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明确 AI 客服的应用场景,比如是服务于电商平台售后咨询,还是金融机构的业务办理辅助。不同场景对应不同监管要求,像金融场景就需严格遵循金融数据安全、客户信息保护等法规。接着梳理基础功能(如常规问题解答 )与扩展功能(如结合用户历史数据的个性化推荐 ),明确功能边界。同时,厘清这个过程会收集到的数据, RAG 技术检索调用的外部知识库数据等。
2.算法分类分级与清单构建
针对 AI 客服涉及的算法,基于 RAG 的信息检索匹配算法、大模型的生成算法,依据其对用户决策影响程度、数据处理复杂度等,进行分类分级,判断是否属于高风险算法(如可能影响用户重大权益 )。然后据此梳理算法清单,详细记录算法功能、应用场景。
3.识别风险场景,滥用/误用风险建模
聚焦 AI 客服可能遭遇的滥用、误用风险,模拟恶意用户利用系统批量生成虚假咨询干扰业务,或因算法漏洞导致错误业务指导(如金融客服误推违规产品 )等场景。通过分析风险发生的诱因、概率及影响后果,构建滥用 / 误用风险模型,量化风险等级,精准识别需重点防控的风险点,为后续合规评估指明方向 。
4.开展多维度的风险评估
审视算法是否公平,避免因训练数据偏差,出现对特定群体(如不同年龄、地域 )的歧视性应答;检验是否契合人类价值观,确保 AI 客服拒绝恶意引导。核查 RAG 技术检索的知识库内容有无侵权,大模型 API 使用是否获合法授权,明确 AI 客服生成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防止陷入侵权纠纷,保障产品知识产权合规 。检验用于训练、检索的数据准确性(如错误数据导致客服应答失误 )、完整性,以及数据安全性(防止敏感数据泄露 ),从数据源头保障 AI 客服服务质量与合规性 。
在 AI 客服部署与使用中,需设置人类监管干预机制:针对金融客服等关键场景(如大额资金操作、合同条款确认 ),强制触发人工复核节点 —— 当 AI 客服识别到用户咨询涉及高风险业务,自动推送至人工。监测用户异常行为(如批量诱导 AI 客服输出违规内容 ),及时拦截并记录AI 事件报告;定期复盘监管案例,优化 AI 客服算法逻辑
2.日志留存
部署方需完整留存 AI 客服交互数据。日志需覆盖从用户发起咨询,到 AI 客服应答生成、人工复核的全流程,存储期限需符合监管要求。
3.信息披露与查询
服务部署者面对终端用户的主体,需要向用户履行透明度义务,通过隐私政策、用户协议、算法说明和UI界面等向用户披露 AI 客服有关信息,以及在用户行使相应权利时予以响应。
4.相应的算法 / 模型备案
在国内数据合规的要求下,还需要履行有关的算法/模型备案义务。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