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45|回复: 0

AI赋能教育教学|看杨凌衡实中如何引领校园AI新风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18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w3.jpg

w4.jpg

创新赋能 革新课堂

w5.jpg

Innovation empowers innovative classrooms

w6.jpg

331实效教学法驱动教育新质变革

衡实数智教室

w7.jpg

在教育数字化时代大潮中,杨凌衡水实验中学始终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AI+教育”实践。依托长水教育集团强大的教研体系,我校将“331实效教学法”与数智教室深度融合,打造“导-思-议-展-评-检-练”七步一体的高效课堂模型,在理念、工具、数据与策略上实现了真正的教学重构。



智能场景

w9.jpg

课堂实景化重构学习过程



w11.jpg

在一节高一数学课上,学生们正在进行一道函数零点问题的求解训练。不同于以往的板书、举手与讲解,学生们人手一支智能笔,书写的过程即为数据采集的过程。AI笔端同步传输至教师屏幕,系统实时捕捉书写路径、步骤准确性与逻辑跳跃点,不仅记录了学生的“做题轨迹”,更还原了他们的“思维路径”。

w12.jpg

w13.jpg

w14.jpg

w15.jpg

w16.jpg

自适应学习路径 助力个性化学习

w17.jpg

借助AI智能笔的纸笔同传系统,教师能一眼识别学生思维卡点所在,随即在“议”与“展”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同伴互助、观点碰撞,推动思维向更高阶迁移。这种“可视化思维过程”打破了传统课堂中“只看结果”的局限,实现了“过程诊断—即时反馈—靶向提升”的教与学闭环。

w18.jpg

w19.jpg

w20.jpg

w21.jpg

w22.jpg

纸笔同传

w23.jpg

让思维可视化

w24.jpg

w25.jpg



数据驱动



AI三秒识别学生知识薄弱区



w29.jpg

衡实数智教室

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

当课堂进入“检-练”阶段,系统自动汇总全班学生在“评”环节的书写与作答数据。AI学情诊断平台仅用3秒钟,即完成对全班知识掌握度的精准分析——哪些学生未能理解“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条件,哪些学生在符号变换中出现了逻辑断层,一目了然。

w30.jpg

w31.jpg

w32.jpg



衡实数智教室

AI辅助批改为教师减负

教师无需人工批改、主观判断,只需依据AI提供的“热力图”“知识点云图”与“失分雷达”进行精准教学设计。班级层面的“共性问题”与个体层面的“差异难点”被同步捕捉,实现“以数据精准教学、以算法匹配资源”。

w34.jpg

精准学情

w35.jpg

定位错因

w36.jpg

w37.jpg







实证对比



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40%



w43.jpg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学起来”。基于多个学科实测结果,数智教室模式下,学生课堂互动率提升40%,自主探究时间平均增长12分钟,知识迁移成功率提升至89%以上。

w44.jpg

w45.jpg

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正是“331实效教学法”与智能教学工具协同发力的结果。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更推动教师的“教”向精准化、智慧化转型,推动教与学关系由“控制-服从”向“互动-共创”转变。

w46.jpg

w47.jpg

w48.jpg

w49.jpg

数智教室



用AI托举更好的教育



w52.jpg

未来已至,教育正在重构。杨凌衡水实验中学将继续以AI为抓手,以教学提质为核心,在深度融合中不断前行。我们坚信:让数据开口说话,让技术服务教育,让课堂“动”起来,才能让学生“活”起来。

人工智能不是教育的对立面,而是教育跃升的助推器。我们正在路上,也愿成为引领这场变革的先行者。



往期回顾

青春起航 为梦出征|从精神特区走向人生考场

让成长看得见|揭秘衡实中的科学育人密码

杨凌衡水实验中学办学情况介绍丨最美校园(一)

十八而志梦起航 感恩成长勇担当|高二年级成人礼活动圆满礼成!

遇见最美校园|走进杨凌衡水实验中学

师者匠心|做有情怀的教师 行有温度的教育

青春筑梦新时代 少年舞动新风采 | 第三届“衡实杯”舞王争霸总决赛燃情收官!

• end •

以心为灯,步履不停

以行为笔,共绘成长

w54.jpg

校园参观登记码

咨询热线1:18091597282(微信同号)

咨询热线2:18091597118(微信同号)

供稿|招生与升学办公室

编辑|亢嘉豪

二审|唐凌菁

终审|韩利永

w55.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7-15 06:03 , Processed in 0.31689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