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消费避坑指南
作者:微信文章·
·
·
现在直播间里吆喝卖货的,可能不是真人主播,而是AI 生成的 “数字打工人”!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AI 宣传、AI技术为各行各业注入新的动能,推动市场营销出现新的变革。但这些“高科技” 背后藏着不少坑 —— 虚假宣传、身份造假、出问题了没人担责的事儿最近特别多,涉及AI技术应用的消费纠纷也时有发生,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投诉举报中心提醒您谨慎消费及时避坑。
01及时查验AI内容
购买AI智能电子教学产品时让商家现场演示对应使用说明及出版社的教材内容;把“教材版本一致”写进收据或合同,并盖店铺公章;保留包装盒、序列号、宣传页,出现问题7日内尽快维权。
02理性看待AI技术
对“AI定制”“智能优化”等概念保持理性,不盲目为技术溢价买单。购买带有AI“黑科技”宣传的医疗保健、家电数码等商品时,要求商家提供书面的产品性能说明书等,拒绝为所谓的高科技宣传下单。
03注意留存AI证据
决定购买产品时,留存AI宣传截图、直播回放、聊天记录等证据,注意核对产品信息与AI宣传是否一致,充分知悉交易相对方的经营主体信息、质保期限、售后责任等。
遇有纠纷时,可拨打12315、12345热线或登录市场监管部门全国12315互联网客户端、12315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支付宝、百度小程序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供稿丨投诉举报中心编辑、发布丨新闻宣传处
·
自治区市场监管厅
开展系列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好看的人都“在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