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指标,判断真假AI出海公司
作者:微信文章这波AI公司“出海热”的真实动因并不复杂:
供给侧:Anthropic、OpenAI 等核心 API 在国内不可用;
融资侧:美元基金收缩,公司需要去美国/海外讲故事、找美元资本。
但很多团队嘴上说出海,动作却主要在国内,而有的团队主要功夫在海外,为了尽可能量化这种区别,我做了一个Bing 出海倾向指数(BOS, Bing Overseas Score):用同一关键词在 Bing 美国(US)与中国(CN)的搜索量对比,估算一家公司的海外和国内关注度的对比。
方法论与指数定义
为什么用 Bing:Bing 在国内外都拥有一定市场份额,能在一个引擎里拿到 US 与 CN 的相对量级,方便横向比较。
BOS 公示:
辅助指标:US/CN 倾斜比US/CN 倾斜比。>1 倾向海外,<1 倾向国内。
判读区间
≥ 75:强出海(海外注意力显著)
55–74.9:轻度出海/略偏海外
45–54.9:均衡
25–44.9:“偏国内
< 25:主要国内
说明:一家公司在国内有搜索量并不一定是主动宣传,也可能是被动知名度带来的搜索量,因此这个指标仅做参考。
为了作为参照,因此也增加了chatgpt和claude这样的标准海外产品
数据与榜单(BOS 从高到低)
基准样本:
ChatGPT / Perplexity的 BOS 高(87.6 与 84.7),符合“全球知名 & 国内不可用/受限”的直觉。
Claude落在均衡区间:即便产品在国内用不上,国内的讨论与关注度仍然很高,会拉低“出海倾向”的表观值,说明claude在国内的人气其实是相对最高的。
真正的“出海选手”:
Opus Clip的 BOS 高达 97.5,是海外强势心智的典型;
HeyGen55.2,介于轻度出海与均衡之间,说明其海外传播有效,但国内同样有强关注。
主要国内:
Pokee / GenSpark的 BOS 在 25–45 区间,国内关注显著高于海外;
Manus / Youware / Fellou / < 25,基本是以国内宣传为主。这并不等于“没做海外业务”,而是从外部注意力结果看,海外声量并未真正建立。
当然还有一个最令人出乎意料,cursor在这个榜单里垫底了,这也印证了之前的传言,cursor有非常大的国内收入构成,因为cursor一直是一个在国内可以自由访问美国头部模型的产品,而且程序员们本身也是倾向于全球选择热门产品。从这个数字看,可能AI coding这个赛道真的是无国界的。
本榜单仅供娱乐,如果您还想看哪家公司的指数,请在本文下面留言,多的话我再更新一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