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9-25 19:08

AI试验室•AI创享空间 | “九章大模型”从随时问到智能诊断,一线教师的可复制范式(第49期)

作者:微信文章
























“九章大模型”

从随时问到智能诊断

一线教师的可复制范式

AI试验室▪AI创享空间(第49期)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用AI/AI实验室”后,已对多款教育AI工具进行试运行。其中,“九章数学智能诊断”与“九章智能答疑”尤受关注,我也在多次向老师们进行分享时提及过这款应用。这两款工具均依托九章大模型的能力,为师生提供从题目讲解到错因诊断的闭环支持。九章作为教育垂直大模型,目前已完成备案,并在相关评估中获得较高评分,彰显了其在我们教育教学场景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场景实践案例



应用教师:朱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朱磊老师、成员王志龙老师

教学对象:全学科

适用学科:全学科

场景描述:

场景一:小学数学·分数的通分与约分

学生拍题或录入文字→九章以分步启发给出“为什么要通分/如何等值变换”,并自动生成同结构变式3—5题;课后用“智能诊断”归类错因(概念混淆/步骤疏漏/运算失误)。

场景二:初中物理·浮力实验误差分析

将实验记录表与情境题输入,九章给出变量关系提示与误差来源清单(读数偏差、液面弯月面、弹簧测力计零点等),并生成口头讲解脚本供教师在投屏讲评时使用。

场景三:语文·作文微调与英语·口语练习

语文。输入学生作文成稿,九章提供“结构—语言—论证”三维度点评及可替换句;

英语。以情境对话进行口语角色扮演与即时纠错,输出“易错表达替换表”。



使用步骤与要点



资源定位



进入智慧教育平台“AI实验室→用AI”,选择九章数学智能诊断或九章智能答疑。按照界面指引上传题目图片/文本,或直接对话提问。



图1 定位“九章数学智能诊断或九章智能答疑”

小学数学·分数的通分与约分



完成小学数学五年级的计算题目并探寻解题思路,进行课堂探究和课后评价。



图2获取解题思路及过程



图3 分步启发解析页面



图4 课后评(选择教材体验智能诊断)



图5 诊断反馈

初中物理·浮力实验误差分析



拍照上传八年级物理学科的实验数据,以得出分析反馈结果。



图6 拍照提问获取解题思路



图7 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

语文·作文微调



四年级学生完成作文初稿后,将其上传至平台以获取修改意见。



图8 语文学科资源定位及上传作文页面



图9 作文结果反馈

英语·口语练习



三年级学生把小组间的情景对话内容上传至平台,以优化口语练习内容。



图10 借助AI模拟课堂问答

关键要点



1.先思后问。先写出自己的思路/草稿,再向AI求证与补全,避免直接“要答案”。

2.拍题规范。拍摄完整题干与图形;多题请分次上传,便于精准定位错因。

3.启发式提示词。如“只给第一步”“用数形结合思路”“给2个可选方法并比较优劣”。

4.数据脱敏。上传作业、答卷前遮挡姓名/学号,遵循学校数据安全规范。

5.家长陪伴。小学段建议家长参与,帮助孩子把AI建议转化为可执行步骤。

6.课堂应用。一课一用的“三段式”范式(可套用):

课前(诊)。抽取上节/单元易错题→“智能诊断”归类错因→据此形成3层梯度练习与“板演名单”。

课中(教)。遇到卡点→“随时问/智能答疑”给出分步提示;教师投屏只展示关键中间步骤,保留“留白”给学生。

课后(评)。作业批改后导入典型错题→九章生成个别化讲解+变式,并输出错因雷达供家校沟通。

“AI怎么用”——

给老师、家长、学生的简明原则



1.不替代思考,用于“引导与纠错”。AI负责提示路径与关键步骤;完整证明/过程由学生自行完成。

2.先人后机。先进行“人审—机助—再人审”,避免“机审即通过”。

3.小步快迭代。每次只解决一个卡点;用变式检验是否真正“会了”。

4.共育视角。老师看“共性错因”,家长看“习惯与方法”,学生看“迁移与举一反三”。



教师使用感受



试点反馈显示,利用“用AI”中的智能工具,备课时长从约3小时缩短至约1小时,还能更迅速地匹配学情数据,显著提升课堂效率,这在“错因归类—变式练习”环节表现得尤为突出。



AI辅助亮点与教学创新



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亮点与创新:

1.分步启发。从“给答案”转为“给思路—给关键步骤—给对错点”,促进可解释学习。

2.错因诊断。把“对/错”二元评价升级为概念/思路/步骤/运算/表述等维度的细颗粒度分析。

3.跨学科可迁移。在理科的推理链条、在语文/英语的表达与结构优化上均可落地,支持项目化学习中的数据分析与反思。

4.校家共育。家长端可读的学习报告与复练清单,让“家庭作业辅导”更聚焦方法而非答案。



延伸资源推荐



“用AI/AI实验室”试运行概览,涵盖九章数学智能诊断、九章智能答疑等入口及相关说明。九章随时问,这是一款以启发式讲解替代“拍搜即得答案”模式的数学问答工具。

将AI应用于“会学”的关键环节。让学生在分步提示中构建“可解释的解题路径”,让教师在错因诊断中精准备课、授课与评价,让家长在学习报告中看到孩子进步的证据。

我们建议按照“一课一用”的最小闭环来推进:每周开展1节“诊—教—评”循环课,每月进行一次错因雷达复盘。期待更多一线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创,将“九章大模型”的能力切实转化为课堂教学实效和学生成长轨迹。





一审 | 王志龙

二审 | 陈立娟

终审 | 朱    磊


本文内容为原创,如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试验室•AI创享空间 | “九章大模型”从随时问到智能诊断,一线教师的可复制范式(第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