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57|回复: 0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故事】当好一颗螺丝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3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版图上,每一个坚守的身影都是点亮光明的星火。2021年1月,当印尼青年奥卡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中国电建明古鲁发电公司的大门时,他或许未曾想过,自己会成为中印尼电力合作画卷中一颗精准咬合的“螺丝钉”。




01

以匠心打磨精度




工艺的极致,源于对每项操作精益求精的执着。在奥卡的工位抽屉里,保留着一本画满红线的笔记本电动机拆解时轴承的安装角度照明回路电阻的标准数值甚至连扳手拧动时“咔嗒”声的频率,都被他用印尼语和中文双语记录。4年的成长轨迹,深深烙印着奥卡对技术近乎苛刻的执着追求。





w1.jpg





中国师傅老李记得,这个总爱蹲在设备底下的小伙子,曾为了校准接线端子的扭矩,反复拆装电机绕组十余次,直到扳手的力矩刻度与图纸数据形成“肌肉记忆”。正是这份对技术的偏执,让奥卡在短短两年内迅速成为电气班的技术骨干,中国电建“导师带徒”培养体系的种子,在明古鲁的土地上结出了硕果




02

用汗水浇筑坚韧




团队的默契,担当是紧固协作的精神螺栓。明古鲁的雨季如同瓢泼,电站的设备巡检却容不得半点松懈。奥卡时常无暇披雨衣,仅裹塑料布便闯入雨,逐一检验电箱的密封条;炎炎烈日之下,他厚重的绝缘手套不离手,专注检修变频器,汗水自安全帽檐滑落,无暇顾及。




w2.jpg




在一次紧急的设备故障中,他与中国工程师紧密合作,连续12小时坚守现场,通过细致的排查工作,最终使发电机重新启动。在确认设备恢复正常运转后,他才注意到自己的工作服因长时间的盐碱汗渍而留下了明显的痕迹。“Tidak apa-apa(没关系),工作做好最重要。”这句朴实的回答,恰如他脚下的螺丝钉,在风吹日晒中默默承受压力,却始终牢牢锚定岗位的责任。




03

以学习搭建桥梁




友谊的绵长,成于用共识拧紧共赢螺纹。为了打破语言壁垒,奥卡给自己制定了“双语学习计划”白天跟着中国师傅学的中文术语,晚上在宿舍用翻译软件抄写检修笔记。他会把常用工具的中文名称做成贴纸贴在工具箱上,也会在茶歇时拉着中国同事比画着学唱中文歌。




如今,他成了班组里的“翻译官”——当印尼员工对安全规程有疑惑时,他会用印尼语详细解释;当中国同事想了解当地节庆时,他会带着大家包“ketupat”(印尼粽)。这种双向的奔赴跨越了语言边界。




w3.jpg




岗位无轻重之分,唯有尽心竭力之责。从学徒到技术领航者,奥卡的成长之路,正是中国电建“属地化”经营的鲜活例证,属地员工也在用坚守与成长诉说着丝路动人的故事。


责编:王宇菁审核:李鹏飞
稿源:党群工作部/融媒体中心

精彩回顾 ◆碧水青山间的绿色丝路——公司海外项目践行环保责任获肯定◆【一带一路故事】丝路悠悠,琴瑟和鸣——明古鲁项目见证印尼青年的“双向奔赴”◆中国电建承办!“国聘行动”第六季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活动在京启动◆【一带一路故事】以“练”筑安——卡西姆电站“安全生产月”活动多样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钟洁到甘再电站调研指导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19 16:23 , Processed in 0.32243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