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 发表于 2004-5-8 19:15

楼主还是不要生气,你一遍好心,可惜回信的人都是这些人。。。
据我所知,但凡像你一样在这里奋斗的人,都没有多少时间上网,更没有时间回帖发贴了。

风中的胖子 发表于 2004-5-10 22:47

stl02,兄弟支持你

这边小孩太多了,生活观,人生观,尤其是价值观根本不一样。我说小孩知道指哪些人了吧。你根本没法和他们讲理。兄弟我也遇到不只一次了。我觉得有些小孩,最认可的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简直就是中国现在教育发展的一个缺陷。有时候想,他们太自私。

风中的胖子 发表于 2004-5-10 22:52

stl02,兄弟再说一句

本人又和你不同的观点,就是我觉得德国人真得很烂。我总觉得我有种族歧视,就是歧视德国人。看到他们对待上司的嘴脸就感觉他们真贱。当然,大家遇到的人都不一样,可能感觉不同。但总而言之,我感觉,德国人真虚伪!

bin_ge2003 发表于 2004-5-22 21:14

最初由 stl02 发布
如果你连他“...拿假文凭的就是坏人?...的观点都能接受,我们无法交流,因为我们的标准差异太大。

”无视当今中国以及世界的发展变化“,一个国家的形像是靠每个国人做出来的,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为祖国当前的综合国力自豪,但这并不意味着,别人就看重每一个中国人,而反过来,当一个查票员查到三个逃票的中国人,会说糟糕的中国人,而不是说糟糕的xxx,查到三个拿假文凭的中国人也是同样。近年来,外事处,大学等部门都出台了更严厉,对中国人更不友好的条款,连很多城市的交通局都制定严格的学生票购买制度,这是事实吧?按说这不附和目前”强大中国“的逻辑,想想为什么?祖国的形像不是靠骂“可恶的美国,该杀的日本,讨厌的东欧,垃圾的土耳其“...建立的。

”倚老卖老,而且说话的时候,屁股坐歪了。“
我只是想以过来人的身份帮助后来人,如果你认为我倚老卖老,我无话可说。至於”屁股坐歪了“我就更不懂了。我先问你,你为什么到德国而不到刚果去留学啊?别不承认你认为德国好,那么你选择德国,是不是也是屁股坐歪了?到了别人的国家,遵守别人的法律法规,努力融入社会,难道不是天经地义?

”...德国主子...很多人喜欢用这个词,慢慢我发现这些都是一个心态,对过得比他差的,骂人家垃圾,对过得比他好的,骂人家是德国人的狗。先考虑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在德国毕业后被一家德国公司聘用,他到底该不该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除非毅然回国服务,否则就是一个常识问题,是吗?

”对待后辈,喜欢居高临下“
请问这坛子里还有几个60年代的”老人“在这里苦口良药啊?

”而是说点让中国人佩服的事,这里是中国人的论坛!“
我说了怕别人说我”现“,应你要求我就讲点给你?!说公务方面,我1995年毕业后进入一家德国公司,就开始说服”德国主子“到中国投资,1997在华投资成功一家独资中型公司,为SVW配套,提供30个职位,其中5个德国人都受我领导。分别受到国内原大学及所在城市各级领导接见,并得到优秀自费留学生称号,得到奖金16万人民币。德国方面也受到州长及所在市市长接见,上了BR3的ALPHA电视台。”现“了吧?目前还在力促我所工作的部和国内有关政府机关接洽合作,我还领导组里4个德国人。说私人方面,我每年给父母12000EURO在国内消费,我的房产置在国内而不在德国,我现在还没去申请德国籍。

好了!说得够多了,另外,我提一下,总有人反对在这用德语,这是我在别处没有看到的,在德国留学,要么你应该看懂,要么边学边想法看懂,气急败坏只能说明又看不懂,又不想学!



