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10-6 13:32

AI赋能制造,讯飞书写时代答卷!

作者:微信文章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科大讯飞展示的十大“黑科技”犹如一把把钥匙,正开启中国制造强国建设的新境界。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彰显了技术的硬核实力,更折射出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深层逻辑。

在感知维度,AI工业内窥镜与声学成像仪组成了数字世界的“千里眼顺风耳”。前者能捕捉飞机发动机上0.01毫米的裂缝,后者可监听200米外的气体泄漏,二者将不可见的风险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图谱。这种精准诊断能力背后,是时序信号统一表征技术的突破性应用,使设备运行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得以系统化解析,彻底改变了传统依赖人工经验的粗放式管理。

质量管控环节的变革同样令人振奋。电机声纹质检装置通过工业声学大模型实现听音识故障,将错检率从5%降至1%以下,成本减半且全天候运作。这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标准的统一——当所有产品都经过同一双“数字耳朵”检验,制造业的价值链条便获得了新的信用锚点。

而多语言AI透明屏则破解了全球化拓展的语言迷局。支持37种语言实时翻译的它,让跨国合作摆脱了手势比划的时代,使技术标准与管理经验得以无障碍流转。从东盟博览会上的星火多语言模型到世界制造业大会的同传系统,讯飞正在构建跨文化沟通的数字桥梁。

更具革命性的突破在于具身智能采训推一体机。通过示范教学让机器人举一反三的能力,本质上是将人类的工艺智慧编码为可复制的机器语言。这种“教—学—用”闭环模式,使中小企业也能拥有大企业的智能化改造能力,加速了行业整体升级步伐。

羚羊工业大模型3.0的发布标志着平台化思维的胜利。时序基础模型的统一建模能力,解决了以往各场景碎片化定制的痛点;三大智能体产品则像乐高积木般灵活组合,覆盖生产管理、碳减排和市场营销全链条。这种模块化架构既保持了专业深度,又赋予了系统开放性。

值得点赞的是技术落地的人文温度。AI黑板让历史名人走进课堂激发童趣,助听器用多模态字幕重塑听障者的社交尊严。这些民生应用证明,智能制造并非冰冷的效率机器,而是承载着改善生活的终极使命。

纵观全局,讯飞的创新始终贯穿着自主可控主线。从全国产算力平台到星火大模型,每个技术节点都坚持国产替代。这种战略定力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尤为珍贵,为中国制造业构筑了安全可靠的技术底座。

此次展会上的每项成果都是对“AI如何让制造更强”的具体作答。它们不是孤立的技术亮点,而是相互联结的生态系统;不仅服务于当下的效率提升,更着眼于未来的模式革新。科大讯飞用实践证明,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既是加速器,也是稳定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赋能制造,讯飞书写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