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10-6 16:41

AI研报|高盛:AI的繁华之下,一场“铁锈”革命正悄然开启

作者:微信文章
高盛重磅预警:AI的下一战,不是算法而是“铁锈”!
电力、网络、冷却……这些AI时代的“钢筋水泥”,正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当我们谈论AI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是OpenAI的又一次惊艳更新,是英伟达不断刷新的股价,还是科技巨头们动辄千亿参数的庞大模型?

高盛最新发布的研报《Powering the AI Era——AI的“铁锈”革命》却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报告尖锐地指出:AI竞赛的上半场是“芯片战”,而下半场,将是残酷的“基础设施战”。 那些看似传统、甚至有些“铁锈”的领域——电力、网络、冷却系统,正一跃成为决定AI未来的战略资源。

一、从“硅基”到“铁基”:AI繁荣下的底层焦虑

报告开篇即抛出一个核心观点:AI模型的发展速度,正在远超摩尔定律。训练一个顶级大模型所需的算力,每几个月就会翻一番。这种对算力无休止的饥渴,最终传递到了一个最基础、最古老的要素上:能源。

高盛估算,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以每年15%的复合增长率飙升。这意味着,AI本身可能将吞噬掉全球电力供应的一个巨大份额。问题随之而来:电从哪儿来?

这不再是科技公司能单独解决的问题。它牵扯到电网容量、发电结构、输电效率,甚至地缘政治。报告将这种困境称为 “AI的电力鸿沟”——模型雄心与能源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二、四大支柱:撑起AI时代的“铁锈”基石

高盛认为,要填平这道鸿沟,必须建立起四大核心基础设施支柱:

1、电力:AI的“新石油”
这是最根本的瓶颈。未来的数据中心,特别是智算中心,将不再是“耗电大户”,而是“电老虎”。其对电力的稳定性和规模要求极高。这为核电、天然气(过渡能源)、以及电网设备供应商带来了历史性机遇。谁能提供稳定、大规模、且尽可能绿色的电力,谁就能在AI时代占据先机。

2、网络:数据的“超级高速公路”
海量数据需要在成千上万的GPU之间高速流动。传统的网络架构早已不堪重负。高盛强调,超高速、低延迟的光网络设备(如相干光学器件)和液冷解决方案的普及变得至关重要。这不仅是速度的竞赛,更是效率的生死线。

3、冷却:给“AI大脑”降温的冰甲
传统的风冷技术在超高密度计算的AI集群面前已经捉襟见肘。液冷技术,特别是浸没式冷却,将成为标配。这不仅能大幅降低能耗,更能允许芯片以更高性能运行。报告预测,冷却系统市场的增长将远超预期,成为一个隐形的黄金赛道。

4、土地与区位:战略选址定生死
未来的数据中心不能再随心所欲地建设。它必须紧邻廉价的绿色能源(如水电、风电基地)、充足的水源(用于冷却),并具备优越的网络节点地位。区位选择本身成了一种核心战略能力。

三、下一个万亿风口藏在“隐秘的角落”

高盛的这份报告,为投资者描绘了一幅全新的投资地图。如果说AI应用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那么支撑这些应用的“铁锈”基础设施,其需求则是确定且迫切的。

投资机会将沿着两条主线展开:

1、直接受益者:包括公用事业公司(发电、输配电)、网络设备商、冷却技术供应商、数据中心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等。它们是AI浪潮中最先收到“入场券”的“卖水人”。

2、间接受益者:那些能够有效整合这些资源、规模化建设和运营高效智算中心的巨头(如云服务商),将建立起更深的护城河。

四、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高盛用“铁锈革命”这个词极为精妙。它提醒我们,每一次技术革命的光鲜背后,都离不开厚重、坚实的物理世界作为基石。就像工业革命依赖钢铁和铁路,数字革命依赖半导体和光纤一样,AI革命正将自己的命运,与最传统的“铁锈”行业紧密捆绑。

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奇点时,一场关于瓦特、焦耳和比特的“铁锈”革命,已在静悄悄中决定了这场竞赛的格局。这不再是纯软件的竞争,而是一场关于能源、土地和硬件的全面战争。

这场革命,没有退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研报|高盛:AI的繁华之下,一场“铁锈”革命正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