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安全态势周刊(8.30-9.4)
作者:微信文章点击蓝字
关注 龙兴智策经纬
概述:
本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安全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博弈、恐怖活动和灾害事件交织出现。中东地区围绕伊朗核问题的紧张持续升温,制裁争端引发区域不确定性。南亚安全压力不减,巴基斯坦在边境冲突和国内恐袭双重冲击下局势脆弱。东南亚的缅甸内战阴影笼罩,对项目安全形成潜在威胁。非洲多国武装暴力频发,部分地区洪灾肆虐,加剧人道和运营风险。针对这些热点,本周报梳理了8月30日至9月4日期间的主要安全动态,并从政治局势、安全事故与恐袭事件三方面进行分析,研判风险走向,为出海企业提供警示。
1
政局观察
伊朗誓言反制欧洲启动对伊制裁“回拨”机制
英、法、德三国在8月28日通知联合国将启用核协议项下的制裁“回拨”(Snapback)条款,拟于30天后恢复所有联合国对伊朗制裁。对此伊朗强烈谴责欧方行为非法,9月2日伊朗议长卡利巴夫表示伊朗将很快宣布统一的报复措施。伊朗官员警告,如制裁恢复,伊方或考虑进一步中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甚至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分析认为,若制裁回归,伊朗能源出口和金融链条将再受打击,中伊油气贸易结算安排可能被迫调整。地区方面,霍尔木兹航运安全风险上升,以色列等或趁机加强对伊遏制,需警惕中东局势的复杂演变。
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突然闭关,双边紧张加剧
8月30日,有消息称阿富汗临时政府下令暂时关闭了连接巴基斯坦的主要口岸托克汉姆(Torkham),所有人员和货物流通被紧急叫停。此次未预警的关口关闭据报道与安全考虑或内部决策有关,具体原因官方未予说明。
作为阿巴之间最繁忙的陆路要道,托克汉姆关口关闭已造成大量运送必需品的卡车滞留,两国贸易往来中断,引发商贸团体对损失的担忧。分析指出,此举凸显塔利班政权与巴基斯坦关系的敏感紧绷,双方近期因越境武装活动、多起边境冲突互生嫌隙。若关口持续关闭,不仅阿国内人道物资供应受阻,还可能诱发难民潮和走私风险升高,冲击“一带一路”在中亚-南亚通道的稳定运行。
中缅高层会晤强调走廊合作与在缅中资安全
8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会见来华出席峰会的缅甸国务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加快推进中缅经济走廊重点项目,深化经贸、能源和基础设施合作。双方特别强调合力打击跨境犯罪,共同维护中缅边境安宁,确保中方在缅人员、机构和项目的安全。敏昂莱表示缅方将坚定支持“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拓展各领域合作,并承诺不允许任何势力利用缅领土损害中方利益。
此次会晤表明,在缅甸局势动荡、战事胶着的背景下,中缅双方均有意通过强化合作来稳住战略互信与项目进程。分析认为,短期内缅甸国内冲突仍可能反复,但中方的积极介入和安全协作机制有望部分缓释中资项目所面临的安全压力。
南苏丹北部再现冲突,内部和平前景堪忧
9月2日,南苏丹军方通报,上尼罗州纳西尔镇附近发生激烈交火,造成至少14人死亡,包括4名政府军士兵和10名民兵武装分子。据悉,战斗涉及前第一副总统马沙尔旗下民兵“白军”对政府军阵地的连续袭击。马沙尔因被指支持该民兵于今年3月遭扣押,引发各界对2018年和平协议濒临破裂的担忧。
此次流血冲突表明基尔总统与马沙尔阵营的权力斗争仍在升温,民族阵营对立风险重现。若南苏丹局势滑回内战,不仅该国油田等投资项目安全难以保障,东非区域稳定也将受冲击。中国等主要投资方需密切关注南苏丹政局走向,并预作撤离与资产保护预案。
2
安全关注
巴基斯坦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城市内涝和山洪灾害严重
9月初,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古吉拉特24小时内降雨量高达506毫米,刷新纪录。暴雨导致城市街道瞬间变成激流,大量房屋商铺进水受损,数千民众财产受毁,不得不紧急转移。旁遮普北部的沙卡加尔、扎法尔瓦尔等地亦告洪水泛滥,基础设施瘫痪、交通中断,居民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同时开普省阿伯塔巴德的洛拉河因暴雨暴涨引发山洪,冲毁一座桥梁,数百村民被困失去陆路联系。气象部门预警强降雨过程将持续至9月5日,相关水库水位超限泄洪。
