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金属释疑:坦克将更便宜,订单破纪录在望
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军工企业迎来订单潮。作为德国最大的武器制造商,莱茵金属(Rheinmetall)董事长阿明·帕佩格尔(Armin Papperger)近日向《金融时报》表示,尽管需求空前高涨,但未来数年各国政府在采购坦克、装甲车辆和火炮系统时不必支付更高价格,他强调:“我们有能力按需供货。”自动化与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帕佩格尔回应了外界对欧洲军费增长可能推高价格的担忧,称情况恰恰相反:价格将下降。原因包括自动化程度提升以及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单位成本降低(即固定成本分摊到更多产品上)。他透露,弹药成本已开始下降,公司过去三年为应对需求激增,将弹药产能提升了十倍。不过,在坦克和装甲车辆领域,要实现同样的规模效应更为困难。值得注意的是,莱茵金属从未因新冠疫情后的高通胀而要求涨价。
产能扩张与新业务布局
莱茵金属正加快扩产并寻求新增长点。根据上周公布的季度财报,公司正在与合作伙伴探讨进入海军装备领域,并计划在不伦瑞克附近接手一处军用无人机研发基地。帕佩格尔预计,到2026年中,订单总额有望增长至1200亿欧元。
今年下半年订单集中爆发
帕佩格尔预测,由于德国大选将在2月举行,新政府组建将推迟国防合同签署,因此国防军(Bundeswehr)的相关订单将在下半年集中释放,尤其是第四季度会出现“大量订单涌入”。
今年上半年,莱茵金属销售额同比增长24%,达到47亿欧元;弹药业务创下13亿欧元的历史新高。公司即将在下萨克森州启用欧洲最大弹药厂。集团营业利润增长18%,达到4.75亿欧元。
帕佩格尔还表示,未来12个月公司预计将接到成千上万笔订单,涉及“拳师”(Boxer)运输车、“美洲狮”(Puma)步兵战车以及“豹2”主战坦克等。其中,豹2由德法合资企业KNDS生产,但炮塔由莱茵金属提供。
强化国际合作应对需求
莱茵金属正通过国际合作扩大产能。公司与意大利莱奥纳多(Leonardo)计划成立合资企业生产坦克,并与莱奥纳多就收购依维柯(Iveco)军用卡车业务进行独家谈判。同时,莱茵金属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合作,在北威州韦策(Weeze)生产飞机部件,并计划共同研发导弹。此外,公司还考虑将部分民用工厂转为军用生产,例如大众位于奥斯纳布吕克(Osnabrück)的工厂,但目前尚未作出最终决定。 莱茵金属(Rheinmetall)在当前全球安全形势下显然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许多国家开始加大国防开支,特别是在坦克和装甲车辆等重型武器领域。然而,该公司董事长阿明·帕佩格尔(Armin Papperger)在近期采访中表示,尽管需求强劲,各国政府在未来的采购中并不必担心价格上涨,甚至可能会看到价格降低。
### 成本控制与技术提升
帕佩格尔谈到,通过提升自动化水平和扩大生产规模,可以有效降低单位成本。他提及弹药生产的成本已经开始下降,这表明公司在应对激增的需求时采取了有效的策略。不过,在坦克和装甲车辆领域,达到类似的规模效应仍然面临挑战。
### 产能扩张与新业务计划
为了应对订单暴增,莱茵金属正在加紧扩张产能,并积极布局新业务,甚至考虑进入海军装备领域。此外,公司的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4%,弹药业务更是创下历史新高。
### 国际合作与未来展望
在国际合作方面,莱茵金属与多家知名企业展开协作,力图通过合资和技术共享来提升自身产能。帕佩格尔预计,未来12个月将接到成千上万笔订单,涵盖多款重要军事装备。这一切都为未来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莱茵金属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凭借其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似乎有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希望这家德国军工巨头能在保障国防安全的同时,也能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