496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