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8-25 14:53

【AI科普专栏】AI绘画篇|第二章:让AI听懂艺术——万能提示词公式+美学小科普

作者:微信文章


让AI听懂艺术



万能提示词公式+美学小科普



你是否也曾面对AI绘画的输入框,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从何写起?辛辛苦苦凑出几句指令,生成的画面却总是与想象相差甚远……

甚至试过让DeepSeek帮你生成“专业提示词”,满心期待地粘贴进去,效果却依旧不尽人意?

为什么别人随手就能产出惊艳大作,而你反复调试、绞尽脑汁,却总感觉差了一口气?

其实,真正的差距不在工具,而在方法:

提示词,并不是越长就越好,而是越“懂行”越高效。

快来试试这个万能提示词公式,让你轻松驾驭AI绘画工具!





chapter 01



AI绘画通用提示词公式







小编提示:上述提示词公式仅供参考,并非绝对规则,大家可根据实际创作需要灵活调整,例如将希望强调的主体内容置于前方,以更好地突出画面焦点。



chapter 02



提示词详解





“风格限定”是AI绘画中对画面艺术风格与质感进行精准控制的核心手段。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特定的风格提示词,直接影响AI生成作品的整体美学倾向和视觉氛围。

常用风格提示词速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美学小科普

提示词的魔法:一键变身艺术大师

在AI绘画创作中,巧妙借助艺术家的名字来书写提示词,已成为提升画面风格质感的有效方式。例如:只需输入“莫奈风格”的提示词,AI便能迅速捕捉其标志性的光影与色彩语言,生成一幅充满印象派诗意的作品。这种简洁高效的方法,让我们得以跨越时空,轻松调用不同流派的美学体系。

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几位在AI绘画中效果出众、风格鲜明的艺术家,帮助你在创作中更快地找到理想的视觉表达。



金政基速写作品



金政基:不打草稿的插画大师

在当代插画与漫画领域,韩国艺术家金政基(Kim Jung Gi)是一个近乎传奇的名字。他被全球艺术爱好者称为“人肉打印机”“行走的素材库”,其创造力与默画能力跨越了文化的边界,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现象级存在。

他的作品题材极为广泛,涵盖军事历史、社会百态、奇幻科幻等,风格写实中带着惊艳的表现力,既厚重又飞扬。画面常常同时融合多重空间与叙事线索,观众仿佛能走进画中,在每个角落发现新的故事。



金政基速写作品

无论是恢弘的战争场景、熙攘的都市一隅,还是机械与肉体交织的超现实图景,他只需一支笔,便能从空白中直接构建出层次复杂、透视精准、细节密布的画面。而这种能力背后,是他对解剖学、透视学、建筑学乃至车辆机械结构的极致掌握,笔下的每一条线都既有理性的准确,又有感性的生命力。





调用金政基艺术风格的AI绘画作品

在AI绘画的领域中,金政基的风格成为许多创作者热衷调用的视觉语言。热爱他作品的人们,通过输入风格描述词,引导AI生成致敬大师的数字画作。

这些AI绘画作品不仅保留了金政基标志性的精密线条和宏大构图,更在此基础上赋予了丰富的色彩,使画面在延续原有速写张力的同时,增添了色彩的层次与情绪。最终生成的作品,不仅结构严谨、透视精准,更兼具强烈的故事氛围和沉浸式空间感。



雷蒙德·布里格斯:无字绘本的静谧世界

雷蒙德·布里格斯(Raymond Briggs)是20世纪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插画家与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其创作生涯跨越六十余年,以温暖细腻又充满现实深度的风格感动了全球几代读者。

在雷蒙德·布里格斯的作品中,往往幽默与哀伤并存,他擅于运用简约流畅的线条、质朴柔和的色调,营造出既真实又充满诗意的画面氛围。他的色彩温和而富有表现力,尤其擅长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微光与寂静时刻,雪落无声的庭院、壁炉旁昏黄的暖意、老人沉默的侧影,都在其笔下化作静谧而深情的图案。





作品《雪人》部分插画

他突破传统绘本的形式,开创了无字书的先河,通过连续图像推动叙事。代表作《雪人》完全依靠画面讲述了一个雪人幻化生命、与男孩共度奇幻一夜却又悄然消逝的故事,没有一字一句,却凭借情感的流动成为经典。





调用雷蒙德·布里格斯艺术风格的AI绘画作品

在AI绘画创作中,雷蒙德·布里格斯那充满温情与静谧感的插画风格,正成为许多创作者绘制绘本类图像的重要灵感来源。当用户输入其风格提示词时,AI能够还原他标志性的淡雅色调,并模拟出他笔下那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沉稳的线条笔触,通过略带颗粒感的质地,传递出布里格斯作品中特有的宁静与诗意。





“视角构图”是指在视觉创作中,依据主题内容和表达意图,将画面的各个视觉元素,如主体、背景、线条、光影等有意识地排布与组织,从而形成一个结构清晰、重点突出且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完整画面。

常用构图视角提示词速查



美学小科普

留白构图:以无胜有的艺术哲学

留白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构图手法,在中国绘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备受艺术家推崇。至宋代,文人画兴起,留白的运用更臻成熟。其中,善用留白的马远、夏圭更因其独特“取半边之景”的构图风格被称作“马一角”和“夏半边”。



