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霁 发表于 2007-6-12 09:54

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是优势吗?

有人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发达地区如中国,东南亚一带物价水平会比西方,日本会差如此之多呢?

中国的这种廉价劳动力,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 本帖最后由 子霁 于 2007-6-12 09:55 编辑 ]

ronanwings 发表于 2007-6-12 12:51

首先中国是农业大国,所以粮食自给自足。食物一便宜,生活费用也就低得多。很多资本主义国家自身没有什么自然资源,要大量进口,因此生活费用高。
在发展初期,中国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较量的能力,所以只能拿出自身的优势,那就是大量成本低的劳动力,一开始是大批量生产商品出口。后来竟然导致了全球化,不过这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弊病,因为资本家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剩余价值。所以德国人说咱们抢了他们的工作是他们体制的问题。
但是中国现在也在谋求发展,提高自己研发能力,以便直接与西方国家抗衡,这才是长久之道。
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廉价劳动力会越来越少,会有更穷的国家接替。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

糖丸 发表于 2007-6-12 17:42

廉价劳动力带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成本的低廉,所以说是优势。

可是德国,日本都走过这样的道路。有篇文章说到1887年的时候英国颁布了贸易品牌法,让进口国都标上产地made in...据说这条法律就是针对德国的。那时德国就是仿照英国的商品,价格低廉,很大的冲击着英国的市场。赫赫,想想看当年made in germany的image和现在made in china一样。可是人家德国后来把质量做出了品牌,工人的工资水平也是在不断的涨。

在中国之前日本才是world factory,工资也是低廉的。慢慢才从加工转型到技术密集型的。

xumeng 发表于 2007-6-12 18:42

楼主你应该明白什么叫价格水平名义工资把。 高物价不一定实际就高

bunnyhoney 发表于 2007-6-13 14:57

原帖由 糖丸 于 2007-6-12 17:4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廉价劳动力带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成本的低廉,所以说是优势。

可是德国,日本都走过这样的道路。有篇文章说到1887年的时候英国颁布了贸易品牌法,让进口国都标上产地made in...据说这条法律就是针对德国的。 ...
对阿,我们教授说,也许十几年以后made in china代表的是高质量,高水准。呵呵,希望越早越好

wwwww 发表于 2007-6-13 17:23

eisbaerchen 发表于 2007-6-13 23:02

市场经济决定价格

楼主研究一下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应该知道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而汇率由不同国家之间的禀赋和供求关系决定。劳动力是中国资本,资源,人力等诸多要素中供给相对充足的一环,可以作为比较优势来看待。

leaf.zhang 发表于 2007-6-14 11:59

中国的优势在与
在相同劳动力成本下,中国产品提供了较高的技术优势。
相对于东南亚,我们劳动力成本高很多,印度是我们1/3。 他们工资低,工作时间长。靠手工作业赚大钱应该是如古巴雪茄,非洲找钻石之类,中国很少的。

人加上技术是根本,所以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

此外中国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稳定的社会,相对良好的治安,便利的交通,和可以简单剥削中国劳动力对外政策。

xumeng 发表于 2007-6-14 19:16

原帖由 leaf.zhang 于 2007-6-14 11:5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可以简单剥削中国劳动力对外政策

这句话很深刻

为什么社会主义在上个世纪如此的自豪,就是因为它与资本主义想必能,能真正的保证每个人都有衣穿,有房住,有东西吃,有工作干。尽管维持在较低水平上,虽然资本主义在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做过一些努力,但仍旧不能真正切实保证每个人的吃穿住行,这也是资本主义不能视为完美的原因,也是共产主义纯在的理由。

回来谈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之后,实际上也放弃了这些保证, 同时通过下岗和城市化提供和造就了大量的潜在劳动力,或者说失业者。这就是工业革命早期的圈地运动翻版,
但根据凯恩斯对生产函数的解释,要在一个固定的technik水平下实现最大产出必须要,所有的faktoren以相对平均的比例共同增长,而中国则缺少资本,于是外国的企业蜂拥而至,凯恩斯描述过工资和劳动的比例关系,在初期因为存在大量待业者,雇佣方可以在不增加工资的情况下,雇佣大量的人,而后期工资在如何提高都不会雇到人,而当时或现在的中国正处在初期,所以能吸引大量的投资。

关于剥削,感谢马克思提供了这个词的详细解释,这个词特别适用于基本主义初期这种劳动力过剩的市场格局,因为作为Kapital 和 Arbeiter 两个生产要素他们至少是等比例的付出了劳动,(以凯恩斯生产最大化理论),但是在Gewinnverteilung的时候,因为潜在的劳动力供应量过于充足他们只能得到极少的工钱(根据凯恩斯工资和劳动投入的函数)。这也是马克思所描述的最令人发指的血琳琳的剥削。

很遗憾看到很多同学还在为此高兴,更遗憾的看到同学们的殖民的漠然,偶们总会谈到GDP,因为这个量能决定当地的生活水平,但NDP的巨大差距正说明了偶们是被别人殖民的国家。

