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特朗普加征100%关税再掀关税战!普通人如何守住钱袋子?
作者:微信文章突发: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
2025年10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布: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并实施关键软件出口禁令!消息一出,全球市场剧烈震荡:
01
关税加征100%的影响?
●港股暴跌:恒生指数单日跌9.4%,科技股崩盘12.8%
●A股跟跌:外资加速撤离,人民币汇率承压
●供应链冲击: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利润骤降
这不是第一次,但可能是最狠的一次!
回顾贸易战历史:
2018年: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A股跌穿3000点
2020年:疫情+关税双重打击,全球供应链瘫痪
2025年:100%关税+技术封锁,冲击远超以往
100%关税=美国物价直接翻倍?
以前一件衣服到美国港口报价10美元,加25%关税=12.5美元;
若真加100%,就是20美元!
美国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层层加价,终端价格可能翻2.5倍。
美国通胀再起,美联储不敢降息;
加税→进口货涨价→美国老百姓买啥都贵→美联储不敢降息→利息继续高→美国政府还债更吃力。
一圈下来,成了死循环。
市场怕的不是关税那几个百分点,而是它可能点燃“滞胀”这个大炮仗:经济不动、物价猛涨,
国内最关心的问题:
⏩ 物价会涨吗?——进口商品(iPhone、汽车、奶粉)价格可能飙升
⏩股市会崩吗?——短期恐慌难免,但长期看政策应对
⏩钱该放哪?——单一人民币资产风险加大,必须配置美元对冲!
02
对美元和人民币的影响
回看过去10年:
2015年:6.2→6.9,一年贬值11%;
2018年:6.3→7.1,贸易战一年贬值12%;
2020年:7.0→6.4,疫情美元大放水,升值9%;
2023年:6.7→7.3,美联储激进加息,贬值9%。
美元和人民币汇率本来就像秋千来回晃,现在荡在低位,接下来往上甩的空间更大。
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
中美息差扩大,外资持续流出
很多人问:“国内还会再降息吗?”——肯定降。
官方叫“适度宽松”,翻译成人话就是“继续降准降息”。
咱家政策向来一根筋:上一轮“稳健”从2009年用到2024年,整整15年;
2025年刚换成“宽松”,少说也要管5–10年。
这段时间里,降息是日常,长期是低利率周期。
国内降息周期开启,人民币购买力下降
03
全球“去风险化”浪潮
苹果、特斯拉加速向东南亚转移供应链
外资减持中国资产,增持美股、黄金
单一货币=财富裸奔
很多人只看到“关税”“通胀”“股市跌”,
但真正的危险,不在市场波动本身,
而在于你——手里的钱是不是都押在一个国家、一种货币上
关税只是表象,背后是美元的力量博弈
表面上看,这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
但实质上,这是美元霸权的又一次“自我修复”。
美国通过加关税、制造地缘紧张,
吸引资本回流本土,强化美元需求。
而一旦美元走强,其他货币往往被动承压。
就像过去几年:
2022年英镑暴跌;
2023年日元创下30多年新低;
2024年人民币一度跌破7.3;
这种“此消彼长”的循环,是全球资本在美元体系下的必然结果。
美元在涨,其他货币就在贬。
而你手中的财富,很可能正在被无声地稀释。
人民币的稳,其实是“被动的稳”
很多人看到人民币汇率在7.2左右徘徊,会以为“我们很稳”。但其实,这只是表面的平静。
一方面,国内经济仍处在恢复期,另一方面,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依旧影响着全球资金流动。
当美元维持高息,人民币就面临外流压力;
当美联储降息,美元回落又会带来输入型通胀。
结果是:我们的生活成本在上升,但资产增值速度却赶不上。
这,就是“看似稳定、实则被动”的困境。
04
全球货币轮番贬值,风险来自“单一持有”
货币体系的波动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所有资产都在同一个篮子里。
过去十年,太多案例印证了这个逻辑:
日本家庭在长期低息环境下,
纷纷把储蓄转向海外,被称为“渡边太太现象”;
土耳其货币危机后,中产资产缩水一半;
俄罗斯卢布暴跌,普通人几十年积蓄化为乌有。
他们的共同点是:没有多币种配置。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
如果储蓄、房产、投资都集中在单一货币上,
一旦出现系统性波动,几乎没有转身余地。
05
美元资产的意义
很多人提到“美元资产”,第一反应是——炒汇?投机?
