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电商将会掀起怎样的狂风暴雨?
作者:微信文章起源:昨天看了双11的报告,发现AI在电商领域已经应用了以来,开篇文章做下梳理,主要包含:
1、当前的应用情况,覆盖了用户的哪些链路?思考:还有哪些链路没有被覆盖?
2、抽离出来时AI的哪几种功能的应用?
3、这些模式还可以抽离在什么业务上?可以怎么应用?
写在前面:
AI核心的作用是提效,从而让商家高效赚钱,让用户优质体验消费,最终的赢家就是掌握数据和AI能力的平台。
一、AI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实例——淘宝
让购买行为从“被搜索”、“被刷到”走向“被生成”,AI电商将成为继电商搜推、种草、内容电商新型的电商模式。这一路径的背后,是AI能力从“匹配”向“理解”与“生成”的史诗级演进。这意味着,电商从“人找货”的主动搜索,进入了“AI懂人”的主动服务时代。
1、基于淘宝当前的应用情况,核心存在3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提升流量匹配效率,重构“搜推广”的底层基建,包括:AI 搜索、AI 推荐、AI 广告,会直接带动 GMV 增长;——for平台,提高商业化&体验的平衡
二是为商家提供 AI 全链路经营工具,覆盖数据分析、营销投放、内容生成、客户服务四大核心场景,如AI 美工、AI 营销、AI 数据分析、AI 客服等,实现降本增效;——for商家,优化效率
三是为消费者打造新的 AI 导购产品,包括:拍立搜、AI 帮我挑、AI 试穿、AI 清单、AI万能搜、AI智惠引擎等等;——for消费者,优化体验
除此以外,还能打通所有阿里旗下的平台,让数据滚雪球,更加精准&智能的理解用户的需求,实现正向循环,不仅给用户打造一个全域消费平台,还为商家提供一个低成本经营平台,聚焦打造产品与品牌;
2、淘宝的AI产品矩阵:
比起知道淘宝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为什么做,解决了什么业务问题。
淘宝的能力每一个抽离出来都是比较通用的模块,但妙在找到了适合应用的业务环节。
一些消费者视角的产品举例:
能力
AI优势
业务价值
依赖的能力
拍立淘(多模态搜索)
图片匹配更精准
解决「能看到商品却叫不出名字」的搜索痛点
图搜能力
AI 万能搜
意图理解
针对场景化、宽泛化需求,精准拆解用户痛点并匹配商品
语义识别
AI 助手
意图判断
降低决策成本
语义识别
AI 试穿
3D模拟
帮助降低退货率
3D渲染
AI 清单
对话式交互
智能生成购物清单,降低用户逛、选时间成本
多轮对话
3、还有哪些链路/场景是没有覆盖的?还可以怎么做?
乍一想,基本上非常全面了。如果我是阿里的员工,我会怎么继续推进?
1)建立数据指标体系,更好的服务于北极星指标,才能更有助于让产品发挥价值,不会偏航;如看total的GMV:
用户层面:可以看用户留存、停留、转化、客单等,同时关注体验指标;
商家层面,可以看效率指标&营收指标,看商家留存、使用时长、收益/利润/成本变化等,同时关注商家的主观反馈情况;
2)基于此,推进能力渗透,持续完善产品功能,拓展产品矩阵;
前期的数据积累,模型调优,对客/用户表达是阵痛的,因为会巅峰传统的链路与模式,但是这件事长期来看是有益的,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基于此,做需要的支持角色:
运营:背渗透指标,调度内部的DS&产品&市场资源,拿到供给、对外表达,完成撮合和渗透。
DS:做指标体系建设,反哺业务策略;
产品:做好能力建设;
技术:算法、前端、后端、测试,做好模型建设、数据落表、前端表达;
如果作为一个运营,核心应该知道几件事:1)业务指标是什么?2)业务痛点是什么?3)什么能力可以解决什么问题?4)如何落地渗透;
二、抽离出来的AI能力模块有哪些?可以应用到其他什么业务上?
能力
可以做什么
应用
广告领域
语义理解与匹配
解析自然语言和用户行为
AI 搜索、智能推荐
本地生活服务、政务、医疗预诊、法律咨询
基于客户需求,提供投放方案
内容生成与优化
批量产出符合场景需求的图文、视频等物料
AI 美工、营销文案
新媒体运营、文旅行业、教育培训行业、新闻媒体行业、建筑设计领域
广告创意物料
数据分析与决策
整合多维度数据,生成趋势预测和行动方案
销量预测、库存优化
金融行业-信贷风险评估、制造业-生产需求预测、城市交通调度、电力网格管理、生产线排程
投放复盘及优化建议
智能协同与执行
打通多系统流程,实现自动化操作
AI 营销闭环、自动建单
企业服务、物流行业
智能完成有链路操作
如果真的要落地的话,要做几件事情:
1、先判断自己的业务情况,AI能力更适用于解决2个场景:
1)业务体量/样本量很大,有非常多的对象有类似的问题,因此更适合面向商家、达人创作者、用户的业务,才能有足够的样本快速优化模型,发挥价值;而不是仅仅部分数量优先的TOB业务,ROI不高;
2)解决超现实问题,如AI动漫等,创作现实生活无法复刻的场景;
2、拆解业务的SOP,挖掘有需求最大或者最耗费时间的节点,梳理需求优先级;
AI的本质作用是提效,挖掘出这个点,才有可能让AI发挥出价值,否则还不如不用AI;
3、匹配当前AI能力的发展情况,评估是否可以真正的解决业务问题。
比如有的数据分析效率很低,在前期能力没有那么优质的情况下,使用起来无法提供个人效率,这种时候可能需要开发者投入资源做样本供给,训练模型;
三、其他平台要不要做类似的探索?
