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8-31 00:21

特朗普关税被判越权,贝森特警告称,取消关税将带来“危险的外交尴尬”.

作者:微信文章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近日作出裁决,认定前总统特朗普在执政期间,依托《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大范围加征关税的行为超越了总统职权。法官们指出,该法律虽然赋予总统应对国家紧急状况的广泛权力,但并未明确包含“征收关税、税赋或类似措施”的授权。法院强调:IEEPA本意是用于冻结资产、实施制裁,而非赋予总统征收关税的权力。然而,判决同时决定——在案件进一步审理前,这些关税仍将暂时保留。这意味着,虽然特朗普的关税合法性受到重大质疑,但在程序未走到最高法院前,它们依旧是全球贸易秩序中的“现行规则”。


判决发布后,特朗普在自创平台Truth Social上高调回应:

“所有关税仍然有效!若关税被移除,那将是美国的彻底灾难。”

他将裁决定性为“高度党派化”,并坚称最终美国将胜诉。白宫发言人则强调,这些关税是为了“国家和经济安全”而采取的合法措施。

从政治逻辑上看,特朗普即便在法律层面受挫,也要向选民传递一种姿态:我是为美国利益而战,而不是在与法律争执。在特朗普的叙事里,法律是会死锁的刀鞘,关税是卡在里面不断晃动的刀。

这场诉讼不仅是技术性的法律辩论,更直接关系到数万亿美元的全球贸易格局:

如果最终裁决认定关税无效,美国可能面临退还已征关税的巨大压力;

特朗普任内达成的多项贸易协议也可能因此失去法律支撑;

国际社会则要重新评估美国的贸易政策可预期性。

与此同时,拜登时期的最高法院判例(如气候政策、学生贷款债务豁免案)已确立“重大问题原则”:涉及重大政治与经济意义的事项,行政机关必须得到国会明确授权。这让特朗普的关税案前景更加艰难。

关税案既是特朗普的遗产,也是美国制度边界的一次极限测试。

当前,案件可能有两种走向:

上诉至最高法院:以往最高法院在移民与行政权问题上曾多次支持特朗普,但关税涉及的“财政权”是国会的核心职权,难度不小。

退回国际贸易法院继续审理:这可能意味着更长时间的拖延,而关税继续存在,贸易秩序在法律灰色地带运行。

不论哪种路径,政治、经济与法律三股力量的博弈将决定美国关税政策的命运。

总统能否以“紧急状态”为名,撼动国会的根本职权?法院能否真正为制度划定红线?美国制度叙事是否能一如既往的吸引看客?伟大还是“味大”?特朗普会用自己的四年给出答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特朗普关税被判越权,贝森特警告称,取消关税将带来“危险的外交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