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美关税战接力的评估:稀土PK关税
作者:微信文章特朗普及同僚集体蒙圈了。
中国突然发布稀土限制方案,以稀土贸易为兵器,完全出乎美国的意料,认为不可思议;美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制,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全球股市应声大跌。
这个结果太严重了。
那么 ,首先要关注的是中国为什么要突然打出稀土牌?这当然并非不可思议,说明的是,中国对下一轮关税谈判已经有了基本的判定:美国将加码。因此做出了以战止战的应激反应。
美国为什么要加码?
财长贝森特判断中国将在关税谈判中做出重大让步,因为房地产的下行趋势决定了中国难以走出通缩的困局,房地产量级太大,与股市相比,政策的推力有限。实际上彭博社消息,中国曾向美国提出一项价值 1 万亿美元的大规模投资计划,以此换取美方撤销针对中企在美投资与贸易所设的国安限制。
这里需要插入一些比较数据,从一个更大的背景上看事件的发生。
以美元计,2025 年 1-7 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 6.1%;美国进口规模同比增长 10.7%。在时间换空间的赛跑中,中国要寻找出口的替代市场,美国要寻找进口的替代市场,美国略好,没有被拖垮。消费者价格指数(CPI)2025 年 1-8 月,美国同比增长约 2.58%;中国 同比下降 0.1%;美国没有出现大通胀,中国也没有走出通缩。8 月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2.6%,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 2.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 4.0%,整体上,美国的数据略胜一筹。
也就是说时间给了美国信心,完成了替代市场的重构,便是本质上实行贸易禁运的明斯基时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不时地放出狠话,而中国做出了应激反应,并非”不可思议“;只能说是特朗普没想到的,中国打出的是一张稀土牌,而不是投资牌,这的确很富于戏剧性。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稀土牌是一张什么样的牌。
国内的自媒体几乎把稀土牌当屠龙刀了,稀土牌短期有杀伤力,长期无效;它可以是一种政策表态,不宜成为攻击性的兵器。
还是让数据来说话,先来看稀土在总量贸易中的分量,稀土及相关制品全年全球贸易总额约 89 亿美元,同期全球货物贸易总额 32.7 万亿美元,占比仅约0.027% ,其中,中国的占比当在70%以上,但相对全球贸易微不足道,而中国自己也在控制资源,主要是利用技术优势做深加工,2024年中国进口稀土是出口稀土的2.35倍;再看储备资源,中国:4400 万吨,全球占比 37%;越南:2200 万吨(20%);巴西:2100 万吨(18%);美国:1400 万吨(12%);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合计占比约 13%。37%的确是第一储备大国,也可以说形成了垄断,但37%就要了老美的命,断了战略资源根,这种说法没多大意思。稀土不是屠龙刀,美国每年进口稀土的总额占全球总额的20%,何况,中国并没有打算断美国进口稀土的根,如果把稀土当兵器,差不多是在宣战了。
稀土的贸易份额微不足道,但它影响了高科技产业,纯度是中国的优势,日本已经达到了中国的纯度6N级99.9999%,但产能主要在中国。
既然影响这么大,为什么说短期有杀伤力,长期无效?
短期(1-3 年):中国控制全球 92% 的稀土分离提纯产能、88% 的稀土永磁体产能,美国高端制造对中国稀土成品依赖度超 85%,短期不太可能补齐产能缺口;但美国已启动 3 个本土稀土矿开采项目,并与澳大利亚、日本合作开发海底稀土矿,在2023 年已经试开采成功,美国是有准备的,预计 2028 年后对中国稀土依赖度或降至 40% 以下,替代趋势明确。中国的稀土方案不仅仅是针对美国,而是覆盖了全球,同样会遭遇整个国际市场的反制。美国矿产专家的评估是二年。
真要禁售,日本稀土的战略储备可以动用,支持美日需求5-8年。
既然没有一剑封喉的功效,那就要算贸易额的影响,因为双方谈判的核心就是贸易额,稀土也不太可能封禁,那等于自毁规则。35亿稀土出口对8000亿美元的出口,相比之下,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如果真在11月1日执行,2025年将应了网上的戏言:2025年将是今后最好的一年。
不过,谈判谈判,谈谈判判,双方其实都留有余地,看看谁先眨眼。美国已经开始松口,因为美国目前还没有能力拒绝中国8000亿美元的商品。
天气渐冷,贸易谈判不可怕,可怕的是历史的轮回,有太多的迹象在重复同一个故事,新冷战时代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