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存储芯片股价冲高:用PE指标看懂机会与泡沫
作者:微信文章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AI+存储芯片:算力革命里的‘数据容器’刚需
在AI算力革命里,存储芯片是藏在‘算力引擎’背后的‘数据容器’刚需——AI模型训练要处理PB级别的海量数据,推理过程要快速调用上亿个参数,这些都需要存储芯片来支撑‘数据的存与取’。2025年,这种需求已经从‘增量补充’变成‘核心刚需’:下半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正式迈入由AI驱动的‘超级周期’,最显著的特征是‘短缺’与‘涨价’——和2024年原厂减产带来的短暂上行不同,本轮增长的核心是AI应用爆发的结构性需求。
从行业动态看,2025年9月多家存储巨头集体释放涨价信号:三星电子、西部数据、闪迪均宣布上调存储芯片价格,涨幅在10%-15%不等;SK海力士更是与英伟达达成HBM4(高带宽存储)长期供应协议——HBM是AI算力的‘心脏存储’,直接决定大模型的训练速度,这一协议不仅推高了高端存储芯片的价格预期,更印证了AI对存储芯片的‘强绑定’需求。此外,DDR5(第五代双倍数据速率内存)的渗透率从2024年的30%快速提升至2025年的60%,而DDR5正是AI服务器的‘标配存储’,这意味着存储芯片的‘技术迭代’与‘需求增长’正在同步加速。
简单说,AI要‘跑起来’,得先有‘装数据的容器’——存储芯片就是这个容器,而2025年的AI算力革命,直接把存储芯片的需求推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冲高跟涨的AI+存储芯片股:龙头与黑马的表现拆解
2025年以来,AI+存储芯片股的表现可以用‘冰火两重天’形容——龙头公司稳健冲高,黑马股疯狂跟涨,但背后的估值差异极大:
龙头公司的‘合理冲高’:比如AI存储芯片龙头兆易创新(2025年9月30日股价210.58元),其PE-TTM(滚动市盈率)达120.85倍,但机构预期2025年净利润将增长41.33%——高PE背后有‘业绩增长’的支撑;再比如澜起科技,2025年动态PE仅35倍,对比AI芯片企业动辄上百倍的动态PE,加上DDR5渗透率提升(从30%到60%)带来的业绩超预期可能,被机构视为‘AI+存储芯片的低估值龙头’。
黑马股的‘疯狂跟涨’:某公司(未具名)的累计涨幅高达207.37%,远超同期存储芯片概念指数23.77%、创业板综指6.37%的涨幅,但它的静态市盈率却高达229.31倍,是所属行业滚动市盈率(57.01倍)的4倍多——也就是说,股价涨了2倍多,但盈利能力还停留在‘行业平均以下’,估值已经‘飞’在了业绩前面。
还有部分‘蹭概念’的公司:明明主营业务是传统存储芯片,却在公告里加一句‘布局AI存储’,股价就跟着冲涨10%以上,但其实连AI存储芯片的样品都没做出来——这种‘伪AI+存储’股,才是最危险的‘跟涨泡沫’。
用PE指标拆估值:哪些是泡沫?哪些能消化?
要判断AI+存储芯片股的估值是否合理,PE(市盈率)是最基础也最有效的工具,但得学会‘看对版本’,否则很容易‘误判泡沫’:
1. PE-TTM(滚动市盈率):看‘过去12个月的盈利支撑’PE-TTM是用‘过去12个月的净利润’算出来的估值,比如兆易创新的120.85倍,看起来很高,但如果2025年净利润真能增长41.33%,那么到年底PE-TTM会降到约85倍(120.85/(1+41.33%))——业绩增长能‘消化’部分高估值。但如果某公司PE-TTM是200倍,而净利润增长只有10%,那就是‘泡沫’——因为就算增长10%,明年PE还是180倍,根本消化不了。
2. 动态PE:看‘未来的盈利预期’动态PE是用‘未来12个月的预期净利润’算出来的估值,比如澜起科技的35倍,是机构用2025年预期净利润算的——对比AI芯片企业的百倍动态PE,显然更‘便宜’。但要注意,动态PE的核心是‘预期’,如果预期净利润没实现(比如DDR5渗透率没涨到60%),那动态PE会‘瞬间变高’。
3. 行业对比:看‘估值的相对合理性’某公司静态PE229.31倍,是行业均值57.01倍的4倍——这就是‘绝对泡沫’;而澜起科技35倍,是行业均值的‘60%’——这就是‘相对合理’。简单说,如果一只股票的PE远超行业均值,且没有‘独有的AI存储芯片技术’或‘远超行业的净利润增长’,那它的高估值就是‘泡沫’。
上车前必看:避开泡沫的3个关键提醒
想投资AI+存储芯片股,有3个关键提醒必须记牢,否则很容易‘踩中泡沫’:
1. 区分‘周期’和‘结构’:别把‘超级周期’当‘普通周期’本轮存储芯片涨价不是以往的‘产能过剩→减产→涨价’周期,而是AI驱动的‘结构性需求激增’——但就算是超级周期,短期价格也会有波动(比如兆易创新的短线赔率是1:2.5,意思是冒1份风险,可能赚2.5份收益,但也可能亏1份)。如果是‘做短线’,得先算清楚‘风险收益比’;如果是‘做长线’,要选‘有AI存储芯片核心技术’的公司(比如澜起的DDR5、兆易的AI存储控制器),而不是‘蹭概念’的公司。
2. 避开‘跟涨泡沫’:3个信号识别‘伪AI+存储’
•信号1:涨幅远超行业,但PE是行业的2倍以上;•信号2:没有‘AI存储芯片的具体产品’(比如没公告样品、没客户订单);•信号3:主营业务是传统存储,却突然‘转型AI存储’——这种公司90%是‘蹭概念’。
3. 关注‘业绩消化能力’:买‘能赚未来钱’的公司比如兆易创新的净利润预期增长41.33%,能消化部分高PE;澜起科技的DDR5渗透率提升,能带来业绩增长;还有SK海力士的HBM4供应英伟达,能拿到‘AI算力的核心订单’——这些公司的高PE是‘合理高估’,而那些‘只有涨幅没有业绩’的公司,是‘泡沫高估’,千万别碰。
免责声明
本文仅为AI+存储芯片行业及估值的分析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避免盲目跟风或依赖本文信息。本文中的数据均来自公开资料(如雪球、搜狐网、中国报告大厅等),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投资者需自行核实。
此外,AI+存储芯片行业存在技术迭代快、市场竞争激烈、政策变化等风险,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