今天有闲,几点意见与楼主商榷。

关于“拿假文凭的就是坏人?”---拿假文凭的只是不诚实的人,其行为应该受到谴责,但很多人是受中介的操纵,更应该受谴责的是那些中介,其中就有不少是老留学生,中国人的败类!不要过于谴责那些孩子,如果在中国,人人都能象美国,德国一样大学的门对每一个渴望上大学的人是敞开的话,估计也没有人愿意去做这些下三滥的勾当。再看一下当今国内多少领导的硕士,博士头衔又有几个是靠寒窗苦读得来的呢?你不觉得有更深的社会原因吗?

关于“一个国家的形像是靠每个国人做出来的”---国人当自尊,自重,这点我同意,但逃票,假文凭,并非中国特有,德国人,美国人亦非圣人!至于出台“对中国人更不友好的条款”,我觉得如果非要归咎于中国学生的过错,我就觉得牵强了,个人认为这和我们政府职能部门和德国方面的沟通不够有关,德国本身经济的不景气有关。

“你为什么到德国而不到刚果去留学啊?别不承认你认为德国好”---我来德国是因为我老婆到德国来了,我是为她而来,德国到底有多好,中国到底有多差,个人观点,不求苟同。

“到了别人的国家,遵守别人的法律法规,努力融入社会,难道不是天经地义?”---遵纪守法是天经地义,但是如果是带有歧视中国的法律,你也愿意遵守吗?但如果要让我放弃我自己的文化去迎合德国人以达到“努力融入社会”的目的,我是不会去做的,你呢?

“他到底该不该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该,但是别忘了这只是你的职业道德,你还是中国人吧,国家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国内有很多人为外企服务,为了所谓的职业道德而牺牲国家利益,你佩服这种人吗?

“请问这坛子里还有几个60年代的”老人“在这里苦口良药啊?”---这你做得很好,我敬佩你,但是你不觉得平等地对话更容易让人接受吗?你的目的是治病救人,别人不喝你的药,岂不违背初衷?

关于你的成就,很多人都是很佩服的,不过你这样“现”出来,很多人又会不服,我也是其中一个,我可以不客气地说,和你同龄的人,甚至是比我还年轻的国人,包括中国的“土鳖”中比你能的人多了,我想你也很清楚这点吧?

我也希望你能接受一些晚辈的“苦口良药”,对你将来的人生也不无裨益!

klk 发表于 2004-6-4 15:31

我 想 我 们 ´应该自己看得起自己
如果每个人都能洁身自好
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彩虹-神的约定 发表于 2004-6-21 14:56

看完了, 最深刻的感受就是
"咱年轻人,还是虚心点好"

云枫 发表于 2004-6-22 23:16

看完了, 最深刻的感受就是
年轻人,做自己想做的事,管他别人怎么说,只要我自己活的高兴,活的真我,活的精彩

timestory 发表于 2004-6-29 11:30

您的有些观点我很赞赏

真实希望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做到洁身自好,但是决不意味着要低人一等,既然我们的政府无法给我们带来尊严和骄傲,我们就应该自己去争取,决不能等待别人的怜悯和施舍.

hugo 发表于 2004-8-13 16:41

不知道斯图加特事件指的是什么.不过,我觉得楼主的出发点是好的. 我很佩服

hugo 发表于 2004-8-13 16:57

其实,楼主能换一种语气说话,会有不同的效果.
楼主和这里的很多人出生于不同的年代,受过不同的教育.我们不能简单的说那种就一定好一些. 对现在发生的很多事情,也不能简单就判断对或错.年轻的时候犯错误,也不见得就要怎样怎样.不要上纲上线为好.后人有后人的道路,何必太过担忧.我记得一位大学校长说过:从来没有坏学生.如果有,那也是因为我们没教好.
为什么呐,因为年轻人,需要年长的帮助指导,这样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年轻人有没学好的,为什么,??是没教好.虽然,你也许尽力教了,但是还没教好.这是因为你用的方法不对.
楼主获得是那一年的优秀留学生奖,怎么奖金这么高??怎样才能够申请,能不能介绍一下.

hugo 发表于 2004-8-13 17:02

最后,请楼主不要误会.因为,我以前也曾经这样对我弟弟说.但是,从来没有什么效果.我以为他应该想我一样上重点大学,再读研究生,最好可以出来读博.但是,他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读一个专科也挺好.现在,他在一个制药厂里拿的钱比我的奖学金高不少.而且,他手下研究生都有不少.所以,你不能说读博士的就一定比读语言的有说服力.人的魅力,不在于身份,而在于品格.

