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8-10 15:30

AI | 中国AI应用井喷,43%公司使用AI,GPT无奈推免费模型

作者:微信文章
声明:本公众号以分享市场信息,探讨经济相关知识为原则,仅与广大投资者分享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资本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来源于经济学人2025年8月9日刊,33-34页,原文标题Al frenzy- The water boils(人工智能狂热——热潮涌动),正文可能有删改,使用扣子、DeepSeek翻译,配图使用pollination生成

导读:DeepSeek开源模型突破引爆中国AI应用浪潮,杭州良渚从文明遗址蜕变为"东方硅谷",摩根士丹利预测2030年市场规模将飙至1400亿美元;国家战略驱动下,43%企业已部署生成式AI,三分钟到账的300万政府补贴、电力巡检AI眼镜、政务热线大模型改造印证着"应用优先"的中国路径。然美国芯片禁令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模型幻觉、医疗冒进与地方盲目跟风(如人形机器人泡沫)警示过热风险。

在DeepSeek取得重大突破六个月后,中国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势头愈发迅猛

中国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麦加之地是良渚,它位于科技重镇浙江省省会杭州一个绿树成荫的郊区。长期以来,*良渚著名的考古遗迹(可追溯到公元前3300年),以此证明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如今,拥有众多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良渚代表着未来。来自中国各地的投资者纷纷涌向此地,与越来越多的创始人、应用工程师和其他人工智能开发者及梦想家会面。

半年前,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引发了巨大轰动。它发布了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开源模型,其训练成本仅为西方更先进模型的一小部分。该公司的创始人就读于浙江大学,这所科技摇篮离良渚不远。这片区域处于一个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核心地带,中国希望这一生态系统很快就能与美国的相媲美。

种种迹象显示前景光明。上个月,三家中国实验室推出了堪称世界顶级的大型语言模型。一位经常前往良渚的早期投资者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已经突破了实用的关键门槛”。他预测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会激增。“一旦水开了,”他说,“很多人就想造蒸汽机了。”

在良渚中心广场一家阳光充足的咖啡馆里,胡先生(Sam Hu)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科技巨头腾讯以及两家叫车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去年胡先生独自创业,开发一款帮助经理们做决策的人工智能智能体。当下正是合适的时机。他解释说,如今“试错成本降低了”。

对胡先生和他的同行们来说,回报是巨大的。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将从去年的32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1400亿美元;如果把基础设施和零部件供应商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行业计算在内,这个数字将跃升至1.4万亿美元。去年6月,咨询公司高德纳(Gartner)调查发现,大中华地区约8%的公司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到一年后,这一比例跃升至43%。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保持这个行业的蓬勃发展。围绕DeepSeek最初的热潮已经有所消退,而且很多用户仍在抱怨模型存在“幻觉”问题(指模型生成看似合理实则错误的信息)。但DeepSeek的突破在许多深层次方面改变了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路径。它降低了成本,并将重心从人工智能模型开发者之间的前沿技术研发和激烈竞争,转向探索人工智能在商业、工业、公共部门和社会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推广者越来越多地强调,对中国来说,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以及中国能够超越美国的方式,在于对人工智能的采用、适应和传播,也就是更广泛地推广人工智能的应用。

幸好中国领导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提供国家层面的支持。今年早些时候,习近平主席与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握手的画面传遍了中国的千家万户,这改变了普通中国人对人工智能的看法。祖父母辈的人也突然热衷于尝试聊天机器人。受家长们对所在教育公司的大量需求影响、为学童开发人工智能课程的董先生(Louis Dong)表示,最初的热潮有些过头了。现在,他说,重点是确定人工智能在特定行业的应用,并将人工智能能力切实应用到实处。许多专家认为,快速采用是关键,而DeepSeek的突破以及其他模型的进展正推动着这一点。

企业似乎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尝试这项技术。不过仍有提升空间。咨询公司埃森哲发现,46%的中国公司已广泛整合生成式人工智能,但只有9%的公司看到了生产力或利润增长方面的实际收益。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管们坚称,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为零售商开发人工智能客服智能体、为美妆品牌开发人工智能主播的一知智能首席技术官蒋兴华表示,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采用人工智能产品,甚至能容忍产品出现一些小错误。

