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怕 AI 抢了讲台:一位高中语文老师的 AI 批改心路记
作者:微信文章“我曾怕 AI 抢了讲台”
一位高中语文老师的 AI 批改心路记
“连作文都要让 AI 批?那我们这些教了十几年语文的老师,还有什么用?”
当学校推荐试用 AI 作文批改工具时,我对着屏幕里的批改“智能体” ,攥着鼠标的手因愤慨而迟迟点不下去,似乎全身上下都在抵触。
出于不信任AI能帮助生为人师的我:它读得懂学生文笔里的细腻情感吗?能从“也许这就是青春”中捕捉成长困惑吗?可又怕——若它批得更快更准,学生会不会说“老师不如AI懂我”?这份不信任与替代恐惧,始终萦绕。
第一次的试探:
我带着 “课件” 考 AI,像在 “监考”
第一次用 AI 批作文,我忐忑的做了充分的 “准备”—— 先把上次作文课课件、带有批阅的高分示范文拍了照,上传到工具里的 “自定义量表” 板块,并在自定义评价量表中细细核对批改意见。接着,我选了班里最棘手的 12 个学生的议论文 —— 全是 “论点飘、素材旧” 的典型,而这几个孩子是每每批这堆本子都要花掉整整一下午的迷糊蛋。上传完作文,我抱着胳膊坐在电脑前 “监考”,心里暗忖:“要是它没按我的要求批,我立马关掉页面,以后再也不碰这东西。”
可没等我喝完一杯茶,批改报告就弹了出来。
换我,我会在评语里明确写下 “论据不贴切、分论点需加强”,但“智能体”的批注里,先特别列出问题段落,然后根据我课件里的教学指导,既符合题目要求又能呼应分论点.
令我意外的是,“智能体”还能 “自定义批改量表”:根据高考作文的1~5类,从 “关键概念前后一致度程度”、“观点成立且辩证程度”、“理由成立且充分程度” ……甚至连 “理由成立且充分程度” 都根据评分标准一一按照课件要求,甚至把我在课件里画的重点 “分论点要‘小而具体’” 列进了扣分说明。
这些几乎紧贴高考的批改意见让我心里一震:它不仅没按预料中的流水线评价,还把我的教学要求 “搬进” 了批改里 —— 连我课件里强调的 “分论点扣题三原则” 都记得清清楚楚,没有半分冰冷的机械感。
更惊喜的是批量 “批改” 的效率 —— 以前我批一个班的作文最少需要两个小时,还是不逐句逐段写评语的情况下,而 AI 半小时就完成了,并且对每篇批注都按照着我的所有要求详细的给予了评价,甚至修改建议都对应着我课件的知识点。
原来 AI 不是 “冷冰冰的机器”,而是能按我的 “标准” 干活,帮我实现 “批量批改不跑偏、个性化指导紧贴课件” 的左右手。
让我彻底放下 “被替代” 焦虑的,是一次作文讲评课
九班的雯雯拿着作文本来找我
那一刻我突然醒悟:AI 从来不是要替代我,而是在 “翻译”和“诠释”我要的教学思路。
它会记得我要求的 “作文要沾生活气”,所以在批注里会提醒学生 “加个校门口早餐摊的细节”;
它能知道我批改时看重 “论点扣题”,所以会把我的 “审题偏差” 转化为 “你写的‘坚持’很动人,但题目要‘坚持中的变通’,就像你上次月考后调整复习方法那样”。
甚至有次,我批完作文后忘了补充 “用 2024 年感动中国人物当素材”,AI 在批注里加了句:“老师之前提过‘热点素材要新鲜’,今年的‘张桂梅校长扎根山区’案例,很适合这里哦。” 学生看完跟我说:“老师,您现在的批注让我更清楚到底应该怎么改了!”
这时我才懂,AI 在做的不是 “抢讲台”,而是帮我把有限的精力,花在更有温度的地方 —— 以前我要花两小时写批注,现在能腾出时间和小宇聊 “怎么把航天案例写得有情感”,能陪雯雯一起改结尾,能在班会课上跟大家聊 “作文里的生活小事”。
现在的我:
把 AI 当 “搭档”,重新站在完整的讲台
如今再用 AI 批作文,我再也没有当初的戒备和抵触。它已经成了我的 “搭档”:
我负责捕捉学生作文里的 “成长信号”—— 从 “迷茫” 到 “坚定” 的心态变化,从 “流水账” 到 “有细节” 的进步;
AI 负责把我的 “专业判断” 拆成学生能懂的步骤 ——“这里加个家乡的例子”“这段可以像您上次讲的那样分层论证”。
有次家长会上,一位妈妈说:“孩子现在写作文,会主动说‘老师上次作文跟我说,让我多了解热点时事’,再也不是以前憋到半夜才写完、一直忐忑不安的样子了。”
听到这话我忽然明白:真正的教学,从来不是 “谁比谁厉害”,而是 “谁能帮孩子更好地成长”。
AI 能批得快、批得细,但它读不懂学生作文里 “奶奶剥得橘子最甜”其实是对奶奶的思念,也看不到孩子改了五遍后的沮丧和不安 —— 这些,永远是我们教师的 “不可替代”。
现在的我,终于能从 “批改流水线” 里抽出身,把更多时间留给讲台:去跟学生聊作作文时的技巧,去听他们说写作时的困惑,去陪他们一起把文字打磨得更有温度和深度。
而 AI,就像我手里的一支 “智能笔”,帮我把对孩子们的爱,更精准地传递给每个孩子。
如果此刻的你,也像曾经的我一样,怕 AI 冰冷模式化、怕被替代,不妨试着点下 “开始批改” 的按钮 —— 你会发现,它不是来抢讲台的,而是来帮你把讲台还给你、来帮你继续将孩子们眼中的光点燃。(扫码体验:和我一起,让 AI 当你的教学搭档)
扫码入群
报名扫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