大侠一枝梅 发表于 2004-8-16 17:50

我常常看德国的中文网站,发现现在留学生的兴趣,根本不在读书:影视下载,MM,钱,吃,化妆,旅游,如何不择手段延长签证。远不是当年留学生的质量。

你其他说得都对,甚至说是有些振奋人心,从心底来说,我比较尊重楼主,但是,
“不择手段延长签证”被你认作留学生质量低下我就只能说反对了。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没有APS,有能力把自己签证延下来,我也可以靠打工养活自己,我自己努力了,生活虽然过得比较苦点,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可以为自己骄傲。而且,我相信和我类似的中国留学生大有人在。一个外国人,没有了签证等于什么?如果我有签证,我就还有希望在这边上大学,我也一直在努力申请,如果签证都没了,希望也就没了,不是么?

[ Last edited by 大侠一枝梅 on 2004-8-17 at 00:35 ]

hugo 发表于 2004-8-17 12:03

个人的难处,只有自己才明白。而要理解别人,则需要从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想。这很难。要不怎么说,理解万岁呢。这句话,喊得很有道理,很有含义。

孙悟空 发表于 2004-9-5 04:20

$支持$$支持$
很难想象一个连对所在国的文化都不尊重甚至不了解的人会是一个优秀的人。既然来到了德国,那就更要好自为之~~~~~~~

[ Last edited by 孙悟空 on 2004-9-5 at 10:27 ]

笑笑小妖 发表于 2004-9-12 05:34

一点小意见

楼主的一个重心应是“看不起不努力的人”吧,这点很对啊。能不能“扬弃”地接收不同观点呢

hshjy 发表于 2004-9-16 02:30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这是句老话,这是以前,这是一个历史,我们后人尊重历史的存在。那有谁知道现在有多少行?不知道吧。。。让我来告诉你,其实我也不知道,恐怕也没人知道这个数字。黑的,白的,甚至灰色地带,呵呵。。。现在社会复杂了,行业多了,竞争力也大了。努力读书,换来的未必是你所期望的生活。
理所当然的,我们要努力,甚至变向的努力,谁能保证这些语言生,这些大学生不会拿到“诺贝尔”奖呢?!要知道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中国人拿到过这个被称为世界学术领域最高的荣誉。为什么?为什么呢?谁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也有千千万万的留学生,努力的人真的存在太多了,但是结果呢?老一辈批评后辈这是司空见惯的,当然这是应该的(历史嘛),但是要不要自我批评呢?是不是他们走了很大的弯路呢?是不是他们是教条主义的牺牲品呢?又是不是要给新世纪年轻人自由发挥或者还是继续教条。。。。。。
位置坐的高了,权利大了,钱赚的多了就受到人尊重了(是真的尊重吗?),就有舒服的日子过了,就了不起了。这只是个人人身价值的体现,不可足以拿来教育后人,要考虑怎么教育你的子女不乱花你的钱倒是真的。
努力的同时通常也会失去很多,很可能会导致一个人以后疯狂的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那么何不做你想做的事情,过你想过的生活呢?将个人爱好作为价值体现的重点,这样的生活难道不是更有意义吗?或许21世纪中国将有一个或者若干个“爱迪生”诞生呢。。。

stl02 发表于 2004-9-17 16:01

很久没来了,谢谢大家还在关心我的帖子!

varus 发表于 2004-9-24 03:56

Originally posted by stl02 at 2003-7-9 02:29 PM:


Jeder von uns, egal ob er alt oder jung ist, hat Chance, durch eigenen Fleiß erfolgreich zu werden.
Vor 10 Jahren habe ich in Küchen gejobbt,
高人啊,$支持$$辛苦$,厨房里也混过,呵呵

hugo 发表于 2004-9-24 15:59

总之,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毛主席的话,永不忘

jkingb 发表于 2004-10-19 20:57

看不懂!