《寒江独钓图》马远

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正是这一美学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幅名作中,仅寥寥数笔:几痕水波、一叶孤舟、一个垂钓的渔翁,四周几乎全为空白。然而正是这看似空无的留白,巧妙暗示了苍茫的江水与氤氲的水汽,强化了画面的空间纵深与静谧氛围,更将“独”钓的孤寂推向极致,通过极简的物象与大量的空白,营造出空灵幽远的意境,引人遐思。充分展现出中国艺术中以虚代实、意蕴无穷的美学追求。





提示词公式中的“主体内容”指得是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元素,可以用“人”“物”“事件”等形式表达,如下图的主体内容可简要描述为:





【事件】一位身披黑色彩绣长袍、头戴牛角帽的部族长者正在对年轻的苗族少女讲话





【人】一个8岁的现代小女孩





【物】一个抽象风格的科技公司标志logo





“场景设定”指对主体物所处的环境描写,如下图的场景设定可简要描述为:



【场景设定】背景为奇幻森林与涡状星空

四周是飞舞的蝴蝶和飘散的蒲公英

还有萤火虫和发光的花朵





“附加细节”是指对画面主体及环境进行进一步描写,可从人物的衣着、发型、动态,或场景氛围、画面质感等方面入手,增添更丰富的视觉层次:





【人物细节】浅蓝色短袖T恤,米色背带裤(口袋鼓鼓的,装着画笔和小本子),红色帆布鞋





【画面质感】金箔,综合材料,透明水彩,梦幻场景





常用光影提示词速查



“光影”

指对画面中光线的方向、强度、质感及阴影效果进行艺术性控制,例如运用柔和的自然光、强烈的戏剧光或未来感的霓虹灯光等,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氛围和表现力。

美学小科普

伦勃朗光:为画面增加戏剧感



《夜巡》伦勃朗

伦勃朗光是一种经典的人像摄影用光技法,其名称源于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大师伦勃朗·凡·莱因。这位巴洛克时期的绘画巨匠尤其擅长以光线塑造人物的体积与情绪,其画作中常见用单一主光源从主体侧上方照射,使人脸约四分之三处于亮部,另外四分之一融入阴影之中。人物面部暗侧的眼角下方会形成一小块明亮的三角光斑。这种用光强烈而富有戏剧感,能突出主体,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情感张力。





《戴金盔的男子》伦勃朗

伦勃朗自画像

在摄影中,伦勃朗光不仅用于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和情绪表现力,更以其独特的光影结构为画面注入强烈的戏剧氛围与哲学意味,备受专业摄影师的推崇。这种光线巧妙勾勒出人物的轮廓,亮部聚焦于神情,暗部则深沉含蓄,引人遐思。整个画面在明暗交错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叙事张力,既庄重又充满故事感。





王家卫在电视剧《繁花》中常用的伦勃朗光

“色调”

指对画面整体色彩倾向的把握与设计,它决定了作品的情感基调和视觉氛围。通过协调色彩的明度、饱和度及冷暖关系,可以塑造出不同的画面风格。

美学小科普

美学中的配色法则







同类色配色法:

同类色配色法,是指在色相环上选取夹角约30°左右的两种颜色进行搭配。这些颜色拥有同一个基色,色相性质基本相同,只是在明度和饱和度上有所变化。这种配色易于营造简洁、干净、协调且具有高级感的视觉氛围,尤其适合表现稳定、平和与静谧的情绪基调。





邻近色配色法:

在色相环上相距60°左右的两种颜色称为邻近色。它们色相相近,冷暖属性一致,属于中对比度配色。这种组合既能保持色调的统一和谐,又能营造出比同类色更丰富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稳定、舒适的感受。





对比色配色法:

美学中,在色相环上间隔约120°左右的两种颜色,被称为对比色。这种配色方案鲜明强烈,富有视觉张力。当对比色并置时,彼此能够增强对方的色彩强度,使整体视觉效果更加鲜艳夺目。





互补色配色法:

在美术中,“互补色”是指色相环上处于180°相对位置的两种颜色。例如,红色与绿色、蓝色与橙色、黄色与紫色均互为补色。这种组合提供了最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鲜明且充满张力,极具视觉冲击力。

在实际运用中,由于互补色对比极为强烈,常通过改变某一色的明度或饱和度,或控制颜色面积的主次关系(如主色与点缀色搭配),来缓和冲突、实现视觉平衡,从而在保持生动效果的同时达到和谐统一。



配色效果参考



END

精准的提示词不是漫无目的地堆砌形容词,现在,就来试试这套通用提示词公式吧!灵活组合大师风格关键词,轻松跨越艺术流派与时代——从文艺复兴的典雅庄重,到现代主义的奔放抽象;从古典主义的精准构图,到当代插画的灵动想象,将数百年艺术史化为己用!

下期预告

下一期,我们将进入实战解析——从零开始,带你亲历一幅AI绘画作品的完整诞生过程。我们将一步步拆解创意构思、提示词打磨、参数调整直至后期精修的每一个环节,用真实案例揭秘AI艺术背后的创作逻辑与实用技巧。不仅有流程展示,更有深度解读,助你真正掌握从想象到落地的全过程!



1

留言提醒

如果你对于AI应用抱有疑问?又或是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全新主题?别犹豫!快来底部留言区告诉我们吧!



往期推荐

【AI科普专栏】先导篇|国内主流AI平台严选



【AI科普专栏】AI绘画篇|第一章:国产AI绘画工具哪家强?7大主流平台实测对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科普专栏】AI绘画篇|第二章:让AI听懂艺术——万能提示词公式+美学小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