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软件到 AI 巨头?用友网络 37 年转型路:AI 如何重塑企业服务新生态
作者:微信文章提到企业数字化转型,你可能会想到 SAP、Oracle 这些国际巨头,但在中国市场,有一家本土企业已默默深耕 37 年,从早期的财务软件服务商,成长为如今覆盖全球 40 多个国家、服务超 1300 家海外企业的云服务龙头 —— 它就是用友网络。如今,随着 AI 技术席卷各行各业,这家老牌企业正迎来新一轮转型关键期。连续两年半的业绩承压后,2025 年二季度它交出了收入同比增长 7.15% 的成绩单,AI 相关合同签约金额超 3.2 亿元,这些信号是否意味着它已度过最艰难的转型阵痛期?AI 又将如何改写它的未来增长逻辑?一、37 年进化史:从 “财务软件之王” 到 “企业云服务领航者”1988 年,用友网络的前身在北京成立,彼时中国企业数字化尚处于萌芽阶段,它以一款财务软件打开市场,迅速成为国内财务软件领域的 “领头羊”—— 这是用友的第一个十年,也是中国企业数字化的 “启蒙时代”。进入 21 世纪,随着企业管理需求升级,用友果断从单一财务软件向 ERP(企业资源计划)转型,2001 年登陆上交所后,它陆续推出覆盖供应链、人力资源的全流程管理软件,服务对象从中小企业拓展到央企、国企,保利集团、国投集团等超 70% 的央企都成为它的客户。如果说前 20 年是 “软件时代”,那么 2016 年开启的 “云转型 3.0 战略”,则是用友的第二次重生。这一年,它宣布全面聚焦企业云服务,将传统软件的 “一次性售卖” 模式,转向 “订阅制” 云服务 —— 就像从 “买光盘” 变成 “开会员”,这种模式虽短期内影响收入增速,却为长期稳定增长打下基础。截至 2024 年,用友的云服务收入占比已达 74.9%,远超传统软件业务;2025 年上半年,小微企业云服务新增客户 14.3 万家,中型企业订阅收入增长 65.8%,从大型企业到小微企业,它已构建起覆盖全规模企业的数字化服务生态。二、AI 时代的 “破局点”:10 分钟部署 “数智员工”,重塑企业效率2023 年以来,AI 大模型的爆发让企业服务行业迎来新变量,用友也迅速将 “AI 至上” 定为核心战略。不同于互联网公司追求 “通用大模型”,它的 AI 布局从一开始就紧扣 “企业场景”—— 毕竟,对企业来说,能解决财务报销、供应链管理等实际问题的 AI,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技术。2025 年 3 月,用友推出 “BIP 企业 AI”,打出 “10 分钟部署一个智能员工” 的口号。这个 “智能员工” 到底能做什么?在财务场景中,它能自动识别 95% 的非标票据,将审核效率提升 10 倍;在供应链领域,它能实时监控供应商风险,还能预测采购价格,帮企业节省 15% 的成本;就连员工考勤、报销审批这些日常工作,也能通过 AI 自动完成。更关键的是,这些 AI 功能并非 “独立工具”,而是深度嵌入 ERP、CRM 等核心业务系统 —— 比如招商局集团用它优化物流调度,中国五矿靠它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这种 “业务 + AI” 的融合模式,让它在 2025 年上半年斩获超 3.2 亿元的 AI 相关合同,远超同行水平。为了让 AI 更 “懂企业”,用友还搭建了独特的 “四维模型”:统一的数据底座确保企业数据安全,嵌入式 AI 让功能随用随取,实时智能运营能动态调整策略,结果可信则满足央企、金融等敏感行业的合规要求。这种 “安全 + 实用” 的双重优势,让它在国产化替代浪潮中占据了先机。三、全球化与订阅制:两条腿走路,打开增长新空间除了 AI,用友还有两个关键动作值得关注:一是加速全球化,二是深化订阅制转型。在全球化方面,2023 年启动 “全球化 2.0 战略” 后,用友不再只服务 “中国企业出海”,而是主动扎根海外本地市场。它在新加坡设立数据中心,在越南、日本、德国等 12 个国家建立业务机构,2025 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 24.9%,签约金额增速更是高达 42.5%—— 如今,它服务的海外客户中,60% 是本地企业,从东南亚的制造业到中东的能源公司,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订阅制转型则是一场“长期主义” 的修行。从 2016 年至今,用友用近 10 年时间将业务模式从 “一锤子买卖” 转向 “长期服务”:2025 年上半年,它的订阅相关合同负债达 23.1 亿元,同比增长 25.9%,这意味着未来有大量 “确定性收入” 待释放;中型企业 YonSuite 产品的续费率更是高达 95%,说明客户对这种 “按需付费” 的模式越来越认可。当然,转型路上也有挑战:订阅制初期会拉低毛利率,2024 年用友毛利率为 47.54%,较 2017 年下降 23 个百分点;为了降本增效,它近一年半优化了 5844 名员工,管理层也经历了多次调整。但从 2025 年二季度数据来看,单季毛利率已回升至 54%,收入增速转正,这些信号都表明转型正在 “阵痛后见效”。四、行业风口下的用友:企业服务的下一个十年,拼什么?当下的企业服务行业,正面临三大趋势:云化、AI 化、国产化。而这三大趋势,恰好与用友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从云化来看,2025 年全球企业管理软件市场规模预计达 6850 亿美元,其中云服务占比首次突破 58%,中国 SaaS 市场更是以年均 20% 的速度增长,用友 74.9% 的云收入占比,已走在行业前列。从 AI 化来看,Gartner 预测到 2027 年,63% 的企业行政管理流程将通过 AI 自动完成,用友的 “业务 + AI” 模式,正好踩中了 “AI 落地企业” 的痛点 —— 毕竟,对企业而言,AI 不是 “炫技工具”,而是能降本增效的 “生产力”。从国产化来看,随着信创产业深化,央企、国企的数字化采购更倾向本土厂商,用友服务超 65% 的国企和地方骨干企业,在功能性上已追平国际巨头,这种 “本土化服务 + 合规保障” 的优势,让它在替代浪潮中占据了有利位置。结语:转型阵痛后的新生,用友的下一个十年37 年时间,用友从财务软件起家,经历了 ERP 时代、云转型时代,如今又站在 AI 时代的风口。它曾因转型付出短期业绩的代价,但 2025 年的一系列数据表明,AI 商业化闭环已跑通,全球化和订阅制也开始发力。对用友来说,下一个十年的关键,在于能否持续将 AI 转化为 “客户价值”—— 毕竟,企业服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永远是 “解决实际问题”。而对整个行业而言,用友的转型之路也提供了一个参考:本土企业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找到差异化优势,如何用技术重塑传统业务,如何在长期主义与短期业绩之间找到平衡。未来,当 AI 进一步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业务环节,当全球化布局打开更大市场,这家 37 岁的 “老牌企业”,或许能交出一份更惊喜的答卷。你觉得,用友能成为中国的 “SAP” 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注:文档部分内容可能由 AI 生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