看不懂!看不惯!

hugo 发表于 2004-10-29 14:55

可是楼主还是没有说,自己是哪一年的留学生,又怎么拿了那么高的国家留学奖学金

stl02 发表于 2004-10-29 16:56

Originally posted by hugo at 2004-10-29 13:55:
可是楼主还是没有说,自己是哪一年的留学生,又怎么拿了那么高的国家留学奖学金
我说了留学奖学金了吗,那是我学成回国,成功投资,地方政府给的奖励。也针对你在另外那个帖子的挑衅:如果不是以理服人,别人会看不起你。不现实的话不要讲,我是拿了父母的钱出的国,我还了,现在父母住我买的房子,父亲弟弟在我的公司工作。我和你的区别可能就是,你拿父母的钱心安理得,或找出理由来让自己心安理得:父母非要给你啊,不拿不行啊,德国经济不好,找不到工作,开销又减不下来,吃喝玩乐样样需要钱。别吵架,别骂人,回去好好想想再来说话,可能你上网的钱还是父母给的吧?

verloren 发表于 2004-10-29 22:07

教育小孩要语重心长,怎么能跟他们较劲?万一伤了他们自尊怎么办?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向他们父母交代?再说在国外压力已经够大,就别给他们加压力了.看得出,您是为了他们着急,可成功并非人人都可以得到的.得不到,难道就不活了吗?所以我说,出门在外,要吃好睡好,心情愉快,才可以......

不会飞翔的翅膀 发表于 2004-10-31 16:40

中国人啊情你给自己长张脸吧给中国长张脸吧

http://summit8848.comego.net/blog/login.php

crellshen 发表于 2004-11-1 01:42

这个所谓的博士的德语怎么和我的一样啊,那么的中国式德语。。。
CEO?无话可说。。。

hugo 发表于 2004-11-2 13:59

Originally posted by stl02 at 2004-10-29 22:56:

我说了留学奖学金了吗,那是我学成回国,成功投资,地方政府给的奖励。也针对你在另外那个帖子的挑衅:如果不是以理服人,别人会看不起你。不现实的话不要讲,我是拿了父母的钱出的国,我还了,现在父母住我买 ...
我是诚心想向楼主学习,因为拿留学奖学金是很不容易的。没想到我理解错了,还早来楼主的讥讽。其实我愿意是想知道楼主拿的什么奖项,这么多钱很诱人,我也想去申请一下。因为我现在的奖学金,在数额上,实在不能和你说的那个相比。
我没有说你那父母的钱就不好。我也没有必要为自己辩护,因为我确实是空着手来德国的,正所谓是空手套白狼。

stl02 发表于 2004-11-3 13:17

向 hugo 致歉

经过和他/她的交流,我的上一个帖子纯属误解,对其个人表示歉意。保留观点。

bettzhang 发表于 2004-11-7 02:04

我也是空着两手来德国的,到今天也都是靠双手边打工边读书熬过来的。努力地尽量没有因为打工而耽误了学习,学业也是比较顺利的,上课在班上提问说话,都还比较有分量。到目前为止也还从来没有一门Klausur或者口试有一次不过的。

但是说实话我不太喜欢用任何一种身份来教训人的人。我从来没有歧视或是看不起过花父母的钱留学的人,内心深处真的没有过,更不会公开说靠父母生活如何如何。我觉得这样做,其实还是有点夸大自己的意思。说真的,我觉得在网上发这样一个帖子,公开的说,我那个时候怎样怎样,如何自立,在厨房工作过,养活自己。这个我觉得没什么,但是因此而说,我瞧不起靠别人养活的人,这个我觉得就有些浅薄了。