一个重大问题是人工智能产品能有多大改进。技术乐观派认为改进空间很大。美国禁止出口其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这给中国训练新模型的努力带来了阻碍。4月,唐纳德·特朗普政府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发货H20芯片,这款芯片特意做了限制处理,减弱了其训练效果(不过它很适合“推理”,即实际上为客户运行人工智能模型的过程)。7月,美国改变了这一决定。然而,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依然存在。

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似乎在动荡中稳步前行。上个月在上海举行的一场大型人工智能会议上,中国领先模型制造商MiniMax的老板预测,推理成本将如过去那样继续大幅下降。一知智能的蒋先生表示,尽管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因无法使用外国最先进的模型(如Gemini和GPT)而受到阻碍,但国内的开源模型正在迅速改进。(实际上进步如此之快,以至于8月5日,GPT的开发者OpenAI推出了数年来首个免费且可定制的模型,以与中国的模型竞争。)

与此同时,国家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支持人工智能发展,还创造需求。4月,领导层召开了一次关于人工智能的专题学习会议,习近平谈到了要充分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即国家主导、能够动员全国力量的系统性优势。习惯从上层获取信号、热衷于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地方政府积极接受了这一信息。杭州一家生产人工智能眼镜的初创公司Rokid向区级政府提交补贴申请后,三分钟内300万元(约合42万美元)就到账了。在中国各地,城市们纷纷为从住房、算力到定制开源模型以满足商业需求等各个方面提供补贴。国家也是一个重要的客户。国家博物馆提供Rokid眼镜进行导览服务,国家电力工人使用它们来识别输电线路上的故障。

与此同时,省、市政府纷纷使用DeepSeek来改进热线服务、分析数据并为居民解读政策。清华大学的沈洋教授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他为中国各地政府部门提供咨询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他们都想知道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他举了一个例子,以科技大学和企业众多闻名的北京海淀区,已部署人工智能软件来帮助教师备课。另一个例子是江西省,它希望将人工智能融入稀土和陶瓷行业。

国家和投资者的蜂拥而至也带来许多风险。美国投资银行杰富瑞(Jefferies)的分析师认为,对人形机器人的热情可能会形成泡沫。人形机器人是今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具身人工智能”推进计划的一部分。各地政府竞相支持它们。然而,人形机器人可能要过数年才能实现盈利应用,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做到这一点。

人工智能的其他应用带来的风险可能比产能过剩更大。4月,清华的研究人员质疑300多家已经在使用DeepSeek的中国医院是否“行动太快太早”,是否存在依据错误输出进行诊断的风险。上个月,另一组研究人员指出,迫切需要确保人工智能在医院中安全、负责任地部署。中央领导层越来越意识到可能存在的隐患。上个月,习近平指出,人工智能、算力和电动汽车领域受到了地方政府的过度关注。“是否所有省份都要朝这些方向发展产业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就目前而言,各级政府的积极参与是有理由相信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将持续推进的原因之一。

各位读者朋友们

如果您喜欢阅读经济学人期刊,或者希望养成每天5分钟阅读习惯

或是渴望在知识的海洋里与志同道合之人分享见解,碰撞思维火花

又或是对道巴朔狐分享的文章有独到看法及任何意见或建议

都欢迎您加入道巴朔狐读者群

同时,还欢迎您一同见证道巴朔狐公众号从日更200天向日更1000天迈进

加入方式:点击下方文章,添加小狐微信,发送“读者群”,小狐抱你入群
独学无获,众论生慧|道巴朔狐读者交流群4月20日开放邀请

公众号已有超过900篇的经济学人文章,可以作为一个小型知识库使用,使用方法见经济学人知识库与号内搜索指引
公众号已接入AI机器人,可直接在聊天窗口找“小狐AI”提问,取代之前的公众号标签功能,小狐已全面掌握经济学人文章知识库,想找特定文章或随便聊聊,赶快来撩小狐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 | 中国AI应用井喷,43%公司使用AI,GPT无奈推免费模型