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的作品,版权到底算谁的?
作者:微信文章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ELiagqVbcbU5nOWLtVpn9vLUsX0gXAzZLHgtc04gic1ynhjIEJibg4cwzocHT7ffPp4c1ibrlvYianSpxuP7ZJIOJPA/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tp=webp#imgIndex=0
上周某知名作家集体起诉OpenAI的新闻冲上热搜,索赔金额高达30亿美元。无独有偶,某音乐人用AI生成的歌曲被格莱美取消评选资格——当AI的创造力爆发,知识产权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我只是让AI画了张图,怎么被告了?”
“公司用AI写的代码,专利算谁的?”
这些看似遥远的问题,正在成为创作者和企业的新雷区。
一、AI知识产权——全球都在头疼的“三不管地带”
1、著作权迷局
美国版权局明确表态:“纯AI生成作品不受版权保护”。
北京互联网法院却判决:“AI生成内容具备独创性可构成作品”。
矛盾焦点:当人类仅输入几个关键词,AI完成的画作/文章算谁的?
2、专利争夺战
2023年全球AI专利增长40%,华为、谷歌、百度等大厂疯狂布局。
危险信号:某企业用AI设计的芯片,因无法明确“发明人”被驳回申请。
3、数据侵权黑洞
斯坦福研究显示:ChatGPT训练数据中至少5%来自盗版电子书。
设计师用Midjourney商用海报,却不知模型用了未授权图库。
残酷现实:你可能正在用盗版数据训练自己的“正版”AI。
二、AI作品 “发明人”难以界定
AI创作的爆发式增长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新挑战。在版权归属方面,AI生成的作品归属难以界定;在艺术风格保护上,目前法律尚存在空白。例如,AI绘画在学习知名画家风格进行创作时,很难判断是否构成侵权。这些问题需要学术界和法律界共同探索解决方案,以平衡鼓励创新与保护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
三、全球监管倒计时
欧盟AI法案:要求披露所有训练数据来源。(2024年施行)
中国生成式AI新规:建立生成内容标识制度(深度伪造必须水印)。
当前AI作品维权成功率不足15%,但被侵权方向AI工具使用者发起的侵权索赔案激增300%。你用AI工具随手生成的作品可能已经构成侵权!
四、适度AI,坚持原创作品
随着法律、政策框架的持续完善与企业实践的深化,我国正探索一条兼顾效率与公平的AI保护加强路径。因此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坚持原创,适度AI,提高版权意识,积极进行版权登记。在AI高速发展的今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END——
立即扫码·了解更多资讯
👇👇👇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ELiagqVbcbU43oZdkvyN96cEniayqWbicuMEVCnseslZ3b5NibznXCqNiaEwfWYnrluichXpibibbRgKw3lyfQrWsicNbtg/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randomid=8l3uprgf&tp=webp#imgIndex=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