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11-13 09:35

AI时代创业的择时、择势与择人

作者:微信文章


AI 时代创业哲学 · 39
上周,蓝驰创投在日本成功举办了一场深度分享会,集中展示了他们在AI、具身智能和XR赛道的战略布局。
现场提及的明星项目,包括AI领域的Kimi(月之暗面)和Genspark、XR智能眼镜Viture,以及具身智能赛道的智元机器人和银河通用机器人。这次活动不仅探讨了全球技术趋势和投资机遇,也传递出蓝驰对于AI Agent和物理世界重构的坚定看好。
活动信息量巨大,或许让不少人思考:这家投资机构的焦点到底在哪里?答案或许就在于所有项目的核心共性——AI Agent及具身智能正在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彻底颠覆传统生产力结构。
听着他们台上的分享,我也在默默思考:过去,我们做出创业决策时,会严格评判“择时、择势与择人”三方面内容。在AI Agent和具身智能浪潮的冲击下,这个传统的创业思维框架,正在发生什么样的根本性变化?



一、 择时:从“卡位”到“双重临界点的捕捉”




🔑 传统创业的择时:在长周期内进行基础设施或流量卡位。




无论是房地产时代的土地卡位、政策预判,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4G和智能手机普及,传统的“择时”意味着在漫长的经济或技术周期中,抢占先发优势和稀缺资源。

💡 AI Agent时代的择时:抓住“能力”与“成本”的双重临界点




AI时代的择时周期被大幅缩短,判断变得更加精准和残酷。它不再是等待一个大基础设施的落地,而是要找到模型能力与成本/用户痛点的“双重临界点”。过早投入,巨额的算力成本可能吞噬一切利润;过晚进入,则会被后来者迅速迭代。

1. 软件Agent的择时:Kimi的成功在于精准捕捉了LLM在长文本处理能力上的突破,找到了现有模型(如早期的GPT)仍未完美解决的信息处理痛点,并快速实现破局。这是纯软件领域的“黄金交叉点”——模型能力刚好成熟,而市场需求尚未饱和。

2. 具身智能的择时: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赛道的“择时”难度更高,它必须找到两大临界点的交汇:



AI模型临界点:大模型必须足够通用和强大,成为机器人的通用大脑,使其无需大规模重新编程即可执行新任务。




硬件成本/成熟度临界点:机器人的硬件成本必须降至企业能大规模采购、替代人力的价格区间。



今天,大模型带来的通用决策能力,正在推动机器人在性能和成本上同时跨越这两个临界点。这才是智元、银河等具身智能公司全力以赴的关键“择时”。

对于AI时代的创业公司而言,“择时”的本质是:找到垂直领域内,模型能力和物理载体(算力/成本)双重成熟的那个临界爆发点。



二、 择势:从“平台流量”到“数字和物理的重构”




🔑 传统创业的择势:追逐宏大的平台级流量红利。

过去的势能在于平台本身:社交、电商、短视频。创业者依附于这些平台,通过流量分发来获取市场。

💡 AI Agent时代的择势:AI工作流代理与具身智能代理

今天的“势”已经从数字世界的流量,走向了生产流程的彻底重构。这种重构是底层、系统性的,将释放出巨大的新势能。

1. AI工作流代理:Genspark通过AI Agent构建和执行复杂的文本、图像、语音工作流,这是对传统脑力劳动流程的彻底颠覆。势能不在于它获取了多少用户,而在于它能提高多少倍的脑力劳动效率。



2. 具身机器人代理:具身机器人,如智元、银河通用,以及Tesla的Optimus,代表了最大的物理重构之势。它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能够在不同场景,如工厂、家庭、养老院等执行通用任务的机器人。

这股势能的核心在于:用一个通用大模型驱动的物理实体,取代过去依赖于大量定制化编程的、功能单一的自动化设备。它们是未来社会新的、可规模化的“劳动主体”。谁能先将这种通用机器人可靠、低成本地部署到实际场景中,谁就抓住了未来十年最大的物理重构之势。

