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11-13 12:47

AI重塑职场:应届生就业与人才晋升面临重构

作者:微信文章

又是一年秋招时,史上规模最大的应届毕业生群体——1260万人——即将进入职场,但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正使初级岗位大幅缩减。

LinkedIn数据显示相关初级岗位招聘下降35%,英国招聘网站Indeed追踪发现2025年6月面向应届毕业生的职位数量较2024年同期下降33%。



麦肯锡资深合伙人表示:“我们不再让分析师去做调研了,因为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所做的深度研究,比任何初级分析师都好。”然而这也引发担忧:若基础工作由AI完成,未来高级人才的成长路径将被阻断,传统“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断裂风险。

当前职场结构正受“人月神话”理论影响,该理论指出:3个人干1个月的工作效率低于1个人干3个月,因人员增加带来沟通成本上升,组织运行损耗加剧。理想模式是由少数核心精英主导关键任务,其余人员作为辅助资源执行子任务并最终整合。



在AI时代,AI可充当无限扩展、绝对服从、零沟通损耗的辅助资源,协助人类专家高效完成子任务,形成由少数专家与AI系统共同构成的核心团队。这种阿尔卑斯式轻量化协作模式,相较传统的喜马拉雅式层层推进更高效。

AI赋能使得原本需多人长期完成的任务可在短期内由少量人力加AI协同达成,导致同等价值工作所需人力非线性减少,尤其影响承担上传下达职能的中高层岗位。

随着AI向中高级工作渗透,不仅初级岗位减少,高级职位需求也在萎缩,传统晋升通道逐渐坍塌。这虽令应届生和新人处境艰难,但也暴露出现行体系中大量低效、重复的“伪工作”问题。



事实上,现有生产力水平下,仅需部分人力即可满足社会物质需求。过度雇佣催生了繁复的协调与内耗,许多工作并未创造实质价值。AI替代低效劳动,为摆脱“内卷”提供契机。

未来可能迈向“后工作社会”:少数精英与AI协同进行高价值创新与治理,产出足以支撑全社会繁荣。大多数人则可从强制性工作中解放,转向更有意义的人生探索。

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障碍并非技术,而是根深蒂固的“奋斗崇拜”文化。许多人仍将自我价值绑定于绩效竞争,视AI带来的效率提升为对奋斗精神的背叛,而非自由解放的机遇。

历史上晚清曾因人力成本过低而淘汰耕牛、用人拉犁,造成生产力倒退。若今日为保就业岗位强行限制AI应用,无异于重演此类悲剧,阻碍科技进步与全球竞争力提升。



工作仅为获取收入与意义的手段之一。过去数十年打工收入的增长潜力,可能不及定投500强企业股票所带来的复利回报。劳动报酬呈线性增长,而资产增值具指数效应。

在AI时代,社会使命应从“确保人人有工作”转向“支撑人人有意义”。需构建新生态,让天才得以脱颖而出,同时保障大众拥有“不卷”的选择权。

支持系统应允许少数具备激情与创造力的个体,在AI放大下承担文明引领职责;同时通过制度设计为多数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使其免于生存压力,投身多元人生实践。

这要求深刻的制度创新,建立与智能生产力匹配的社会分配机制,如社会分红、全民基本收入或AI算力税,将AI创造的财富普惠分配。

此举并非鼓励“躺平”,而是回应“人之为人的价值何在”的根本命题。科技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强化工具本身,而是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与自由发展。


工信教考职业技术证书

生成式AI工程师

12月27日

生成式AI设计师

12月27日

生成式AI应用师

12月27日

完成学习后,参加平台组织的统一考试,合格者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颁发职业技术证书”(电子版,可下载打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人才数据库”,可在官网查询。优秀学员将有机会参加学习平台组织的主题会议、课程沙龙等活动,并享受就业服务指导。

关于

工信教考学习平台

工信教考学习平台,承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生成式AI方向课程学习,学员在平台学习专业课程后,参加统一安排的考试,考试通过后可获得由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颁发的《工信教考职业技术证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重塑职场:应届生就业与人才晋升面临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