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8-21 19:33

50%关税换不来稀土,盯上缅甸也没戏——网友:中国这张王牌,越打越亮!

作者:微信文章
手里捧着杯凉茶,手机“叮”地弹出条新闻——美国又搞事了,这次盯上了缅甸的稀土。路透社说得很直白:美国副总统万斯办公室收到了两份提案,一份是跟缅甸政府直接谈,另一份更野——绕开政府,直接找缅北的克钦独立军合作开矿。说白了,就是想插手咱的稀土供应链,给自己补矿,还卡中国一刀。

可问题是,算盘打得响,兜里有没有钱、手里有没有工具,那是另一回事。先别说缅甸,咱先摆事实。稀土不是真的稀,全球都有。但加工能力和稳定供应链才是稀缺资源,而这恰恰是咱的看家本领。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在中国。每架F-35战斗机要用**417公斤**稀土,不光是磁铁,还藏在发动机叶片、雷达系统、导弹制导芯片里。2025年4月,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钐、钆、铽等)出口管制,这一刀正好卡在美国军工的七寸上。结果,美国防务公司连夜加会,五角大楼采购部门直接进应急模式。再看缅甸这几年稀土产量的变化:* 2014年:200吨* 2020年:3.1万吨,占全球7.9%* 2024年:中国从缅甸进口4.4万吨,占总进口57%所以,美国盯上缅甸,就是想切掉咱的补给线,还顺便给自己加一口粮。

可懂行的专家直接泼了三桶冷水:第一,地理障碍。克钦邦在缅北高原,陆路得跨500公里战区,安全不可控;空运?运费直接吞掉利润。第二,技术短板。美国稀土精炼技术空白了三十多年,就算矿运回去,也没法提纯。第三,产业链真空。精炼厂、分离设备、环保设施,美国全缺,补齐得十年起步。别忘了,美国自己以前有矿——加州芒廷帕斯矿。但上世纪90年代为了省钱,把加工全甩给了中国。环保法规一压,他们的成本飙升,根本没竞争力。反观咱,用二十年啃下**18项关键提取技术**、**6788项专利**,把从矿石到磁体的全流程链条全打通。今年6月的中美伦敦经贸磋商就是明证。美国原本想拿关税施压,结果在稀土牌面前立刻变脸——中国恢复部分非军用稀土出口,美国承诺取消部分高科技出口限制和战略物资禁运,还落实关税互惠。这就是底气——你有别人离不开的东西,说话就有分量。再退一步,就算真把缅甸稀土挖出来,美国也会卡在更隐蔽的环节——矿石到成品,中间要经历开采、分离、精炼、合金化、磁体制造。缺一个环节,整条链就断。美国现在的生产线,多停在实验室阶段,矿在手里,成品还得找别人加工,这就是“矿石富国、材料贫国”。业内结论很一致:重建稀土产业链不是两三年的事,是至少十年的长跑。要长期资金、要环保审批、要稳定订单,这些美国一样都不占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欧盟、日本嘴上喊“去中国化”,脚下却老老实实继续合作。因为他们清楚——绕开中国供应链,意味着成本高、风险大、进度慢。所以,别说50%关税,盯上缅甸也没戏。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的稀土王牌不仅不会失效,反而会越打越亮。真正能撼动格局的,不是找到新矿,而是补齐从开采到成品的全流程体系,这才是我们的护城河。这就是——底气的分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50%关税换不来稀土,盯上缅甸也没戏——网友:中国这张王牌,越打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