对于AI时代的创业公司而言,“择势”的本质是:用AI Agent或具身机器人实现对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核心工作流的彻底重构,抓住从数字代理到具身代理的跨越。

三、 择人:从“全能互补”到“AI原生专家”




🔑 传统创业的择人:技术+产品+市场全能型团队的互补。

过去,一个好的团队需要技术牛人、懂用户的产品经理和能打仗的市场销售,强调能力和性格上的互补。

💡 AI Agent时代的择人:高AI商的“跨学科原生专家”

在AI Agent时代,“择人”的标准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涉及具身智能的团队,对复合能力的要求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1. 团队核心能力:


AI Agent团队: 需要高AI商的人才,他们能快速将领域知识转化为Agent的提示词工程、进行工具调用和反馈循环设计。




具身智能团队: 团队必须是横跨“AI决策层”与“物理执行层”的复合型专家。他们不仅要精通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更要掌握机器人控制、力学反馈、低成本硬件工程。



2. 创始人画像的升级:

新时代的创始人,必须是AI原生(AI-Native)且跨学科的。他们不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搭建者,更是技术路线和产品形态的终极定义者。他们需要具备远超传统CEO的技术洞察力,能够判断何时使用视觉模型、何时使用强化学习、何时必须依赖硬件创新来解决物理世界中的关键卡点。

我在合伙人怎么选?能力、性格和互补里提到,合伙人的价值观需要一致,做事方式需要互补。然而在AI时代,跨学科能力或许更为关键。

对于AI时代的创业公司而言,“择人”的本质是:优先选择那些具备高AI商,能够弥合AI软件与物理硬件/垂直领域知识鸿沟的“跨学科原生专家”团队。

总结与展望
AI Agent的浪潮,正在以“具身智能”为终极目标形态,将“择时、择势与择人”带入了一个全新维度:
创业要素传统时代焦点AI Agent(软件)具身智能机器人(硬件)择时 基础设施和土地的长期卡位模型能力与用户痛点的“黄金交叉点”能力与成本的“双重临界点”择势宏大的平台流量红利垂直工作流的“数字Agent化”物理世界劳动的“具身智能Agent化”择人 互补的全能型团队高AI商的“AI原生领域专家”横跨AI与物理工程的“跨学科原生专家”
AI Agent和具身机器人正在彻底改写创业的底层逻辑。今天的创业者,应该以“Agent”为第一性原理,重新设计产品、服务和行业,而不是简单地将AI能力包装进旧有的App形态。
这,可能是AI时代创业的机会。

系列文章
AI 时代创业哲学 · 38 | 和大象跳舞:在夹缝中生存的创业策略

AI 时代创业哲学 · 37 | 大迁徙?企业的出路不是找草,而是造雨!

AI 时代创业哲学 · 36 | 创业者必须享受孤独吗?

AI 时代创业哲学 · 35 | 一碗面与一盏灯:两种生意的灵魂

AI 时代创业哲学 · 34 | 创新、破坏、成长: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对创业的启示

AI 时代创业哲学 · 33 | 在赌场里活着:从凯利公式到黑天鹅

AI 时代创业哲学 · 32 | 坚守初心:何时该坚持,何时该变通?
AI 时代创业哲学 · 31 | 组织的免疫系统:守护扩张中的企业文化
AI 时代创业哲学 · 30 | 融资的底层代码:周期、叙事与现金流的三重博弈

AI 时代创业哲学 · 29 | 创业时机的选择:抢跑、并跑和跟跑

点击关注,一起探索数字化的世界

🔻

关于作者

Hotcan,80后技术老炮儿和哲学爱好者

云计算和数字化转型的投资人和创业者

免责申明:

本公众号不以盈利为目的,内容仅供参考,个人及所属公司对发布的信息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如需转载,请您注明出处和保持信息完整性。如有未注明作者及出处信息或图片,请版权所有者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补上,感谢您的辛勤创作。
本文斜体字,图像或视频由OpenAI ChatGPT/Google Gemini生成,内容经由作者审核。
作者对本文原创和AI生成的内容负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时代创业的择时、择势与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