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业者的我,为什么对免费用户一概不搭理
作者:微信文章很多人搞AI,还在复刻互联网玩法:先免费圈用户、功能做完就上线、拉流量等融资。
醒醒吧,现在是AI时代。
底层逻辑完全变了,不是用户越多越值钱,而是烧得越多死得越快。
下面这7点,分分钟决定你死活。
1)AI产品第一天就要收费
互联网:免费吸用户,做大再变现。
AI:每次调用Token都要花钱,免费用户是负债。
一上线就得想清楚,谁掏钱、为什么掏钱。
2)技术不是门槛,场景才是护城河
互联网:技术堆功能,体验赢用户。
AI:模型大家都能用,关键是懂业务会落地。
你不懂客户场景,再大的模型也白搭。
3)产品不是做完,而是一直在调
互联网:上线—维护—偶尔迭代。
AI:每天都在改Prompt、调逻辑、换数据源。
你做的不是“软件”,是一个持续进化的系统。
4)用户不是流量,是共创者
互联网:量大即资产。
AI:真实反馈才是资产,边服务边再训练。
客户不是“用户数”,是你产品的训练师。
5)先赚钱,再融资
互联网:先讲故事、看增长曲线。
AI:泡沫退了,VC只看现金流和落地。
搞定第一个付费客户,比PPT融资靠谱一百倍。
6)一个人干掉一个团队
互联网:前端后端产品运营一堆人。
AI:一个人+模型+自动化工具链就能打穿流程。
别急着组团队,先用AI把事跑通。
7)不是给工具,是把事干完
互联网:给你功能,自己去学怎么用。
AI:客户要结果,不想研究你的产品。
你卖的不是产品,是“我来替你把这事搞定”。
最后再说难听点:
还在用互联网那一套搞AI,不是创业,是自杀。
AI的机会只留给那些能落地、能当场见钱的人。
规则变了,不换脑子,就等着被拍死在沙滩上。
你要真打算搞点事,就按这7条来。别幻想、别犹豫,干起来才有答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