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科技在AI竞争中逆势上扬,Nomura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86港元!
作者:微信文章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投资热点——快手科技(1024.HK)。最近,Nomura(野村证券)发布了一份深度研究报告,分析了快手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表现,特别是其AI产品Kling的亮眼成绩。报告维持快手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提高到86港元,预期涨幅高达20%。下面,我带大家看看这份报告的核心内容。
一、快手整体稳健,Q2业绩预计符合预期
尽管短视频市场竞争激烈,快手表现依旧坚挺。Nomura预测,快手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将增长11%,达到345亿元人民币;非GAAP运营利润增长17%,达到49亿元。这些数据与市场预期一致,显示快手业务稳步推进。收入结构中,广告服务贡献最大(占比57%),同比增长12%;电商GMV增长14%,达到3480亿元。这说明快手的核心业务没有因对手(如抖音)的冲击而掉队。
Nomura强调,管理层之前已提供清晰指引,Q2业绩不会有大意外。这背后是快手在用户黏性和商业化上的持续优化。例如,直播和电商板块虽增速放缓(直播仅增5%),但整体利润率提升,体现了运营效率的改善。
二、Kling AI产品成亮点,收入超预期增长
报告最吸睛的部分是快手的AI产品Kling。这是一个文本转视频生成工具,主要服务于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尽管市场上涌现了新对手(如Hailuo AI、Runway AI),Kling的表现依然强劲。Nomura指出,Kling的用户活跃度保持稳定,尤其是在移动端APP上,这对维持产品热度至关重要。
具体来看,Kling的每周收入持续走高,第二季度收入预计达到2.5亿人民币(第一季度为1.5亿)。这表明用户付费意愿强劲,尤其是短视频制作人这类早期采用者。Nomura预测,Kling的2025全年收入可能突破1.4亿美元,远高于公司此前保守指引的1亿美元。未来,快手计划将Kling扩展到电影、动画和广告行业,这将大幅提升其变现潜力。
同时,Kling的每日活跃用户(DAU)趋势也令人鼓舞。SensorTower数据显示,APP的周活跃用户量保持韧性,证明产品在用户黏性上不输对手。Nomura认为,这得益于Kling的持续升级计划——管理层将在未来公布更多功能更新,以吸引更多企业用户。
三、估值提升至86港元,风险不容忽视
基于Kling的强劲表现和整体业务增长,Nomura将快手目标价从63港元上调至86港元,对应2026年预期市盈率15倍(当前为12倍)。估值提升的原因有二:一是Kling的估值从8.63亿美元升至13亿美元(基于7倍2026年预期销售额);二是快手核心业务的利润增长预期提高(2026年EPS增长18%)。
Nomura采用分步估值法(SOTP):
•
核心业务价值440亿美元(基于12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
•
Kling价值13亿美元。
•
加上净现金38亿美元,总目标市值488亿美元,对应每股86港元。
但报告也提示了风险:竞争加剧(尤其是抖音的威胁)、Kling发展不及预期,以及监管政策变化。投资者需留意这些潜在波动点。
四、投资建议:抓住20%上涨空间
Nomura维持“买入”评级,认为快手当前股价(71.6港元)被低估,上行空间显著。公司2025-2027年的年化盈利增速预计达16%,结合AI赛道的潜力,快手是长期布局的好选择。简单说,Nomura的观点是:快手不仅挺过了竞争寒冬,还在AI风口上加速起飞!
如果你是投资者,不妨关注快手Q2财报发布(预计近期公布),验证这些预测。快手的故事,远未结束——AI驱动的新增长,才刚刚开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