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11-14 19:45

如何正确对待AI

作者:微信文章
一,将AI妖魔化——恐惧AI

二,将AI偶像化——盲信AI

三,将AI工具化——正用AI

理性驾驭AI:在恐惧与盲信之间找对方向

当人工智能渗透到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对这一颠覆性技术的态度分化为三种:将AI妖魔化的恐惧、将AI偶像化的盲信,以及将AI工具化的理性。在技术飞速迭代的当下,摒弃极端认知,以正确姿态对待AI,既是个体适应时代的必备素养,也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关键。

一,将AI妖魔化,本质是对未知的过度焦虑。部分人受科幻作品中“机器统治人类”的叙事影响,担忧AI会取代就业、泄露隐私、引发伦理危机。不可否认,AI确实带来了岗位结构调整、数据安全等挑战,但当前AI仍处于“弱智能”阶段,缺乏自主意识与价值判断,其核心能力仅限于高效处理数据、执行特定任务。历史证明,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技术革命从未毁灭人类,而是淘汰落后产能、创造新的机遇。过度恐惧只会让人错失技术红利,陷入固步自封的困境。

二,将AI偶像化,是对技术的盲目迷信。一些人将AI奉为“万能工具”,无论学习、工作还是决策,都全盘依赖AI输出,放弃独立思考。学生用AI代写作业导致能力退化,从业者照搬AI方案引发决策失误,这些现象都警示我们:AI的答案基于数据训练,可能存在偏见、错误,且缺乏人文关怀与创造性思维。盲目依赖AI,本质是交出自身的主体性,最终会丧失独立判断能力,沦为技术的附庸。

三,真正理性的选择,是将AI工具化,让技术服务于人类。工具的价值在于被正确使用,AI的核心作用是提升效率、解放生产力。在工作中,可用AI处理数据整理、重复运算等繁琐任务,将精力集中在创意策划、人际沟通等核心环节;在学习中,可借助AI答疑解惑、拓展视野,但需坚持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在生活中,可利用AI优化出行、简化事务,却不能替代真实的情感交流与生活体验。

正确对待AI,既需保持敬畏之心,重视其潜在风险,通过学习了解技术原理、提升数字素养来规避隐患;也需坚守主体意识,明确人类是技术的掌控者而非追随者。唯有在恐惧与盲信之间找准平衡,让AI成为助力成长与发展的工具,才能在智能时代真正实现人与技术的和谐共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正确对待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