我其实挺愿意附和楼主的很多看法,的确有很多小留学生虚度光阴。但是我觉得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挺上进的。大部分也都很愿意找工作,只是工作难找罢了。其实我说句心里话,我挺羡慕那些能拿家里的钱读书的人。我不歧视他们,我真得很羡慕他们。我觉得其实在德国上学特别能体会到“学海无涯”这个词的意思,可以学的东西真得好多好多。我常想,如果我也不用打工,有很多很多时间泡图书馆,我的专业一定能比以前更优秀。其实,有好的家境,能拿来利用,是一件好事啊。楼主为什么要这么看不惯呢?我就挺愿意让家里养着,但是能专心读书。有条件的同学,完全可以这样啊!我真得觉得没什么不好的。

而且说句实话,现在社会都发展到这个程度了,看看周围的德国人,不是也是一边读书,也还是挺享受的啊,也下载电影、上网聊天,恋爱的就更不用提啦……家里条件允许的中国同学,为什么就不能呢?

我妈妈因为我出国的缘故,也上网,也在网上玩BBS,她常说的一句话是,幼稚对于老成,犹如孩童对于老人。所以对年轻人都很宽容。她对我也什么事情都很包容,都让我自己拿主意,所以我才会很独立。我觉得前辈其实可以对年轻人更宽容一些,毕竟,读书不是生活的全部。我放假的时候,也会去其它周边国家旅行游玩,也不觉得自己很堕落啊!

我男朋友常跟我说,你现在生活的每一天,都将成为你生活的历史。所以其实过好每一天,也很重要啊!只要学业顺利,上上网、看看电影,谈下恋爱,也不算什么罪过吧!个人如果愿意独立,打工上学都能兼顾,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家里有条件,也没必要非要强求吧!我觉得世界是多元的,各种现象存在才合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作为前辈,其实您可以更宽容一点,毕竟,我们都不容易,不是么?

睡不着的海 发表于 2004-11-7 17:05

楼主还是保留着当年的那点儿你所谓的“丰功伟绩”吧!你也说了,都10年前的事儿了。10年对于整个世界的发展来说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巨大的变化。如果当年INTERNET象如今这样普及的话,我不相信楼主会从不从网上下电影,下歌曲,视频聊天。。。请不要用你们上一代青年时期的经历来教育新一代,就象我们这一代也不能用我们的世界观去教育下一代一样。同时,你不能不假思索的就说我们这代留学生素质就没你们那代的高,至少我们这代在对于同样事物的认识和处理方面就会比你们那代深刻的多,成熟的多。楼主你所说的存在于现在留学生生活中的现象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如果你非要拿来跟过去比较,只能说明你有酸葡萄心理了。
我们这代活的更自我。并且我希望楼主你能明白,“我”(这里特指一个中国人个体)只代表“我自己”,“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的只是“我”自己。不要动不动就扣什么高帽,代表国家,代表民族的,“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利和义务能代表“我”的国家,“我”的民族。“我”只能尽“我”所能做好自己身边的事就可以了,“我”这样做也是为了“我”自己能过的更好。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做,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
楼主现在的成功,我只能说一个是楼主自己努力的结果,一个就是来德国的时候好而已。象现在DIPLOM遍地都是,能不能找到个工作都不好说。所以说,楼主的经历已经不大适合用来教育我们这代了,请您还是留着自己细细回味吧!

睡不着的海 发表于 2004-11-7 17:12

Originally posted by crellshen at 2004-11-1 12:42 AM:
这个所谓的博士的德语怎么和我的一样啊,那么的中国式德语。。。
CEO?无话可说。。。
同感。所以,也奉劝楼主,有时间还是多补补德语吧。来了10年,您这德语水平我还真是不敢恭维,其中也不乏语法错误。。。就这点,您也谈不上能“为国争光”,“代表中国”啊!

[ Last edited by 睡不着的海 on 2004-11-8 at 07:28 ]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对STUTTGART事件的个人看法,并回复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