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普通人怎么做才不至于被世界淘汰的
作者:微信文章AI时代普通人怎么做才不至于被世界淘汰的
一、认知层:从“劳动思维”转向“杠杆思维”
AI的本质,是让“执行”变得越来越便宜。打字、设计、编程、客服……执行环节的价值在不断被压缩。未来的价值,来自于能调动资源、定义问题、整合机器的人。
也就是:
从“自己干”变为“用机器干”。
从“打工者”变为“系统的操盘手”。
普通人如果不改变认知,依然靠卖时间谋生,就会被算法替代。
而拥有“杠杆思维”的人,哪怕自己不写一行代码,也能让AI为自己打工。
二、技能层:掌握AI驱动的核心能力
未来五到十年,人类不会被AI取代,但不会使用AI的人会被会用AI的人取代。
可以从以下方向布局:
1.Prompt能力(提问与引导AI的能力)本质是语言的逻辑思维与表达力。你不是写代码,而是写“命令系统”——让AI准确产出你要的结果。这类人相当于“AI导演”。
2.复合型技能整合。单一技能被AI替代很快,但技能组合带来的边际效应极大。
例如:
懂交易+懂AI数据分析 → 智能量化策略;
懂内容+懂AI工具 → 高效自媒体矩阵;
懂心理学+懂AI → 精准个性化服务。
3.建立“个人品牌”或“数字身份”。
AI可以复制内容,但复制不了信任与人格。
在社交媒体时代,个人品牌是一种长期复利资产。
它让你获得流量、客户、合作、甚至数据反馈的闭环。
三、资产层:拥有能和AI共生的结构性优势
1.数据与算法的使用权。未来的数据就像今天的土地。你越早学会利用AI工具分析、生成、聚合数据,你就越有“土地红利”。
2.内容与社群资产。当机器能创作万物时,能聚集注意力和共鸣的人,仍然稀缺。社群是未来的微型国家,是你自己的护城河。
3.资本与系统思维。不一定非得有大资本,但你要懂得让“钱、AI、时间”三者配合,形成正向循环。
总结一句话:
未来的安全感,不再来自“职位”,而来自“能力系统+思维模型+可复用资产”。
AI不会毁灭普通人,但会重置普通人的定义。真正的普通人,将是不会利用AI的人;而会用AI的个人,将成为“超级个体”的新物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