大家都是学经济的,偶们作经济的目的不是要生产多少多少产品多少多少GDP,偶们的目的只是希望一个社会里的人都可以感到满足和幸福。欧也相信小平也有同样的想法,于是他做了它能做的,但现在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不满意不快乐

而现在值得大家应该更多去思考的,是如何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利益。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7-6-14 20:26

不掌握核心技术,一切都是水中楼阁。

leaf.zhang 发表于 2007-6-14 23:34

我们工业产品多了,技术慢慢就会掌握的。应为他们总要用中国技术人员。
比如十年前我们就只能造santana桑塔纳,大概是欧洲70年代的水平。
现在已经造octavia明锐,已经是欧洲主流了。

子霁 发表于 2007-6-15 07:13

原帖由 wwwww 于 2007-6-13 17:2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可是,还要有健全的劳工法和比较完善的监督体制才能提高劳工待遇,提高研发水平,否则只能是两家分化的拉美效应。


谢谢,各位的回复!
=
我比较同意这位的观点,现在来说,廉价劳动力应该是优势,但我们也付出了,环境被破坏,被称之为垃圾场的代价!中国毕竟是有着8亿农民的国家,这些人大多数是穷人,占着总人数的一大半。而他们的教育不用说,很多人还无法受到大学乃至高中的教育,或者说因为父母的教育水平做不了更高教育的选择!这么多低教育水平的人,只能充当廉价劳动力!拉美效应也就是必然!

有关很多同学对西方,或日本的经济史的回复,了解到了,谢谢,这方面的书,我得看看!

feelingspace 发表于 2007-6-16 14:46

觉得至少现在这边卖的服装MADE IN CHINA,质量明显要比MADE IN其他地方的好很多。
廉价劳动力至少在目前来说还算是优势,不过更恶毒的是中国的一些厂家,西方人已经在利用我们的廉价,但是中国的工厂更是无情的剥削工人的钱啊,那个工资。。。。听着就觉得心在滴血

rosamagnolia 发表于 2007-6-16 16:32

对于有些行业,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确实是个优势.

gy100002000 发表于 2007-6-18 00:13

是不是优势,我们中国人决定不了的。因为现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捧中国,所以中国是有优势的。与其说廉价的劳动力造就了中国的优势,不如说,我们廉价的劳动力符合了这一机遇。而当这个局面改变后,比如世界工厂向印度转移,或者若干年后向非洲大陆,或者中国自身的改变,比如说劳动力价格的提升。都可能改变现状,而正如楼上几位所说的,中国许要技术发展。因为没有技术的发展,我们永远是"廉价"的。可是问题是。谁想去搞研究呢?谁想为研究付钱呢?谁都知道,搞技术研发的不如搞销售的,国内有几个人真正能坐在那里搞研究呢?干过实习学期的同学都知道,(技术走向),哪怕公司再小,都有个自己的技术研发部门。而中国的企业(不包括外企)有几个是自己在家把技术研究出来呢:) ?:) 我自己是学技术的,可慢慢的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不是搞技术的料,我们中国人太利益熏心了,这也许是我们民族的弱点。:)

熊猫羊 发表于 2007-6-18 00:20

中国的研发费用并不低,问题是要用好这些费用还需要体制的改革
此外,我严重不同意楼上的的最后一句话

Energietechnik 发表于 2007-6-18 00:22

原帖由 gy100002000 于 2007-6-18 00:1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不是优势,我们中国人决定不了的。因为现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捧中国,所以中国是有优势的。与其说廉价的劳动力造就了中国的优势,不如说,我们廉价的劳动力符合了这一机遇。而当这个局面改变后,比如世界工厂 ...


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环境, 人文等长远利益................

$考虑$ $考虑$

[ 本帖最后由 Energietechnik 于 2007-6-18 00:51 编辑 ]

li8ping6 发表于 2007-7-13 13:23

我觉得物价和贸易有关。我记得在国际经济学中看到过,国际贸易会使国与国之间的物价水平趋于一致。现在其实中国的沿海城市和国外的物价有的是差不多的。问题是中国的分布不均匀,地区差异比较大,所以在有些地区还没有实现全球化~~还有,廉价劳动力不能老是作为中国的优势来看待,如果再过个10年,说起中国为什么吸引跨国公司还是廉价劳动力的话,那太悲惨了~~我们总是要和时代一起发展的~劳动力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还可以是质量上的~~~$m27$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7-7-13 13:27

原帖由 gy100002000 于 2007-6-18 00:1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不是优势,我们中国人决定不了的。因为现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捧中国,所以中国是有优势的。与其说廉价的劳动力造就了中国的优势,不如说,我们廉价的劳动力符合了这一机遇。而当这个局面改变后,比如世界工厂 ...