其实,真正的美元配置,不是为了赌涨跌,
而是为了在全球经济周期中获得一份对冲与安全感。
美元资产的优势有三点:
1️⃣ 流动性高 —— 全球结算体系以美元为核心,资金可快速调度;
2️⃣ 信用背书强 —— 美债市场深度大,是全球避险资金的主要去处;
3️⃣ 周期错位性 —— 当新兴市场承压时,美元资产往往能起到平衡作用。
换句话说,美元资产是“防御型配置”,
不是为了赚快钱,而是为了让资产结构更稳。
06
香港保险:普通人实现美元配置的桥梁
对于多数家庭来说,
想直接买美债、开境外账户,难度都不低。
而香港保险,恰好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合法合规的通道。
它的特点是:
⏩ 间接持有美元资产:保单以港币/美元计价,挂钩全球市场(美股、债券、地产)美元计价、美元结算,实现自然的汇率分散;
⏩货币自由转换:可随时将收益换成人民币、欧元等(应对汇率波动)
⏩收益稳健、复利增长6.5%,以长期分红为主碾压内地储蓄险(2%)、银行定存(1.5%)
⏩灵活提取、可传承,既能满足家庭储蓄,又能规划下一代;
⏩避税避债:资金独立性强,能有效隔离个人与企业风险,保单资产受法律保护
许多高净值家庭早已把它作为“家庭美元资产配置”的基础部分。
但其实,这并非只属于富人。
对普通中产来说,
合理分配部分储蓄在美元保单中,也是在为未来“买一份安全感”。
2024年内地客赴港投保628亿港元
2025年Q1香港保费暴涨43%,富人用脚投票
07
配置之前,你要清楚的三件事
当然,任何资产配置都不是完美无风险的。
在考虑美元保单或境外保险前,你要清楚这三点:
1、汇率波动依旧存在 —— 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会影响短期价值;
2、 产品差异显著 —— 不同公司的分红机制、费用结构差距大;
3、流动性要规划好 —— 保险属于中长期资产,不适合短期挪用。
因此,配置前一定要清楚自身目标,
让资产分层——短期流动、中期增值、长期传承。
这样才能在不同周期中保持稳健。
📌温馨风险提示: 本文仅为个人经验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涉及风险,入市前请充分了解相关规则。
结语
财富安全感,来自“多货币思维”
经济会周期波动,政策也会变化,
但你的财富,不能被动随波逐流。
不要让所有积蓄被绑在单一货币上。
让资产布局更国际化一点、结构更稳健一点,
就是对家庭最好的保护。
往期文章:
⏩港险工具使用
⏩【重磅】内地人还能开香港证券账户!盈立证券开户全攻略
⏩【揭秘】香港打新秘籍暴利玩法:新手也能年捡数万,老手年赚80万?
⏩中国房价20年暴涨史终结?2025年还能买房吗?普通人财富保卫战这样打!
⏩全球资产狂飙,黄金、美股、比特币全线上涨,唯独中国房价??普通人如何分一杯羹?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内容让你有新的收获,点个 ❤ 红心,转发给同样需要的朋友。
如果你也想了解更多关于香港储蓄险的详细信息,可以 添加规划师进行1V1咨询建议,让我们一起为你的未来做出更好的准备!
⬅ 添加客服1v1免费咨询
沟通解决丨保险需求/问题
定制丨保险方案
服务丨投保、保险理赔
END
注: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均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图片均源于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
本平台将及时审查并删除被侵权内容,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所有内容仅供信息交流和业务探讨一般市场信息分享,而非提供法律建议,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