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基本上,第四大脑(正在改名:吃掉大脑)的基调,就是“用 AI 偷懒”。我们聊过人工智能工具偷懒心得、ChatGPT衍生工具、学习AI的7个层次、用AI快速习语、用AI读文献等,但13场关于AI的直播分享,距离理解人工智能这个会改变你们一生命运的、如今还是半成熟样貌的领域,还有着非常远的距离。
湛叔一直鼓励大家主动拥抱下一个时代,而不是(又一次)被丢进下个世界。2025年的今天的 AI,其实就像三十年前的互联网一样,每个人都在谈论,每个人都用过,甚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见解,能臧否置评几句,但那时的人们,没几个知道它会变成什么……直到有一天,没有手机的你,已经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如果 AI 在未来的发展不会遭遇太多挫折,你们会看见一样的变化,被赶进一样的车厢,被分发一样的智能手机,被告知“你要这样那样确认,不然根本通不过”……
好的,我是湛叔,过去两年,我每天开心地学着自己的AI,喝着也戒着开心的酒,做着 AI 在古代语言的应用,总是揣摩着能怎么教这一门课。网上的课程有许多,英文中文的都挺热闹;Anna 上能偷到的书也有不少,不过翻开来看,许多都是三年前或者五年前的再版——而在 AI 领域,你知道,学习者们是不读书的。这门课的不同分支(数学、神经网络基础)也在大学教过,但系统地汇聚成一门课,在第四大脑可能是第一次。它的名字很朴素,就叫人工智能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