1)货架电商平台——需要
阿里这次的整合更容易冲击垂类赛道平台:
1)垂类赛道平台核心优势是容易满足用户细分场景的需求,但阿里做了AI探索和全平台整合后,会拿到更大范围的数据,提高用户意图的理解能力,更容易变成当用户想要购物时候的第一选择。
2)综合垂类平台都各有各的优势,如京东的品质、拼多多的低价,当阿里能把AI智能搜做的更加精准,很容易重新拿回用户对于品质和低价的认可度,并且让搜索变得足够简单,也就容易渗透下沉市场,比如语音搜索、智能推荐。
2)内容电商平台——需要
当购物体验更优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发用户的购物欲望,一般来说是有需求、限时刺激、情绪促动,前两个是货架电商做的更好的,但是情绪促动是内容电商平台做的更好的,比如抖音、快手、小红书。
如果在购物体验各方做的都一样好的情况下,那么让用户在娱乐的过程中产生购物欲望,并且高效率牵引下单,也许就成为内容平台的解法,否则当用户有明确购物意图的时候,优选的还会是电商货架平台。这对于内容电商平台挑战将会变得更大——为什么要在这里购物?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为什么要在消费内容的时候购物?那么就必须不断地培养成用户的习惯,优化用户的体验。
有了内容消费的标签,也许可以更深层次的洞察人内心最真实的需求,而不是像他在货架电商平台里所表达的那样。
四、补充附录——阿里“品牌新力”指标
从AI电商的整理中,衍生出来一个新的品牌营销模型——品牌新力,让品牌聚焦在产品力和品牌力的构建上。
1、什么是品牌新力?是一套衡量广告投放成效的模型,帮助品牌度量品牌建设效果。
全域触达(W)→互动加深(I)→用户回搜(N)= 品牌搜索竞争力
2、价值:让品牌看到更多可运营机会。
品牌全貌:付费所有词被召回的品牌曝光量。
细分竞争:比叶子类目更细分赛道下的竞对关系。
创意效率:赛道内搜索卖点和创意场景高效匹配。
其中,品牌搜索竞争力:与180天GMV呈高度正相关。策略牵引力:综合全行业大盘来看:N的排名越靠前,GMV排名则越靠前。
3、品牌新力三大度量指标,实现搜索指标可度量、可运营、可复用
三大指标体系
作用
指标衡量
W:全域触达-曝光
评估触达广度与深度
曝光量、点击量、引流到达率
I:互动加深-互动
评估用户对品牌的兴趣深度与转化倾向
兴趣互动量(相关访问量、咨询量、权益领取量)
收藏关注量(收藏量、粉丝量、会员新增量)
购买意愿(加购量、付定量)
N:品牌搜索竞争力
衡量品牌在搜索指标的提升
品牌词主动搜索次数、搜索点击次数
4、策略玩法
延伸评价:一套好的营销策略,需要做到几个点——有规则、能诊断、有方法、可复盘。
1、明确规则是怎样的,给商家一套标准,这套标准要对应到商家的可拆解动作上。
LIKE:我要生产什么商品?我要狙击什么人?我怎样做投放?
2、给客户可以诊断的方法。
1)我是一个成熟商家,我还想继续做渗透,这个时候可能我的优势类目已经做到行业第一,那么我的需求就变成了,我还有那部分人没有拿下,我面临的细分竞争者是谁,我要做什么产品?
2)我是一个初阶商家,我想把自己的产品更大范围做渗透,就需要知道我的竞品是谁,我和它的差异,面向谁来推广,我更具备优势?具体应该在哪个环节重点发力?
3、提供产品,让我可以做了这件事情,优化我的指标。
4、可复盘,我做了这件事情之后,我要可以复盘我有没有做好这件事情,对我下一步的建议是什么
综上所述,被科技改变生活深深的震撼到了,AI改变时代的趋势已经不可逆,成为掌握AI的人,也许是当代打工人唯一的解法。
参考文章,推荐阅读!
品牌新力:https://mp.weixin.qq.com/s/9lWHL-oHLExGTjJ5p2M6Gw
电商能力解读:
1)https://mp.weixin.qq.com/s/vHQTwggNzOZjhJAZqSK3Xw
2)https://mp.weixin.qq.com/s/TQbnJ_-MeK3qjjJsgeBYug
我是美式,一个企图深耕内容、广告、电商的营销er,欢迎评论讨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