你只能说明你自己不是搞技术的料,其他的没什么说服力。

xumeng 发表于 2007-7-20 12:13

原帖由 leaf.zhang 于 2007-6-14 23:3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们工业产品多了,技术慢慢就会掌握的。应为他们总要用中国技术人员。
比如十年前我们就只能造santana桑塔纳,大概是欧洲70年代的水平。
现在已经造octavia明锐,已经是欧洲主流了。
;) 当年大众拿来的是B2,大众的最新型号。现在大众放弃上海,并不代表上海就有能力自己生产什么主流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还是大众的,大众只是借中国人的手争中国人的钱。

所谓Technik,就是这样

xumeng 发表于 2007-7-20 12:38

原帖由 gy100002000 于 2007-6-18 00:1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不是优势,我们中国人决定不了的。因为现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捧中国,所以中国是有优势的。与其说廉价的劳动力造就了中国的优势,不如说,我们廉价的劳动力符合了这一机遇。而当这个局面改变后,比如世界工厂 ...

$bye$ Ok,在中国偶们学经济,学Monopol,无非是讲他是无比的万恶,通过价格歧视,榨干所有的Konsumentenrente。

但到德国,偶们学的是完全相反的东西,国家通过Patent限制Marktzutritt,来造就垄断。因为Monopol可以通过Massenproduktion提供更低的Kosten,从而提供给市场更低价格的产品。这些使通过纯粹的竞争无法实现的事情。

你说为什么要搞Technik,值不值得?这个问题很好。

因为偶们学经济,研究的就是人的那种行为effizient,那种决定vernunftig。一个国家对Patent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个人的决定。作为国家设置这个法律,也就是说Patent,为的就是遏止恶意的Marktzutritt,提高个人对Technik研究投入的积极性。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只会造成Monopol,正如上面所说这是对整个社会都有益处的事情。可是如果不通过国家的宏观控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这正是中国的不足,在看重眼前利益的时候,中国应该也该好好想想将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任重道远

[ 本帖最后由 xumeng 于 2007-7-20 12:39 编辑 ]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7-7-20 13:13

原帖由 xumeng 于 2007-7-20 12:1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 当年大众拿来的是B2,大众的最新型号。现在大众放弃上海,并不代表上海就有能力自己生产什么主流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还是大众的,大众只是借中国人的手争中国人的钱。

所谓Technik,就是这样

没错,上海大众从头到尾就没有掌握任何主动权,连一个CD机都要送到德国进行测试,说白了,没技术,充其量就是一个马仔。

不过,现在的上海大众已经是日暮西山,94年以后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进大众的那批中层技术人员在经历了四次降薪后都跳槽了。大众中国如果再不收缩整编,只有死路一条。

糖丸 发表于 2007-7-23 00:46

原帖由 xumeng 于 2007-7-20 12:3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bye$ Ok,在中国偶们学经济,学Monopol,无非是讲他是无比的万恶,通过价格歧视,榨干所有的Konsumentenrente。

但到德国,偶们学的是完全相反的东西,国家通过Patent限制Marktzutritt,来造就垄断。因为Monopol可以通过Massenproduktion提供更低的Kosten,从而提供给市场更低价格的产品。这些使通过纯粹的竞争无法实现的事情。

说为什么要搞Technik,值不值得?这个问题很好。
因为偶们学经济,研究的就是人的那种行为effizient,那种决定vernunftig。一个国家对Patent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个人的决定。作为国家设置这个法律,也就是说Patent,为的就是遏止恶意的Marktzutritt,提高个人对Technik研究投入的积极性。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只会造成Monopol,正如上面所说这是对整个社会都有益处的事情。可是如果不通过国家的宏观控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这正是中国的不足,在看重眼前利益的时候,中国应该也该好好想想将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任重道远



xumeng兄,你的中文水平需要加强一下了。看得怪怪的;)

其次,我也是学经济的,以前是VWL,现在是BWL而且快毕业了,怎么从来也没学到过传统西方经济学或是NEOKLASSIC里说垄断是好的,是有效的?对于国家过多的干预市场行为,也是批驳的!monoplist虽然可以通过大批量的生产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不过并不表示monopolist就低价供给市场!他们要赚取的是Monopolgewinn!根本就没有Monopolist主动放弃垄断的优势让利于消费者。恰恰是自由竞争的市场(vollkommener Wettbewerb)才能实现。只不过市场有许多弊端(Marketversagen),而这些Marketversagen不得不通过国家、国家干预来internalisieren!

适度的共享技术发展的成果,从整个世界发展来说,是effizient的。

你说,中国需要好好想想将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懂你的意思,难道中国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还是“过度的享用“了别人的知识产权?

咱们汉堡大学vwl有一门课Prof. Dr. Holler的 Decision Theory。英文上的,虽然Holler教授英文口语一般,可是他的内容蛮有意思的。如果你还没有上过的话,推荐你去听听。VWL还有一个教授我很欣赏Prof. Dr. Lucke,我这辈子学过的最高深的理论就是在他那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是优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