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发表于 2025-11-24 15:19

电动车销量被“美化”?自营上牌激增,制造商人为推高E车市场

德国电动车市场看似增长强劲,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数据呈现的那样乐观——越来越多的新车是由车企或经销商自己上牌,而非真实客户购买。这不仅使市场数据被人为“放大”,也对二手车价格、新车租赁成本以及消费者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



■ 近四分之一新上牌电动车为“自营上牌”

根据德国机动车管理局(KBA)数据:
• 2025年前十个月,新上牌纯电动车(BEV)中有 **接近25%** 属于车企或经销商的自营上牌。
• 两年前,这一比例仅为 **16%**。
• 制造商的自营上牌数量在两年内翻了 **2.5 倍**。

ZDK(德国汽车经销商协会)主席 Thomas Peckruhn 警告:
• “这是明确的警讯。”
• 当前电动车销量并非真正由市场需求驱动
• 而是“被制造商与经销商的人工刺激所撑起”
• 当前的电动化增长率被严重“高估与掩饰”

■ 车企为何要“自营上牌”?为了冲销量目标

自营上牌并非新鲜事,在燃油车时代也曾出现过,但如今在电动车市场尤为突出。原因包括:
• 厂家为了完成内部销量目标
• 为股东与市场“交差”
• 避免库存车辆老化
• 在补贴政策退出后稳定表面数据

经销商随后会将这些车辆迅速投放到市场,作为:
→ “短期上牌车(Kurzzulassung)”
→ “准新车/年轻二手车(Jahreswagen)”
并以 **大幅折扣** 售卖。

■ 二手电动车越来越便宜:三年后残值跌破50%

自营上牌大量涌入市场造成直接影响:
→ 二手车电动车价格进一步下跌。

根据 DAT 数据:
• 2025年10月电动车三年残值仅:**48.8%**
• 两年前为:**58.1%**(跌幅巨大)

相比之下:
• 汽油车残值:63%
• 柴油车残值:61.3%
→ 电动车贬值速度远高于燃油车。

■ 对新车客户不利:残值越低,租赁越贵

低残值意味着:
• 租赁公司风险增加
• 月租金更高
→ 新车客户反而“被动承担成本”

尽管如此,新电动车售价也在变便宜。
行业专家 Ferdinand Dudenhöffer 的分析显示:
• 全年电动车折扣持续攀升
• 厂家为了清库存不断降价促销

■ 根本问题不在车价,而在充电成本与基础设施

ZDK 主席 Peckruhn 强调:
• “电动车需求疲弱的主要原因不是车价高”
• 而是:
– **充电费用过高**
– **居民区充电设施缺乏**
• 此外,市场上可负担的小型与中型电动车数量正在增长,但客户顾虑仍未解除。

■ 总结:销量看似增长,实则“虚胖”

电动车市场当下呈现明显“虚假繁荣”:
• 自营上牌激增掩盖真实需求低迷
• 二手电动车继续贬值
• 新车销售依赖折扣维持
• 客户对充电价格与设施仍不信任

未来的关键在于:
→ 改善充电价格与基础设施,而非继续以“虚增销量”维持行业表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动车销量被“美化”?自营上牌激增,制造商人为推高E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