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教学第一part:作文批改
作者:微信文章今天妹妹带回来了三年级的第一篇作文的批改,她有点沮丧地说才得了69分。我拿过来一看,两页纸的批改报告,一看就是ai生出来的。每一句内容的好坏,应该怎样写,很详细,最后还有个范文。应该说看起来确实比以前老师人工批改的要详实。但是我仔细看了看,觉得不妥。这一篇作文是写《猜猜他是谁》,典型的人物描写。作为人生第一篇正式的作文,8岁的孩子在写法上稚嫩是正常的,在内容上会有些发散和跳跃也是可以理解的,都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ai修改后的作文确实词藻华丽,结构完整,通篇各种修辞手法,一看就是典型的高分作文。但孩子自己都说“这都不像我写的那个同学了,老师是不是不认识***呀?”。我认真想了下,决定还是告诉她,这并不是老师的手和脑修改出来的,而是AI,不用去纠结分是高还是低,也不用完全照着这个修改来。然后和她一起梳理了下报告里批改的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
我想起我小学那会儿写作文。当时要写一篇“我的文具盒“,可是那会儿家里穷,文具盒这种非必需品肯定没有的,我很愁,妈妈就让我去想象,假如能有一个文具盒,我想要什么样的,它的颜色、样子和功能,以及它带给自己的便利和快乐,通过想象,我完成了那篇作文。还有一次要写“我的家”之类的,我不知道如何下笔,妈妈引导我去看小院里的柿子树,让我回忆春天发芽时它的样子,夏天风吹来时的样子,秋天结满柿子的样子,冬天光秃秃的样子,又让我想每到夏天会在小院里放一张竹床,我和哥哥躺着看满天的星星,妈妈拿着蒲扇给我们扇风,我们一家人聊天的情景……在妈妈絮絮叨叨的引导声中,我的脑子里好像跳出来很多的画面,作文也就顺利成章地写出来了……这种引导我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发挥想象是我写作文的开始,让我不会恐惧于写作。妈妈没有教我如何用华丽的词藻和修辞,她只是用最通俗的话语让我去观察去想象。
儿子小学写作文时,我也辅导过一段时间。还记得他写“我的小屋”时,我引导他除了描写小屋的布置和格局,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写一写,比如早上拉开窗帘阳光进房间的样子,风吹进来时的惬意,和朋友一起在小屋玩的欢乐,甚至可以具体描写某一次玩的场景。我想这大概也是一种传承吧,虽然现在没有了小时候的小院和柿子树,可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想象仍然可以继续。后来也没有听儿子说写作文是件困难的事,甚至有一次他拿了本《寻宝记》上厕所,几分钟出来后就说里面这个“序“就是一篇好的作文题材呀。
网上说现在的小学生作文水平越来越“早熟”。三四年级的孩子,写出来一篇作文,已经是相当得漂亮,无论是结构、内容还是遣词造句,都很完美,但看着有点千篇一律。写作文和写作虽然不是一回事,但是都需要去体验去观察,去打磨,如果只是用AI批出一篇详尽的报告和漂亮的范文,让孩子拿回家自己对照着来修改,那有多少是孩子能自己领会到的呢?AI是能给教学带来便利,比如美术课上用AI让孩子的画动起来,教古诗词时用AI个诗人面对面,都是很好的。但是需要情感,需要思辨能力,需要审美等方面的知识,用AI教学会不会适得其反呢?
比较讽刺的是,我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良品辅子用AI生成的广告的海报,是这样的:
它很漂亮,可是不符合常识。就像AI,它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却没有理解能力,没有常识。如果孩子们也习惯一切以AI为指导和标准,那会不会逐渐失去思辨能力?面对信息超级爆炸的时代,没有思辨能力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看来是要好好考虑一下,在这种教育变革中,要如何调整辅导孩子学习的方式。这对家长也是一种考验,与时俱进不是说说而已,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是王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