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小学科学】AI 赋能科学教育 西湖小科在省市教研活动亮风采
作者:微信文章AI 赋能科学教育
西湖小科在省市教研活动亮风采
2025 省小学科学网络教研联盟探索课题研究会议
11月 6 日下午,以“人工智能辅助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题的 2025 省小学科学网络教研联盟探索课题研究会议暨杭州市科学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在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举行。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喻伯军、省课题组专家、第 41 协同组及科学创新孵化共同体成员、杭州市科学骨干教师等齐聚一堂,通过课堂展示、主题报告、互动交流等环节,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践路径。活动由杭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春建老师主持。
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积极实践者,我区两位老师以高质量汇报与精彩课堂展示,彰显西湖区在人工智能与科学教育融合领域的前沿探索与引领作用。
科学领杭:解锁 AI + 科学教育新路径
1
活动第一阶段为杭州市“科学领杭”项目启动会议。
文三街小学童瑶老师进行了《科学领杭应用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践探索》专题汇报,详细拆解了“科学领杭”平台的核心模块与实践逻辑,从 AI 备课工具减轻教师负担、虚拟实验丰富教学资源,到 AI 学问、AI 思辨功能激活课堂互动,以《凤仙花的一生》为例,系统呈现了西湖区在 AI 赋能科学教学备课、授课、课后延伸全链条的探索成果。
2
杭州市教育发展服务中心钱锋主任以《科学领杭:探索更富成效的教与学方式》为题,提出了“搭建具有杭州特色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场景,推进更富有成效的‘人-机’协同的教与学方式探索,提升学科教师的数字素养,形成一批基于人工智能赋能的教改成果,构建智能化情景交互学习模式、推动开展方式更灵活、资源更丰富的自主学习”的期待,并要求各地重视协同配合,稳妥推进实施,针对不同对象精准施策,确保课改成果落地见效。
课堂展示:打造 AI 赋能教学示范样本
活动第二阶段为AI赋能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富春七小李晨敏老师的《复原恐龙》,引导学生利用“豆包”搜索恐龙生活环境、食物、外形等关键信息,将信息转化为指令,生成恐龙复原图,建立虚拟恐龙博物馆。文新小学汪霞老师的《相貌各异的我们》,用AI生成老年状态的照片,并利用性状描述借助AI生成学生图像,指向学生精准地观察和描述自己的性状,把抽象推理与具体形象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为科学教师们提供了鲜活的AI融合教学实践范例。
结语
此次活动中,我区两位教师展现了西湖区教师对教育数字化工具的深度驾驭能力,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西湖经验”。
我区作为杭州市教育局的“科学领杭”项目试点区,将持续探索“科学领杭”平台赋能教学,深化AI与科学教学的融合实践,以骨干教师为引领,推广优质教学经验,为学生科学素养培育注入创新活力。
供稿:教学研究中心小学部
审核:杨封友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tDsibT6iajWMSuyW2shS1wnIcYzudRiaj13Mm99O7ZMGBv6eEAZcxCL1MJjGydo0VGflswZBJxx1pSXw6dicRKBKHw/640?wx_fmt=jpeg&watermark=1&wxfrom=5&wx_lazy=1&tp=webp#imgIndex=22
西湖教育研究
西湖教育智库
学术研究中枢
教师发展平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