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8-26 12:03

关税大棒收刮敛财!全球经济被绑上美国算盘

作者:微信文章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eibViaAfibrDhxicTEzfibpTPxCDSMjYibl2Kc7qOIBvibMbrNKRPObFUVBZic0UNhlMz3cnTwOamkhBedibHN0g5pUIBg/640?wx_fmt=other&wx_lazy=1&wx_co=1&wxfrom=5&tp=webp
由于某种原因,很多文章不能在这里发表,喜欢本号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们的新号,获取更多精彩好文


文︱陆弃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近日一番言论,犹如在全球市场的耳膜上敲响了铜锣——每月500亿美元的关税收入,听起来像是一场财政盛宴,但本质上却是美国用关税大棒从全球市场乃至本国消费者口袋里掏钱的生意经。半导体、药品、各类关键产品,无一幸免地被拉上了征税清单。这种操作方式,俨然不再是单纯的贸易保护,而是披着规则外衣的财政掠夺。



关税,本是一个经济工具,目的是在贸易中调节平衡、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冲击。然而在今天的美国,它被彻底异化成了一个收割全球财富的武器。500亿美元的月收入,不是凭空掉下来的金砖,而是由进口依赖型企业的利润、消费者的生活成本,以及其他国家的出口机会堆砌出来的。换句话说,美国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全球过路费收取站”,谁想进入美国市场,先交钱。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笔关税收入正发生在全球经济链条高度互依的背景下。半导体和药品,这些关乎科技命脉与公共健康的产品,被放上加税名单,就像在全世界的产业链咽喉处架上一把刀。美国显然知道自己在部分领域的市场话语权,于是毫不犹豫地将其变成谈判桌上的筹码——你可以不来,但代价是产业链断裂、成本飙升。

卢特尼克话锋一转,又提到与中国的贸易协议期限可能再延长90天。这看似是为谈判留出空间,实际上却是在用时间换收入。每拖一天,美国财政部的账面就多一笔进账。原本用来解决贸易争端的关税,如今反而成为延长争端的经济动力——当每月500亿美元轻松落袋,谁还有动力迅速收场?



这种操作方式,不免让人联想到无良奸商的做派:先制造稀缺与不确定性,再趁乱哄抬价格,最后把账单甩给买单方。不同的是,这里操盘的不是某个企业,而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强势的政府。它不需要担心被市场淘汰,因为它就是规则的一部分,甚至可以随时改写规则。

但这样的“收刮模式”也有不可忽视的隐患。首先是通胀风险。关税提高进口成本,最终转嫁到零售价格,老百姓在超市、药店、线上平台看到的价格上涨,都会转化成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其次是全球供应链的“去美国化”趋势。长期在高压关税环境下运营的企业,会加速寻找替代市场与替代供应商,一旦新的体系成型,美国的市场吸引力将不可逆转地下降。最后是政治上的反噬。关税政策或许能笼络部分铁杆选民,但跨国企业、依赖进口的州份,以及被挤压生存空间的中小企业,终将形成反对声浪。

当前的国际形势,使得美国的关税策略具备了极强的破坏力与威慑力。欧洲在能源危机后元气未复,亚洲经济体仍在疫情冲击与地缘紧张中寻找平衡点,新兴市场国家在汇率与债务的夹缝中挣扎。在这样的全球环境下,美国的关税大棒不只是对单一贸易伙伴的施压,而是一种对整个国际秩序的财务“绑架”。



然而,历史早已证明,霸权式的经济手段从来不会一劳永逸。短期的账面盈余可能让美国得意,但长期的信任赤字将是无法用金钱填补的。每一次加税,都是在提醒全球:必须寻找美国之外的选择;每一次谈判拖延,都是在促使其他国家加快自我保护与联盟构建的步伐。

美国可以继续挥舞关税大棒,继续在全球经济中搜刮利益,但世界也在默默记账——等到那一天,账单总会送回去。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eibViaAfibrDiaGA7OXqXokZSaF2SictH5dHUxB0NicrxiaSw8cV9Oia6g2j2htalPSpOThNWwEweyH5QHXPFFgwfgzww/640?wx_fmt=other&wx_lazy=1&wx_co=1&wxfrom=5&tp=webp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eibViaAfibrDiaOGLxhNSlpaXXuiaicQwornvfc7rbSdvbC5bfMvVnTMlo2g0GB6XEG5ecDLZl2cDiaXaoYydnlwUpmg/640?wx_fmt=other&wx_lazy=1&wx_co=1&wxfrom=5&tp=web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税大棒收刮敛财!全球经济被绑上美国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