本轮特大暴雨引发的洪灾已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风险,暴露出巴基斯坦在气候变化下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的不足。对于在巴运营项目而言,应高度关注汛情发展,完善防洪和抢险预案,以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阿富汗东部发生6.0级地震,遇难人数逾千
8月31日,阿富汗东部库纳尔省和楠格哈尔省交界地区发生6.0级浅源强震。塔利班当局称,截至9月3日已清理出超1,457具遗体,准确伤亡统计仍在汇总中。此次地震导致山区村镇大面积房屋倒塌,约8.4万人受灾、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9月2日又发生5.5级余震,引发山体滑坡,一度阻断救援通路。震后当地救援力量和物资十分有限,国际援助因阿富汗局势复杂而进展缓慢。
阿富汗基础设施脆弱,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次生危机严重。这给在阿境内运营的项目增加了不确定性,凸显出境外工程需考虑地震等自然风险,并预留应急援助预案。
孟加拉国登革热疫情持续,高峰期风险上升
进入雨季以来,南亚多国登革热病例激增。孟加拉国卫生部门数据显示,截至9月初该国今年已报告登革热病例超过32,500例,至少125人死亡。首都达卡等地医院收治大量高烧、出血患者,医疗系统不堪重负。有专家称这是孟加拉国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登革热暴发之一。政府正在加强灭蚊和社区宣传,并与邻国合作监测病媒传播。
登革热流行对在孟中资企业和人员构成健康隐患,项目现场应加强防蚊消杀和防护教育。一旦员工感染大面积发生,可能影响施工进度和营运保障,需提前储备药品并完善紧急医疗转运机制。
缅甸萨嘎因地区冲突加剧,3万人流离失所
据缅甸媒体报道,6月至今缅北萨嘎因省帕雷镇区政府军与反政权武装持续激烈交火,约20个村庄共3万余名平民被迫长期逃离家园。大批难民露宿野外,以简易篷布和树叶搭建栖身棚舍,粮食和医疗匮乏,心理恐慌持续蔓延。目前军方增援部队正进驻主要公路沿线据点,企图恢复对冲突区域的控制,但零星战斗仍在持续。
缅甸内战趋于长期化,高烈度冲突不仅造成严重人道危机,也破坏交通干线等基础设施,阻碍“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物资运输和人员安全。周边国家需警惕缅甸局势外溢风险。中资企业在缅运营应密切关注安全动态,强化营地防卫和应急预案。
3
恐袭事件
巴基斯坦一日内连发恐袭枪击,“三股势力”猖獗凸显安全赤字
9月2日前后,巴基斯坦西南部和西北部连续遭遇多起致命袭击。在俾路支省首府奎达,一场民族党集会结束时发生自杀式爆炸,造成至少11人死亡、30多人受伤。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随后宣称制造了此次袭击。同日晚间,开伯尔-普什图省首府白沙瓦附近巴努地区的联邦宪兵部队营地遭5名武装分子袭击,军方击毙全部袭击者但有6名士兵殉职。“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TTP)随后发表声明,声称对白沙瓦一带的袭击负责。此外,在与伊朗交界的俾路支偏远地区也报告一起路边炸弹事件,造成包括安全人员在内5人死亡。
进入9月,巴境内伊斯兰激进组织、本土分离主义者和宗教极端势力活动频繁,仅8月下旬至今各类袭击已造成数十人伤亡。“三股势力”泛滥反映出巴政府在选举过渡期面临严峻安全缺口。分析预计,短期内巴恐怖威胁仍将高企,中方驻巴企业需加强驻地安保和人员防护,避开敏感集会场所,防范极端分子袭扰项目现场。
尼日利亚空军空袭匪巢解救被绑平民,西非绑架危机依旧严峻
8月下旬,尼日利亚安全部队在西北部卡茨INA州对盘踞山区的武装“土匪”发起精确空中打击,成功救出76名遭绑架的平民人质,其中包括大量妇女和儿童。据尼日利亚官方声明,此次军事行动针对的是臭名昭著的匪首“巴巴罗”团伙,其武装此前曾在卡茨INA州马鲁姆法希地区发动袭击并劫持人质。空袭期间一名被绑儿童不幸身亡,其余人质在军警地面部队配合下安全获救。尽管此次营救行动取得一定战果,但“大绑架”已成为尼日利亚西北部长期痼疾。地方武装以营利为目的频繁袭村掳人,全年造成上千人被掳。
有统计指出该国每年有数千人陷入绑架噩梦,政府对偏远地区的治安控制力严重不足。对于在尼中资企业而言,当地“绑票”乱象意味着营地安防和人员外出管理需持续保持最高戒备。同时政府如何铲除犯罪网络、恢复乡村治理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区域安全形势的中长期改善。
具体服务内容
01
国际关系与政策研究
02
专题研究
03
热点问题追踪
04
企业出海风险评估及周期服务
05
重要组织|各类调研报告
扫上方二维码了解更多研究内容
获取定制化服务请加微信:xbzc_092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