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9-26 03:42

AI赋能助推中医融入全球医疗体系(附股)

作者:微信文章
查阅汇总相关数据统计,到2025年,中医在国外的发展取得以下趋势性成果:

一、在政策认可方面,已有59个国家和地区承认针灸合法地位,29个世卫成员国立法规范中医药使用,澳大利亚成为首个立法承认中医的西方国家。

二、在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加拿大昆特兰理工大学开设首个中医学士学位课程,德国、马来西亚等国高校引入中医专业,AI远程教学平台助力全球人才培养。教育革新、虚实结合
1.
虚拟实训
•新加坡中医学院VR针灸模拟器可实时纠正进针角度误差•美国NCCAOM考试引入AI判卷系统,解决手法操作评分主观性问题
2.
知识图谱
•全球首个中医症状-方剂关联图谱(含28万组关系对)在荷兰莱顿大学投入教学•哈佛医学院AI辅助系统可自动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


三、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成果:美国有8000多家中医诊所,德国医院将针灸纳入治疗体系,中医在慢性病、疼痛管理等领域效果显著。临床验证得以强化:
1.
疗效分析
•IBM Watson分析12万例针灸治疗偏头痛病例,证实有效率较安慰剂高37%•英国NICE指南引用AI循证研究,将针灸纳入腰痛一线疗法
2.
副作用预警
•澳大利亚TGA搭建中药不良反应AI监测平台,预警响应速度提升20倍



四、在科技融合发展方面:全球病例数据库、中医四诊仪等数字化工具推动标准化,解决疗效验证难题。诊断与药材溯源正朝智能化方向发展:如
•舌诊/脉诊AI系统(如上海道生医疗研发的"四诊仪")实现数据量化,误差率<5%•德国Charité医院应用AI舌象分析辅助慢性胃炎诊断,准确率达82%•区块链+AI构建中药全生命周期追踪系统(中国-东盟中药材数字化平台)•韩国同仁堂采用近红外光谱AI检测,3秒完成药材真伪鉴别


五、在市场容量与增长方面:全球中医服务市场规模超800亿美元,欧美针灸、中药需求年均增速15%。预计:
1.2026年突破:FDA或批准首个AI辅助研发的中药复方(当前在研项目17个)2.产业融合:中医诊所智能诊疗系统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59亿(CAGR 22.3%)3.标准输出:ISO/TC249已立项AI中医标准11项,中国主导其中7项

AI正将中医的"经验医学"特性转化为可量化、可验证的现代医疗语言,这种技术适配性比文化传播更能突破国际医疗体系的认知壁垒。

当然,面临的挑战也不少:包括法规壁垒、语言障碍和标准化不足,但通过技术适配与多国合作,中医正逐步融入全球医疗体系。

当有些人还在质疑中医中药时,资金的表现从来就没有骗人过,永远是趋利的也是最聪明的。全球范围内通过AI技术赋能中医诊断、治疗或国际化的代表性上市公司早就抛出了其核心布局:

一、中医AI诊断与辅助治疗

问止中医(TCM Tech Inc.)

主营业务:线上互联网医院、线下中医诊所,提供AI辅助诊疗系统“中医大脑”及中医生活产品

技术亮点:亿级参数临床知识图谱,覆盖1万+方剂、3000+病症,集成百万例真实病例数据。通过三甲医院临床一致性评审,落地2000+医疗机构。

市场布局:总部深圳,拟港交所上市,推动中医诊疗标准化与智能化。

2.观健在(厦门)智能科技

主营业务:AI中医四诊一体机及软硬件解决方案

技术亮点:全球首台集成“望闻问切”的智能设备,含50万+舌象、30万+脉象数据库

获华为昇腾认证,适配基层医疗、药房、康养等场景

市场布局:覆盖福建、北京等地,计划“千城万店”推广

3.中科尚易(北京)

主营业务:数字中医循经治疗机器人(SY-3)

技术亮点:AI视觉经络识别+仿生柔性双臂,30分钟完成精准治疗

工信部人工智能医疗创新优胜项目,应用于北京中医医院等机构

市场布局:聚焦专病数字化治疗,拓展体育康复与高端医养领域。

二、传统药企与科技融合

固生堂(香港联交所:02455.HK)

主营业务:中医连锁诊所与“国医AI分身”系统

技术亮点:复刻10位名医经验,辨证准确性达86%,助力青年医师培养与海外服务

中成药研发结合百度AI临床评价平台

市场布局:以新加坡为枢纽,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同仁堂(600085.SH)

主营业务:中药生产与智能诊疗设备

技术亮点:参与国家中药新药创制计划,AI优化质检与供应链

开发舌诊机器人等智能硬件

市场布局:国内传统渠道+数字化药房双线拓展。

三、科技企业跨界布局

科大讯飞(002230.SZ)

主营业务:讯飞晓医App(中医诊疗大模型)

技术亮点:集成400+中医病症、9000+中药材知识库,支持个性化方案

市场布局:通过互联网医院渗透基层医疗。

润和软件(300339.SZ)

主营业务:AI中医舌诊机器人

技术亮点:

OpenHarmony系统+机器学习舌象分析,实现精准组方

市场布局:试点智慧医疗场景,尚未规模化

国际化先锋企业

天大馆(香港联交所:00455.HK)

主营业务:云上天大馆App(AI多语言问诊)

技术亮点:全球首家SGS认证中医诊所,AI优化中药配方与跨境服务

市场布局: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基地,拓展欧美及东南亚市场。

御君方

主营业务:名医AI智能体与“多师共管”模式

技术亮点:整合医师、药师、营养师等多专业AI辅助,推动家庭健康管理

市场布局:聚焦慢性病防治,探索中医药国际标准化。

上述企业通过AI技术突破中医标准化瓶颈,覆盖诊断、治疗、药物研发及国际化全链条。核心趋势包括:

诊断智能化(舌诊/脉诊设备)

名医经验数字化(AI分身)

国际化服务(多语言平台)

传统药企转型(同仁堂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赋能助推中医融入全球医疗体系(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