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11-14 19:48

AI+存储芯片股疯涨背后:PE指标告诉你哪些是机会,哪些在吹泡沫?

作者:微信文章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一、AI+存储芯片为啥能成科技股“当红炸子鸡”?先搞懂底层逻辑

如果你最近逛过日本秋叶原的电脑配件店,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原本随便买的内存、固态硬盘甚至机械硬盘,现在要限购了。老板会摊着手说:“AI公司的采购员把货都包圆了,我们进货要排半个月队。”这不是商家炒作,而是AI浪潮下存储芯片市场的真实缩影。

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AI大模型训练、算力中心搭建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像“洪水”一样涌来。比如训练一个千亿参数的大模型,需要至少数千TB的高速内存(DDR5)和PB级的固态硬盘(SSD)——这相当于把1000台普通电脑的存储量堆在一起。而DDR5作为新一代存储技术,渗透率从2024年的30%直接跳到2025年的60%,等于半年内翻了一倍。

更关键的是,这种需求不是“短期炒作”,而是长期趋势。AI端侧应用(比如手机AI、车载AI)的落地,会让存储芯片的需求从“算力中心”蔓延到“消费端”。就像2010年智能手机普及带动闪存芯片涨价一样,这次AI带动的是“存储芯片的超级周期”——行业人士说,“这轮周期至少持续3年,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长”。
二、AI+存储芯片股怎么找?这份“核心清单”帮你筛出标的

既然AI+存储芯片是风口,普通投资者怎么找到真正的标的?其实市场上已经有一批“核心玩家”,我根据2025年最新数据整理了一份清单:
1.全志科技(300458):AI芯片+存储整合方案龙头,总市值344.7亿元,PE-TTM(滚动市盈率)1360.75倍——这个数字意味着,就算公司每年净利润不变,你要等1360年才能收回投资;2.拓维信息(002261):依托华为昇腾芯片做AI算力存储,总市值402.44亿元,PE-TTM894.97倍;3.景嘉微(300474):GPU+存储芯片双布局,总市值438.43亿元,PE-TTM645.31倍;4.兆易创新(603986):NOR Flash全球前三(占全球市场15%),布局汽车电子和AI存储,PE-TTM120.85倍,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长41.33%;5.澜起科技(688008):DDR5内存接口芯片龙头,总市值1580亿元,2025年动态PE35倍——对比AI芯片企业动辄上百倍的估值,被机构认为“还有提升空间”;6.香农芯创(300475):国产企业级存储龙头,“分销+产品”双轮驱动,目标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59/35/24倍;7.长电科技(600584):封测龙头,PE-TTM36.90倍,低于行业平均的54.31倍,属于“估值修复机会”。
这些公司的估值差距大到离谱——从35倍到1360倍,差了38倍!但里面藏着两种逻辑:一种是“真成长”(比如澜起科技、兆易创新),一种是“假泡沫”(比如全志科技、拓维信息)。
三、PE指标不是“数字游戏”:教你用它分辨“真机会”和“假泡沫”

很多投资者看PE只看“数字大小”,其实里面有大学问。要分辨机会和泡沫,你得先搞懂两个概念:

1. PE-TTM(滚动市盈率):用过去12个月的净利润计算,反映“已经发生的业绩”;2. 动态PE:用未来预期净利润计算,反映“未来可能的业绩”。

举个例子:兆易创新的PE-TTM是120.85倍,看起来很高,但机构预测它2025年净利润增长41.33%——如果这个增长能实现,动态PE会降到85倍左右,能消化一部分估值。再比如澜起科技,它的动态PE只有35倍,为什么?因为DDR5渗透率从30%涨到60%,它的业绩大概率“超预期”——机构算的是“保守版”,实际可能更高。

再看长电科技,它的PE-TTM36.90倍,低于行业平均的54.31倍,这就是“估值修复机会”。它上半年净利润下降,是因为并购晟碟的财务影响(合并报表时要计提费用),一旦整合完成,业绩会反弹,估值也会回到行业平均——相当于“捡漏”。

反过来,全志科技的PE-TTM1360倍,就算它2025年净利润增长100%(已经是超级乐观),动态PE还是680倍。要知道,茅台的PE才30倍左右,苹果的PE才20倍——全志科技要连续5年每年净利润翻番,才能把PE降到100倍以下,这几乎不可能。
四、踩雷预警:AI+存储芯片股的3个“泡沫陷阱”,你得避开

就算AI+存储芯片是“黄金赛道”,也不是所有公司都能赚大钱。我总结了3个“泡沫陷阱”,你一定要避开:

陷阱1:高PE无业绩支撑。比如全志科技、拓维信息,PE都超过800倍,但它们的净利润增长根本跟不上。全志科技2024年净利润才0.25亿元,2025年就算增长10倍,也才2.5亿元——对应344.7亿元的总市值,PE还是137倍,依然高得离谱。

陷阱2:技术路线风险。存储芯片的技术迭代很快,比如现在**CPO(共封装光学)和LPO(线性驱动光学)**在竞争,如果某家公司押注的路线被淘汰,股价会暴跌。就像当年英特尔的3D XPoint存储,花了几百亿研发,最后因为成本太高、速度不如预期,直接放弃——押注它的投资者亏得血本无归。

陷阱3:地缘政治风险。存储芯片的供应链高度依赖国外设备(比如荷兰ASML的光刻机),如果出口管制升级,像中芯国际、兆易创新这样的公司,产能会直接受影响。比如2024年美国限制向中国出口高端存储芯片设备,兆易创新的DDR5产能延迟了3个月,股价跌了20%。

还有一点要提醒:机构的“目标价”不能全信。比如兆易创新的机构目标价是181元,现在已经突破了,但新高之后有没有“惯性”?要看后续的业绩能不能支撑。如果业绩不及预期,就算目标价再高,股价也会跌回来——机构的“嘴”,骗人的鬼。
免责声明

本文仅为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数据均来自公开资料(如南方财富网、雪球、东方财富),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投资者需自行核实。本文作者不持有文中提及的任何股票,也不存在与文中公司的利益关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存储芯片股疯涨背后:PE指标告诉你哪些是机会,哪些在吹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